備受關注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19日正式發布,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了制造業“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制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工信部部長苗圩說。
苗圩表示,《中國制造2025》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競爭力,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能夠真正發揮作用,使我們的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實現由大變強的轉變。他強調,技術創新是提高我們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技術創新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
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同樣表示:“從制造大國向強國邁進,必須解決關鍵的共性技術的缺失問題。”
《中國制造2025》提出,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企業技術改造和關鍵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要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這是我們制訂《中國制造2025》的時代背景。”苗圩說。
為確保完成目標任務,《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健全組織實施機制等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中國制造2025》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全世界范圍內不斷有抗體藥物陸續進入臨床研究并且上市銷售,成為生物技術類藥物中最重要的一大類產品,單抗藥物也是整個制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美國制藥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07年全美國處于研發階段的......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征集活動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集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公告》全文及條件要求等,可登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專題頁面(ht......
2022年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評審結果公示中國自動化學會在北京市召開了2022年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評審會,現將評審結果公示如下:2022年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序號姓名專業技術職稱工作單位1Alessan......
對2023年可能發生的世界科技熱點事件,多家國際主流媒體進行了展望,均把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即“中國巡天空間望遠鏡”,英語簡稱“CSST”)列入其中,認為它的飛天將與美國發射新型火箭、啟動小行星......
日前,青島大學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共同舉辦“泰山名師講堂”,國內外多位院士專家通過網絡平臺“齊聚一堂”,共話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新技術。此次活動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高天......
中國創新藥經歷過去三年多的高速發展,催生了上千家創新藥公司和產出了數千件臨床批件,但總體獲批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品種依舊是寥寥無幾。疊加全球經濟周期下行、地緣政治、新冠疫情、美元加息和國內醫保政策的......
近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現任領導”一欄顯示,國家杰青葉強已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科技商學院執行院長。葉強簡歷葉強,漢族,中國國籍,管理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
1月18日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日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2年)》。《藍皮書》顯示,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計劃安排6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200余個航天器,開展一系列重大任務,有望再次......
秉承“在中國,為中國”戰略,開啟可持續發展新征程安捷倫首份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的中文版來啦!中文版報告在全篇報道安捷倫全球ESG報告的基礎上,更是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ESG報告中文版詳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又對中國航天說三道四了。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當地時間1月1日報道,尼爾森在受訪時再次發表涉華負面言論,宣稱中美“正處于一場太空競賽”,“我們最好小心,不要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