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29日在京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路線圖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需求,選擇10大優勢和戰略產業實現重點突破,力爭到2025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受咨詢委員會委托,中國工程院圍繞《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發展重點和目標等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十大重點領域創新的方向和路徑,并將其匯編成冊。路線圖包括23個重點方向,每個重點方向又分了若干重點產品。
咨詢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當天指出,制造業覆蓋面很廣,為了確保我國十年后能夠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必須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發展原則。他表示,路線圖的發布,可以引導廣大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審慎考慮自身條件的基礎上,確定本單位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可以引導金融機構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持從事研發、生產和使用路線圖中所列產品和技術的企業,引導市場資源向國家的戰略重點有效聚集。同時,路線圖可為各級政府部門運用自己掌握的各種資源支持重點領域的發展提供咨詢和參考,是政府部門設計公共政策的有力工具。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當天會議上也指出,研究編制并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我國推進制造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政府委托第三方機構組織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研究提出未來重點領域的技術方向、目標和重點,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讓企業少走彎路。路線圖不是指令企業怎么做,而是指導性的、參考性的。這也是政府服務市場主體創新的重要措施。辛國斌表示,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路線圖的解讀和宣傳工作,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科學利用好路線圖。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要持續強化長三角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協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多方聯動,開展以產......
關于“海洋環境安全保障與島礁可持續發展”重點專項2023年度指南通過首輪評審的項目填報正式申報書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物態調控”等重點專項2023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資〔2023〕10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23年度有關批次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有效途徑,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12月14日,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下發關于批準2022年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通知,由瓦里關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臺牽頭申報的“青海省溫室氣體及碳中和重點實驗室”入選2022年青海省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該重點......
11月30日,據工信部官網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集群的名單。相關集群2021年主導產業產值達19萬億元,培育22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
11月23日上午,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會上發布了“2022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蘇州大學“微納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應用”和“基于數字化三維光刻的微納智能制造與應用”兩......
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吉林單元,一輛魚形車引得不少參觀者俯身細瞧:“中國紅”的車身艷麗流暢,拉花式五角星動感十足,要是在賽場上飛馳,就像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是首款國產雙人雪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