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8-24 11:45 原文鏈接: 《中國制造2025》首批配套文件發布

      從工信部官網獲悉,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財政部4部委聯合編制的《中國制造2025》首批配套文件8月20日正式發布,主要包括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高端裝備創新五大工程實施指南。

      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隨后,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了“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1”是指《中國制造2025》,“X”是指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或發展規劃指南。除此次發布的五大工程實施指南外,另外6個配套文件分別是:制造業人才、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醫藥工業4個發展規劃指南,發展服務型制造、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兩個行動指南。

      五大工程實施指南中,工業強基工程主要解決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的工程和產業化瓶頸問題,構建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重點任務包括推進重點領域突破發展,遴選170 種左右標志性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組織開展工程化、產業化突破;開展重點產品示范應用,鼓勵整機和系統企業不斷提高基礎產品質量、培育品牌,滿足市場需求;完善產業技術基礎體系,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發展需求,圍繞可靠性試驗驗證、計量檢測、標準制修訂、認證認可、產業信息、知識產權等技術基礎支撐能力,依托現有第三方服務機構,創建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持續培育一批專注于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等細分領域的企業等。

      智能制造工程以數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為抓手,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同步實施數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點聚焦“五三五十”重點任務,即:攻克5類關鍵技術裝備,夯實智能制造三大基礎,培育推廣5種智能制造新模式,推進10大重點領域智能制造成套裝備集成應用,持續推動傳統制造業智能轉型,為構建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建設制造強國奠定扎實的基礎。

      綠色制造重在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壯大綠色產業,實現制造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和可持續發展。重點任務包括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示范推廣,實施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水資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和基礎制造工藝綠色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示范應用,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和培育再制造產業;進行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范應用,突破節能關鍵技術裝備、提升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和開發資源綜合利用適用技術裝備;實施綠色制造體系構建試點,建立健全綠色標準、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建設綠色工業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和建設綠色制造服務平臺。

      高端裝備創新是希望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裝備,實現一批重大裝備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打造中國制造業“新名片”,帶動我國制造業水平的全面提升。重點領域有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和先進農機裝備11大類。

      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是國家級創新平臺的一種形式,是由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各類創新主體自愿組合、自主結合,以企業為主體,以獨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創新載體。創建方式是以企業為主體,依托已有產業技術聯盟,或引導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尤其是轉制院所,自愿選擇自主結合,發揮各自優勢,整合相關資源,探索機制和模式創新,創建創新中心,同時鼓勵在有條件、地方綜合實力較強的省市開展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相關文章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上顯露身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共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占汽車出口總量的16.6%。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相關企業也積極搶抓機遇,大力開拓海外......

    GE高管:中國做不出航空發動機不是制造技術問題

    航空發動機制造是工業體系中的皇冠,且高度敏感,是中國一直渴求的技術。過去,在一般的習慣性表述中,航空發動機與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高度關聯。近些年來,中國加大了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的力度,中國巨大的航空市......

    到2025年晴雨預報準確率提升至90%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陳溯)近日,中國印發了《全國氣象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制定“十四五”時期(2021年至2025年)中國氣象工作主要目標和任務,提出到2025年24小時晴......

    人社部:到2025年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200萬人以上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技工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更加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提升“中國制造”含金量新材料重任在肩

    10月16日—18日,在浙江寧波召開的IFAM2021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暨2021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近30位院士、1500余位材料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

    “中國制造”口罩,矚目全球

    “德國又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德國《世界報》19日報道稱,今年4月,由于口罩供不應求,德國超過500家公司轉型生產口罩,甚至希望口罩生產“去中國化”。但德國紡織和時裝工業協會最近稱,這些企業現在僅剩......

    我國2025年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創新研發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

    年增長7.4%,2025年全球電鏡市場規模預計將達57億美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GrandViewResearch發布市場預測稱,截至2025年,全球全球電鏡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7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4%。圖片來源于網絡分析稱,來自半導體、生命科學和材......

    中國創新緣何躍入第一梯隊

    中國對人力資本和研發投入的絕對值排名全球第二。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紐約發布了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中國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22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7位,是唯一一個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20......

    助力“中國制造”2018上海國際試驗機展覽會開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8年6月12-14日,由漢慕會展(上海)有限公司組織的2018第六屆上海國際試驗機與環境試驗設備展覽會(簡稱“TestingMachineExpo”)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本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