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日前開始進入到修訂議程,今天(26日)將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也是該法自2000年以后再一次進行修訂。
針對目前大氣污染的形勢,大氣法應該作出哪些新的規定?
此次提交審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從現行大氣法案的66條增加到了100條,新增條款超過原法的一半。區域聯防聯控、重污染天氣下機動車限行等舉措均是首次入法。專家普遍認為,目前的草案是以修訂后的新環保法為依據,并全面落實“大氣十條”提出的各項制度措施,提出了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四個治理的重點領域,其中在機動車大氣污染防治中提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需求和機動車排放的污染情況,可以規定限制禁止機動車通行的類型、排放控制區域和時間,并向社會公告。
北京市早在2013年10月發布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就已經規定發布一級預警即未來三天持續出現重污染時,城市范圍內都會按照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據了解,預案發布以來北市尚未啟動該級別的預警,但在APEC期間為保證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已經實行了單雙號限行。同時草案還增加兩章專述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和重污染的天氣應對,其中明確要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規定重點區域應當制定聯防聯治的行動計劃,提高產業準入標準。并在規劃、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方面建立起區域的協調機制。此外在可能發生重污染天氣時,有關地方政府應當適時的發出預警,根據預警級別啟動預警響應,可采取以責令有關企業停產限產,限制部分機動車停駛等應對措施。
作為環保主管部門,環保部對于《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有何意見?
針對這次修改,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明確表示要立法從嚴.環保部建議大氣污染防治法應當強化污染排放的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從目前的單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協同控制轉變,突出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等重點領域及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政府責任。同時也必須明確企業義務,加大對污染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周生賢坦言,現行的大氣法已經不能適應我們控制污染新形勢的需要,尤其是現行法缺乏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布局等前端源頭治理方面的需求,同時總量控制范圍也比較小,根據現行法規定,實行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的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僅占目前全國國土面積的11.4%,不能適應目前全國總量減排的需要。與此同時,現行法對于政府和企業的責任約束也不完善。周生賢說,新法應當建立健全大氣污染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在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等領域都應細化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控制措施。
據此,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應當在企業出現違法行為時予以嚴懲。對于無證、超標、超總量、監測數據造假等污染行為,要沒收違法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責令停產整治、行政拘留以及責令停產、關閉等行政處罰;對于受到罰款處罰拒不改正的應該實行按日計罰。
“如果把城市比作人,城市也會呼吸,吸入氧氣并呼出二氧化碳。以往我們更多關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當然地認為氧氣含量足夠,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氧氣已被過量消耗,這會給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威......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未來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優良,局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華北中南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部、陜西關中地區、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華北中......
2月初,一列載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發生脫軌事故,造成不明數量的有毒物質和氣體泄漏。該事件引發了對該地區空氣、土壤和水污染的擔憂。脫軌列車被曝載有更多種有毒化學品美國媒體13日報道......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指出,如果維持現行保護政策,預計到2040年,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臭氧層將恢復至1980年之前的水平。盡管臭氧層完全恢復尚需時日,但人類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1987年,國際社會......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
2021年11月中旬在非洲南部首次發現的SARS-CoV-2Omicron變種(BA.1)的地理和進化起源仍然未知。2022年12月1日,洪堡大學CarloFischer等人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
12月17日,由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發起,中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31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的腐蝕控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廣州成立。中國......
“對比歐美和亞洲其他典型國家的多個指標,中國已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這得益于中國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和排放標準提升等一系列關鍵措施。”在近日舉行的2022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上,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