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爾大學科學家研制的全息成像技術,能夠通過觸覺感應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星際迷航》中我們看到了艦隊指揮官使用一種極為先進的全息技術實現對所有信息的控制,能夠對周圍情況了如指掌,許多科幻片中也都使用了全息觸屏技術作為科幻元素。現在科學家使用超聲波技術也創造了全息圖像,能夠在三維空間中顯示出來,如果我們將該技術進行放大,就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的全息數據圖像,就像一個赤手空拳的人憑空創造出可見的全息信息。當體驗者用手觸摸全息圖的時候,還能夠感受到超聲波獨有的振動,在外人看到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科幻的技術。
研究人員認為使用超聲波創建的全息圖能夠“懸浮”在半空中,用戶可以感覺到聲波的振動,因此這項技術的一個用處就是增強娛樂效果,使用者可以通過聲波的強弱來感受游戲的樂趣。此外,全息圖的另一個關鍵用途是幫助外科醫生探討CT掃描結果,全息圖可以將患者的基本情況呈現在三維圖像上,外科醫生能夠對三維圖像進行分析、探討,提高治療的效果。研制全息圖像的科學家是來自布里斯托爾大學的Ben Long博士,他使用超聲聚焦在一個區域上,當然這樣的超聲波模式比較復雜,可對周圍的空氣產生擾動,由此形成了三維形狀。
事實上,全息三維成像技術設計到一種被稱為UltraHaptics的技術,能夠將二維圖像投影在垂直面上,但布里斯托爾大學在該技術上進行了改進,使之能夠建立三維圖像。這項技術在現實生活中很常用,因為其能夠支持觸覺感受,比如我們要啟動一個按鈕,就可以通過三維全息圖像控制,讓觸覺信號產生壓力,最終反饋到傳感器上,以后我們只要在空氣中比劃比劃就能夠控制周圍的家電等設備。
目前布里斯托爾大學還沒有推廣這個技術,僅僅是用于實驗室內的測試,如果有一天全息技術能夠進入百姓家,那么我們就能夠像星際迷航里面描述的那樣在空氣中獲得信息、控制其他設備。
圖為人體體內器官透視圖。圖片來源:美國心臟協會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與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合力制作了心臟微血管的亞毫米分辨率圖像。利用這一技術,科學家已在人類患者身上進行了測試,并對心臟狀況和未確診......
“我們有不少新發現,其中一些引起了全球天文學家的高度關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國家天文臺青年科研人員孫惠還在分析著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源源不斷傳回的觀測數據。4月27日,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
4月27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上,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任務發布了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于2024年1月9日發射入軌,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
科學家研究發現,圖像給人的觀感不僅決定了它們被記住的程度,也決定了人們對看圖像時過了多少時間的感知。研究結果或有助理解時間如何被感知,同時挑戰了“普遍體內鐘”的概念。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人類行為......
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與技術聯盟的科學家開發了世界上最小的LED(發光二極管)。這種新型LED可用于構建迄今最小的全息顯微鏡,讓現有手機上的攝像頭僅通過修改硅芯片和軟件即可轉換為顯微鏡。相關研究發表......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日報道,近日,加拿大科學家首次實現了國際間雙向全息傳輸——將一個人以全息圖像的形式從美國阿拉巴馬州傳輸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團隊其他人的全息圖被傳輸到阿拉巴馬州亨茨......
科技日報北京4月19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這不是科幻小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名醫生的逼真數字渲染,以全息圖的形式出現在國際空間站上。據NASA近日披露,2021年10月,NASA使用“全......
顯微鏡和科學儀器領域的領導者LeicaMicrosystems發布了Aivia10.5,這是其基于AI的圖像可視化、分析和解釋平臺的最新版本。由于引入了自主圖像分析參數預測系統的新模塊,該版本使神經科......
重磅干貨,第一時間送達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你的眼睛會看到反射的能量。但計算機可以通過三個通道看到它:紅色、綠色和藍色。如果你是一條金魚,你會看到不同的光。金魚可以看到人眼看不見的紅外輻射。大黃蜂可以看......
中新網上海1月21日電(李卉云許婧)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正在被各種屏幕包圍:手機、電腦、平板、電視、腕表……如何基于屏幕裝置本身的改進,實現真正的三維立體顯示?21日,上海理工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