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套全面介紹氣候變化的叢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知識讀本》今天在京舉行首發式。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叢書作序,他在序言中指出:“這套知識讀本的出版,在當前的形勢下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有助于全社會對氣候變化問題有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決策以及相關研究和公眾意識的提高。”
《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知識讀本》由學苑出版社出版并發行,共5冊,分別是:秦大河院士主編的《氣候變化——我們身邊的科學問題》,林而達研究員主編的《氣候變化與人類——事實、影響和適應》,何建坤教授主編的《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潘家華研究員主編的《低碳轉型——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及葛全勝研究員主編的《公民行動——氣候變化中的人類自覺》。
據介紹,五個分冊的主編都是國內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從而確保了叢書的科學性、前沿性和權威性。同時,為了確保編寫質量,來自不同學科的17位院士和專家組成了編委會,第一屆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孫鴻烈院士擔任叢書的總主編及編委會主任。
“由于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政策法規等不同范疇,這套書的編寫過程充分體現了氣候變化研究必須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合作的內在要求,作者隊伍體現了多學科融合的特點。”孫鴻烈認為,叢書既系統總結了國內外、特別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成果,可為政府決策和專家學者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參考,促進相關研究成果在各個層面的廣泛應用;同時,也能夠為增進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的社會認知發揮作用。
“該套叢書的出版填補了國內出版領域的空白,兼具科學性和普及性。”學苑出版社社長孟白介紹說:“我們在編輯該書時,力求將讀者定義為普通大眾。希望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大中學校的學生都能從中獲益,以期達到關于氣候變化知識普及的目的,為我國的節能減排行動提供智力支持。”
氣候變化可能會改變人類的計時方式。3月27日發表于《自然》的一項分析預測,融化的冰蓋正在減緩地球的自轉速度,以至于下一個閏秒將被推遲3年。論文作者之一、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家Duncan......
根據《通訊-地球與環境》3月2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在2035年的預計升溫幅度下,全球變暖可能導致食品通脹率每年最高上升3.2%,整體通脹率每年最高上升1.2%。這些發現還表明,盡管高、低收入國家都會經......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法國墨卡托海洋國際機構等全球16個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瘧疾病例估計達到2.49億例,比2019年多1600萬例。氣候變化對瘧疾防治構成巨大風險,因此全球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減緩全球變......
11月19日,2023年度《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報告》在京發布。本年度報告由設在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區域中心領銜撰寫,來自國內外26個主要機構的76位專家共同完成。今年的發布會不......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榜單共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關注整個學術生涯迄今的影響力),以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聚焦本年度的學術成就)。江門雙碳實驗室......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人們擔心,9月11日開始的毀滅性洪水已導致利比亞2萬人死亡。官方公布的超過5000人的死亡人數可能會增加,至少還有1萬人失蹤。兩座水壩倒塌,向東北部港口城市德爾納市約注了3000萬立方米的水,其他城鎮......
全新世作為典型間冰期,總體上表現為一個氣候相對溫暖穩定的時期,但卻不斷被一系列快速(或極端)氣候變化事件打斷,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全新世累計至少發生了10次快速氣候變化(RCC)事件。然而,關于全新世R......
全新世作為典型間冰期,總體上表現為一個氣候相對溫暖穩定的時期,但卻不斷被一系列快速(或極端)氣候變化事件打斷,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全新世累計至少發生了10次快速氣候變化(RCC)事件。然而,關于全新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