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出版的《自然—光子學》以新聞方式報道了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黃巖誼研究組的最新成果——基于光流控技術的高精度可調焦復合微透鏡。
在器件越來越微型化的今天,為了降低成本,減少人力投入,削減廢料產生,提高通量和自動化程度,提高實驗精準度和可重復性,現代科學研究常常需要將各種科學實驗集成在一塊小芯片上,即“芯片上的實驗室”。光流控學(Optofluidics)是將微流控技術與微型光學器件交叉集成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為在芯片平臺上產生、控制以及處理光信號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解決方案。在數量眾多的光流控學器件中,微透鏡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目標,它們可以應用于光刻、光開關和光學成像領域。近年來,多種基于不同原理的自適應式液體微透鏡已經在多個領域特別是生命科學中得到了應用,例如細胞分選、單細胞分析等等。當這類自適應式液體微鏡用于與成像相關的研究時,其變焦速度、范圍以及精確度成為衡量性能優劣的關鍵指標。
在早期,科學家通過更換微鏡芯片的液體來調節折射率,從而實現變焦功能。這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器件的響應速度較慢。后來科學家發展出基于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彈性高分子材料的微鏡芯片。在這種芯片中,液體被灌入一個個由PDMS薄膜構成的微腔中以形成微鏡。通過改變微鏡單元的形狀也就是曲率半徑來實現變焦。但這種設計高度依賴外接壓力源的穩定性,存在變焦不夠精準、可控性不夠好等問題。
黃巖誼研究組剛剛在《芯片上的實驗室》(Lab on a Chip)第11期發表論文“Discretely tunable optofluidic compound microlenses”。他們利用PDMS,通過多層軟光刻技術研制出一種新型的、具有大變焦比和焦距高精確度可調的液體復合微透鏡集成芯片。該微透鏡結構包含三個聯動的微鏡單元,里面可以根據需求填充合適的光學介質。在控制層閥門的數字式調控下,各個微鏡單元產生可調控的形變,一組尺寸700微米的微鏡的焦距可以在數厘米至數百微米之間精確變換,實現可控的大變焦比和顯微成像。
相比以前報道的各類光學芯片,這種新型復合微鏡具有幾個方面的優勢,包括高度自動化、大變焦比(7x)、更廣的可調視角(15~80度)、大的應用范圍(從毫米以下級到厘米級)、大數值孔徑(最大可達0.44)、以及更小的鏡頭尺寸(直徑數百微米)以及更短的響應時間(約100毫秒)。
黃巖誼研究員在接受《自然—光子學》采訪時說,該項技術不僅解決了過去十多年來光流控微透鏡研究者所面臨的多個棘手問題,而且為構建其他類型的可調節光學微型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隨著人工智能(AI)模型規模的持續擴大,智算芯片間、算力節點間的通信帶寬不足的問題愈發突出。傳統電子互連方式已難以滿足GPU集群、超級計算中心和云計算平臺對高速、大容量、高效能數據交換的需求。尤其是在......
日前,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張俊文研究員、遲楠教授與相關研究團隊開展合作,通過精確設計和優化,將多維復用技術引入片上光互連架構,不僅顯著提升了數據傳輸吞吐量,同時在功耗和延遲方面表現卓越,具備極強......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當地時間11日就中國生產的傳統芯片(成熟制程芯片)舉行聽證會,探討進一步提高相關關稅的可能性。據美媒報道,這些芯片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洗衣機和電信設備等日常用品中。此次調查在美國前......
圖祖沖之三號芯片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92476203)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成果以“以基于105量子比特的“祖沖之......
在半導體實驗室里,他追求毫厘之間的精度;在全國兩會的會場中,他聚焦制度創新的深度。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始終以科學家的敏銳與人大代表的擔當,在攻克“卡脖子”技術與破解民生難題......
芯片的信息處理需要做好時間調控,而調控的速度與精準度,直接決定了芯片的性能。北京大學常林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合作,成功開發出世界首款光子時鐘芯片,可將芯片上的時間調控速度提升100倍......
“向光而行科技報國”,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強烈的創新責任在使命驅動的建制化基礎研究中持續彰顯西光力量。其中,2024年就在光子集成芯片領域取得一系列顯著性創新進展或成果,相關成果發表在《......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功能基因組與分子育種研究團隊開發了木薯35K液相育種芯片,在木薯功能基因組研究與基因組選擇育種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了我國木薯育種的自主創新能力。相關研......
“空天海地的網絡建設,信息世界感知力、通信力以及智算力的建設,迫切需要高端、新型的硅基芯片。然而‘自上而下’的光刻技術制造方式已經接近物理極限。”在日前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說,全......
特朗普即將返回白宮之際,美國總統拜登時隔不到一月再度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加碼”。當地時間2024年12月23日,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Biden)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一項301條款調查,針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