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系列期刊又增添三個新成員: 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綜述-材料》》)。
能源供給是現代社會面臨的一個關鍵的核心問題:何處獲取能源?如何使用能源?是否有足夠的能源滿足需求?《自然-能源》致力于發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從各方面來探索這些問題,這涉及能源生成和儲存、能源配給和管理、不同參與者的需要和需求,以及能源技術和政策對社會的影響等。
“《自然-能源》將有助于推動必要的跨學科討論,以解決能源領域所面臨的社會挑戰。”該刊主編Nicky Dean博士說。“首期刊物將著重展現不同能源研究領域的各種研究工作,如新技術的商業轉化、碳捕捉及儲存的前景、電池科技研究、太陽能電池、催化作用、能源問題的政策分析等。”
《自然-微生物學》旨在吸引有興趣了解該領域最優秀并引入關注的科研進展的科研人員和政策制定者。該刊將發表關于微生物的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這涉及進化、生理學、細胞生物學,以及微生物之間、與宿主或者與環境和社會因素的相互影響。
“微生物學研究的數量和質量在過去十年增長很快,我們很高興能推出《自然-微生物學》,為這一重要研究提供平臺。”該刊主編Andrew Jermy博士說。“在首期刊物中,我們十分興奮地特別展現了微生物學多個領域的科研工作,這包括病毒培養體系的發展、微生物研究近期和未來發展方向、細菌病原體研究、生物膜、真菌進化、病毒進化、共生等。”
除了原創研究之外,《自然-能源》和《自然-微生物學》還發表評論、綜述文章、新聞及觀點、編讀往來等各類文章,涵蓋了這兩個科研群體各自感興趣的各種問題。
作為《自然》綜述系列期刊中的首個物理學刊物,《自然綜述-材料》沿襲了綜述內容權威和質量一流的辦刊原則。該系列期刊主要為著手新研究課題的材料科學家提供資訊類的介紹,以及具有啟發意義和深度的內容。
《自然綜述-材料》以該領域最高水平的期刊《自然-材料》所取得的成功作為基礎,涵蓋了材料制備、測量和建模等內容,也就是在貫穿了從實驗室發現到功能器件的整個過程中探索材料科學。
“首期《自然綜述-材料》概述了能源材料計算設計、光伏器件最新發展、超疏水和疏冰材料表面特性、炭納米材料合成,以及促血管生成材料設計等課題。”該刊主編Alison Stoddart博士說。
與其他冠名《自然》的期刊相同,《自然-能源》、《自然-微生物學》和《自然綜述-材料》也都配備了內部的專業編輯團隊,采用公平嚴格的同行評議流程,并具有編輯制作水準高、發表快速和編輯獨立等特點。這三種期刊主要服務于在線個人訂閱者和機構訂閱客戶。
這三種新期刊與其他三十五種冠名《自然》的訂閱型期刊一樣,都會上線網站nature.com。該網站還為作者和讀者提供越來越多開放獲取的選擇。去年,發表在nature.com上的文章有超過60%都可通過開放獲取形式免費閱讀。
9月23日,2022年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四屆能源、電力與電網國際學術會議在廣州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廣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勇,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李衛青,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朱繼忠......
9月23日,歐盟將制定“能源系統數字化”計劃,并將于下周正式公布。該計劃將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5650億歐元(約合5560億美元),以實現其綠色計劃,并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俄烏沖突改變了歐洲的能源格局,也推動法國朝可再生能源靠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呼吁通過一項可再生能源政策,使其能追趕上歐洲其他國家的步伐。周四,他在一次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并稱下......
近日,氣候組織和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REN21)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二十國集團(G20)中大多數國家都缺乏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其中有的國家未能實現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作出的承諾。G20包......
2015-2021年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領域自然指數貢獻份額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施普林格·自然最新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七“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SDG7)”......
今年夏天,全球多地連續出現高溫天氣,用電負荷陡增。如何通過用戶側資源與電網供需互動,緩解電網負荷壓力成為熱點問題,也是一些城市、新能源企業等加速試點虛擬電廠項目的目的所在。在全球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大背......
9月3日,由呂梁市政府、山西省投資促進局、中國能源報共同舉辦的“能源企業山西行——呂梁氫能項目考察”活動成功舉辦。此次考察活動是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考察期間舉行的氫能產業發......
對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需求的激增,引發了對儲能電池的高需求,但電池本身并不總是可持續性的。現在,科學家利用一種意想不到的來源——蟹殼制造出了一種具有生物可降解電解質的鋅電池。相關研究9月1日發表于《物......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國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我國能源現狀是富煤、少油、缺氣,盡管煤炭儲量較為豐富,但并非取之不盡。尋找新型可持續的能源,迫在眉睫。當前,隨著化石能源的過度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達到了......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煤電能效和靈活性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組織制修訂發布一批考核約束性標準、組織制修訂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