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生物學實驗中心是由原新疆大學生物系分散在各教研室的實驗室合并發展而來的。新疆大學進入“211”工程建設學校后,我院實驗室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2001年,為了適應實驗體系的發展,學院根據生物學科發展特點對實驗室進行重組,按專業將實驗室合并成實驗教學中心,包括生物科學實驗室、生物技術實驗室、生物工程實驗室、食品工程與技術實驗室,雖然情況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利用率不高的現象。隨著學校“211工程”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學校加大了對我院實驗室建設的投入。2005年在學校的宏觀指導下,對實驗室進行改革,將原來歸各教研室管理的實驗室合并組建了獨立的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生均占有、使用設備率明顯增加,同時增加了實驗室的利用率。
新疆大學生物學實驗中心2009年獲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并與2013年1月通過驗收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心建設期間得到教育部專項、“211工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和學校配套經費等支持,累計撥付270萬元用于購置儀器設備,改善了實驗條件和環境,為實驗中心建設提供了條件保障。中心實驗室面積1814平米,其中本科生常規實驗教學實驗室10間,包括生物科學實驗室2間,生物技術實驗室4間,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2間,生物工程實驗室2間;面向全院本科生的開放實驗室4間,面積172平米;動植物標本館用房4間,面積522平米;數碼顯微互動實驗室96平米。中心常規教學實驗室按功能劃分,生物科學實驗室主要承擔動物學、植物學和微生物學等相關實驗,常用儀器設備有顯微鏡、解剖鏡、培養箱、高壓滅菌鍋等;生物技術實驗室主要承擔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等相關實驗,常用設備有離心機、電泳儀、分光光度計、PCR儀、離心機、顯微鏡、體式顯微鏡、各類培養箱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主要承擔食品生物技術、食品技術原理、食品加工、食品分析等相關實驗,常規儀器設備有烤箱、超低溫冰箱、水浴鍋、攪拌機等;生物工程實驗室主要承擔生物工藝學、生物工程設備、生物分離工程、生物工程分析等工程型課程的實踐教學,常規儀器設備有發酵罐、多通道搖床、徑向流超濾儀、質構儀等。
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信息稱,繼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圖書等應用之后,其投資并通過投資公司旗下“美國期刊專家”(AmericanJournalExperts,AJE)開發......
9月14日夜,南京大學兩項重大科研突破同時刊登于《Nature》!南京大學繆峰教授合作團隊在量子模擬前沿領域實現新突破,南京大學張勇教授、肖敏教授、祝世寧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下一代光電芯片制造領域取得......
鳥類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認知能力,有些鳥甚至表現出了高水平的智力。與同等大小的哺乳動物相比,鳥類大腦也包含更多的神經元。那么,鳥類如何維持更多腦細胞呢?現在科學家發現,其背后的秘訣是它們的神經元需要更少的......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大腦中的一個基因和一組細胞,它們在抑制果蠅的攻擊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該研究結果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或有助于解釋帕金森病等疾病——帕金森病有時會導致行為改變......
在河北豐寧的壩上草原上,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白色風車。你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有部分風車并沒有在轉動,只有小部分在轉動發電。“這是風車在有序停工,也就是我們說的‘棄風棄電’。”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
讀博,是與時間賽跑以獲得學位的過程。這一階段,科研人員同樣面臨資金鏈斷裂、科研成果被搶發、疫情封控無法實驗、同門壓力等問題,甚至不得不面對徹底推翻課題重來的風險。離目標畢業時間越近,換方向的沉沒成本也......
9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就旗艦刊《自然》及《自然》系列研究期刊與芬蘭FinELIB聯盟達成為期三年的開放獲取(OA)協議。該協議為期三年,止于2024年12月。在此期間,符合條件的30多家芬蘭機構的研......
9月1日,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在北京舉行城市大腦首批標準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城市大腦術語》《城市大腦頂層規劃和總體架構》《城市大腦數字神經元基本規定》等三項團體標準。這是2015年城市大腦在中國被提出......
論文截圖8月2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學(籌)朱英杰課題組在Nature旗下著名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Psychiatry)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為了追......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蘭亞乾團隊在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CO2RR)和水氧化(WOR)全反應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華南師范大學英才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