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5-27 09:00 原文鏈接: 《英國血液學雜志》有關大出血的血液管理指南

    江利冰  蔣守銀  編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醫學科
    Br J Haematol. 2015 Sep;170(6):788-803.

    注:本文所指的大出血定義為出血所致心率>110次/分和/或收縮壓<90mmHg。不采用傳統的定義方法是因為后者在急診情況下難以運用(24h丟失一倍血容量;3h丟失50%血容量;或失血速度在150ml/min)

    識別并啟動大出血處理方案
    一線崗位的醫生、護士、助產人員都需要經過培訓以能早期識別大出血,知曉何時啟動大出血處理方案,并采取快速、恰當的措施(1D)

    1. 組織
    1.1. 醫院必須建立自身的大出血處理方案(需適合特定臨床領域,如消化道/產科/外科等大出血)(1D)
    1.2. 所有的醫、護、檢驗、后勤人員必須清楚知道在哪些相應區域可以找到大出血處理方案,熟悉其內容,醫院需對上述人員進行培訓和定期演練以便于強化認識(1D)
    1.3. 大出血處理方案啟動后,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聯絡所有相關團隊成員的機制,同時由指定組長協調進一步的處理措施(1D)
     1.4. 組長需要指定一名成員負責與輸血化驗人員進行聯系,組長還應在整個大出血處理過程中運籌帷幄,確保處理的順暢性(1D)

    2. 輸血
     2.1. 醫院必須確保致命性出血者能容易拿到紅細胞,包括緊急使用O型血以及輸血實驗室快速提供所需血型的紅細胞(1C)
    2.2. 緊急輸入O型血之前必須留取標記無誤的血標本(1C)
    2.3. 目前沒有證據一定要輸注新鮮紅細胞(相對于儲存時間>7d)(2B)
    2.4. 心臟、創傷、產科、血管中心應能提供全天候紅細胞回收技術服務(2B)
    2.5. 應在復蘇前后常規進行血液化驗(包括血小板計數,PT,APTT,纖維蛋白原等);此外,視出血嚴重程度,每30-60min應化驗血液指標,這些措施有助于指導合理輸血(1C)
    2.6. FFP應作為大出血早期復蘇的液體之一,FFP:RBC=至少為1:1,直到凝血試驗結果出來:當出血得到控制之后,FFP的進一步使用需根據實驗室結果,如果PT和/或APTT大于1.5倍正常值,則繼續使用FFP治療,標準用量為15–20 ml/kg (2C);如果尚未返回實驗室結果,而出血還在繼續,推薦繼續輸注FFP和RBC的比例至少為1:2(2C);輸注FFP不能延誤纖維蛋白原的使用(如果必要)(2C)
    2.7. 纖維蛋白原低于1.5 g/L 時需補充纖維蛋白原(1C)
    2.8. 不推薦大出血時使用凝血酶原復合物(臨床試驗除外)(1D)
    2.9. 推薦維持大出血后血小板計數>50*109/L;如果持續出血且血小板<100*109/L則推薦輸注血小板(2C)

    三、止血藥物
    3.1. 成人創傷患者伴大出血或有大出血風險,同時沒有纖溶禁忌癥時,應盡早使用氨甲環酸,即首先靜脈內輸注1g(至少10min輸完),之后再輸注1g(至少8h輸完)(1A)
     3.2. 非創傷的大出血也需要考慮使用氨甲環酸(1B)
     3.3. 不推薦常規使用蛋白酶抑制劑(1B)
     3.4. 重組VIIa因子不推薦常規用于大出血(臨床試驗除外)(1D)
     3.5. 大出血制止出血后需要盡早啟動血栓預防(1A)

    四、特殊情況
    4.1. 產科出血
    4.1.1. 產科大出血的成分輸血方案應遵循一般非孕患者的處理辦法(2C)。
    4.1.2. 格外注意纖維蛋白原的水平;如果出血持續且纖維蛋白原<2.0g/l,則應輸注纖維蛋白原(1D)
    4.1.3. 產科大出血,可考慮使用氨甲環酸(1B)

    4.2. 胃腸道出血
    4.2.1. 胃腸道非大出血時推薦限制性輸注紅細胞(1A)

    4.3. 創傷
    4.3.1. 成人創傷患者伴大出血或有大出血風險的應首先經驗性使用1:1的血漿和紅細胞(1B)
    4.3.2. 需要考慮早期使用血小板(1B)
    4.3.3. 成人創傷患者伴大出血或有大出血風險,應盡早使用氨甲環酸,即首先靜脈內輸注1g(至少10min輸完),之后再輸注1g(至少8h輸完)(1A)

    4.4. 心臟和脊柱手術預防大出血
    4.4.1. 高風險手術為預防出血,推薦首劑給予10 mg/kg氨甲環酸,然后1 mg/kg/h維持(1B)

    4.5. 兒科患者
    4.5.1. 該方面的推薦意見尚無,因為證據有限,基本處理原則暫與成人相同,但成人與兒童在生理及解剖上有別,相關方面將在BCSH兒童與新生兒輸血指南中進行闡述。

    5. 審核
    5.1. 多學科審核(評估副作用、成分血輸血時間線、患者結局,成分血浪費情況等)以及病例回顧,應定期進行,保證大出血處理方案的進一步完善(1A)

    6. 大規模傷亡事件
    醫院應制定相應的預案措施

    7. 研究展望
    (略)

    轉載標識:江利冰, 蔣守銀.《英國血液學雜志》有關大出血的血液管理指南. 急診醫學資訊。本文為原創翻譯整理,與《中國輸血雜志》的《英國大出血患者血液管理實用指南主要內容及其啟示》一文無關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