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3周年。記者當日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該出版社策劃、組織出版的《袁隆平全集》,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際正式上市發行,以此弘揚袁隆平的科學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傳播袁隆平的科學家精神,為我國現代科學史積累珍貴史料。
《袁隆平全集》。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做出杰出貢獻。2019年,袁隆平榮獲“共和國勛章”榮譽稱號。
《袁隆平全集》上市發行。
《袁隆平全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柏連陽主編,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作序,收錄了20世紀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袁隆平出版或發表的學術著作、學術論文,以及許多首次公開整理出版的教案、書信、科研日記等,共12卷。
袁隆平寫給妻子鄧則的信。
其中,第一卷至第六卷為學術著作,第七卷、第八卷為學術論文,第九卷至第十二卷為袁隆平的教案、書信、科研日記等珍貴手稿,絕大部分是首次與讀者見面,且實行原件掃描與重錄文字圖文對照并列排版。
袁隆平的手稿。
劉旭為《袁隆平全集》作的總序中說,走過 91 年光輝歲月的袁隆平先生雖已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學術著作、學術論文、科研日記和教案、書信都是寶貴的財富。《袁隆平全集》為我們展現出一位院士立體的、豐富的科研人生,也能為雜交水稻科研道路上的后來者們提供不竭動力源泉,激勵青年一代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袁隆平寫給庫西博士和費馬尼博士的信。
劉旭表示,該書呈現了中國雜交水稻的求索與發展之路,記錄了中國雜交水稻的成長與進步之途,是中國科學家探索創新的一座豐碑,也是中國科研成果的巨大收獲,更是中國科學家精神的偉大結晶,總結了中國經驗,回顧了中國道路,彰顯了中國力量。相信此書必將給中國讀者帶來心靈震撼和精神洗禮,也能夠給世界讀者帶去中國文化和情感共鳴。
袁隆平手稿。(本文圖片均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提供)
中國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行業的恐慌。英國媒體爆料稱,美國計劃加大深海開采金屬結核,進行替代。美擬囤積海底金屬應對稀土稀缺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
在廣袤的農田里,水稻是人類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然而,土壤鹽漬化這一全球性難題,正嚴重威脅著水稻的生長與產量。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至少10%的土地受到鹽漬化影響,這使得水稻在生長過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精準育種技術創新團隊成功開發基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基因編輯新工具Cas12i3-5M的高效水稻多基因編輯系統,為通過多基因編輯快速聚合水稻多個優異農藝性狀提供了重要......
輔酶Q10要不要補?什么情況下補?怎么選?……在社交平臺上,經常能看到此類咨詢帖。輔酶Q10與人體健康,尤其是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膳食補充劑之一。然而,輔酶Q10不容易被人體吸收,且有......
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林鴻宣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林尤舜團隊,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Fine-tuninggibberellinimprovesric......
2月4日,默沙東宣布將暫停向中國市場供應HPV疫苗(商品名:佳達修)。此次暫停供應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市場對HPV疫苗的需求減弱,同時渠道庫存水平較高。默沙東表示,這一調整是為了優化庫存管理,預計暫停將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林鴻宣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林尤舜團隊合作,首次提出精準調控植物激素赤霉素(GA)到合適的中等水平是同時提高水稻堿-熱抗性和產量的關鍵,并發現......
直播時間:2024年12月31日17: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116247238115719(科學網微博直......
12月18日,記者從華南農業大學獲悉,針對水稻雜草綠色防控這一行業重大需求,該校“丁穎拔尖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水稻體系崗位專家、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齊龍團隊持續開展機械除草技術裝備攻關,突破了種-管......
9月30日,記者從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日前,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為組長的專家組,到長沙市瀏陽北盛展示基地,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粒兩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