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10日聯合發布《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氣候監測公報》(下稱“《公報》”)。《公報》由粵港澳三地氣象部門聯合編制。
《公報》指出,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總體氣候特征是:溫高雨少干旱重,局地暴雨極端性強,臺風影響弱。
《公報》介紹,2021年,大灣區平均氣溫23.5℃,較常年偏高1.0℃,為1961年以來最高;年平均高溫日數39.0天,較常年偏多19.6天,為歷史最多;年平均降水量1550.0毫米,較常年偏少19%;開汛偏晚,“龍舟水”較常年同期偏少30.6%,但降水極端,其中5月31日惠州龍門龍華鎮3小時雨量400.9毫米破歷史極值;春夏強對流天氣頻發,5月雷電多;年內有6個臺風和2個熱帶低壓影響大灣區但均未登陸,10月“獅子山”“圓規”接連影響,“雷伊”刷新影響大灣區最晚超強臺風紀錄;冬季強冷空氣造成農業損失重;氣象干旱階段性嚴重,不利影響大;灰霾日數繼續穩定在較低水平。
《公報》顯示,2021年大灣區各種氣象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1.4億元,因氣象災害死亡4人。總體而言,2021年大灣區氣候屬于較好氣候年景。
科技日報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張佳欣)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領導的國際合作小組首次生成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完整染色體序列,相關論文發表在29日的《自然》雜志上。這......
關于發布CNAS-EC068:2024《關于GB12693-2023和GB23790-2023認證標準換版的認可轉換說明》的通知......
記者獲悉,4月13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進入橋梁荷載試驗階段。最大達136輛總重約5000噸的大貨車組將為深中通道中山大橋、伶仃洋大橋、非通航孔引橋進行“體檢”。深中通道是世界級“橋、島、隧......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包括有關部門和廣東省、香港、澳門,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為加強粵港知識產權交流和合作,提升兩地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綜合實力,近日,“2023粵港知識產權與中小企業發展(惠州)研討會”在廣東省惠州市舉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香港知......
近日,第七屆語言文字應用研究中青年學者協同創新聯盟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粵港澳語言生活研究青年論壇在廣州大學舉行。廣州大學副校長孫延明作開幕式致辭。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教育部語言文字應......
近日,第七屆語言文字應用研究中青年學者協同創新聯盟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粵港澳語言生活研究青年論壇在廣州大學舉行。廣州大學副校長孫延明作開幕式致辭。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教育部語言文字應......
9月19日,2023廣州產業母基金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廣州產業發展研究院、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共同編寫完成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
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由廣東省大灣區華南理工大學聚集誘導發光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主辦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發展論壇2023在廣州市黃埔區舉行。本次論壇以聚集誘導發光(AIE)為技術......
1月6日,由廣東省科技廳指導,廣東科學中心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主辦的科學文化傳播論壇在廣州舉辦。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等5位來自科普研究、媒體傳播和科普場館的專家,通過網絡連線方式作主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