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賣場,流水的商品。食品種類空前繁多的消費時代,在消費者健康消費傾向的指引下,有一些產品正在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昔日的風光成了往事。
健康趨勢拋棄了誰?
如今,在食品行業,似乎已經形成一個共識:誰沒有搭上“健康”的班車,誰就很可能很快被快消品市場逐出門外。
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地區的快消品市場份額已超萬億,而很多對健康飲食趨勢“后知后覺”的企業,包括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巨頭企業,其業績報表都很不好看,甚至有些狼狽。
可口可樂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可口可樂公司的凈收入罕見地出現了下滑的現象,而且比例很驚人:15%。
不只可口可樂,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所有的碳酸飲料都不再受消費者“待見”。
除了碳酸飲料,口香糖、糖果和巧克力的銷量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數據顯示,2016和2017年,口香糖在我國的銷量下降了14%,糖果的銷量下降了4%,巧克力下降6%。
顯而易見,碳酸飲料和含糖類“不健康”的食品,正在成為快消品市場的棄兒。
“奶”“水”增幅顯著
在碳酸飲料和含糖類食品每況愈下的同時,健康食品正在快速崛起。
在某種程度上,健康似乎也可以和“養生”劃上等號,就像枸杞似乎已經成為養生產品的代表。不過,在快消品市場,除了原生態的枸杞,銷量增幅最明顯的產品是什么呢?
官方數據顯示,最近兩年,酸奶和瓶裝水的銷售額增長率均超過10%。究其原因,評論人士稱,消費者都認為這兩種產品比較健康,不會誘發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在健康飲食趨勢的引領下,消費者不僅更愛喝奶和喝水,也更愛喝果汁。
數據顯示,我國本土果汁品牌正在強勢奪回多年被外資碳酸飲料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
另外,外賣行業的數據也充分印證了健康飲食趨勢。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今年4到6月,沙拉訂單同比增幅為160%。
進口水果也出現猛增的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進口水果總額將近600億美元,同比增幅為25%。
相關產品加速轉型
雖然零度可樂讓可口可樂風光了一陣子,但似乎并沒有在市場激起多大的浪花。
面對表現不佳的碳酸飲料市場,從去年至今,可口可樂相繼推出雪碧零卡和雪碧纖維+,并且聲稱雪碧纖維+含有相當于兩個蘋果的膳食纖維。
此外,該碳酸飲料巨頭還購入中國本土某酸奶品牌的股份,官方公布的交易原因是“變得更健康”。
不過,對于老牌企業的種種動作,消費者似乎并沒有太大的觸動。
接受采訪的某消費者認為,即便碳酸飲料不夠健康,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從市場上消失。
而對于轉型之舉,不少消費者認為,與其喝含有蘋果纖維的飲料,不如直接吃點水果。即便是喝果汁,他們似乎更青睞老牌果汁企業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