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3-30 11:45 原文鏈接: 一例白內障術后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病例分析

    患者,女,72歲,因雙眼視物不清漸進性加重9年,于2014年4月9日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眼科住院治療。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4年、腦梗塞病史1年、右側面癱6年。眼部檢查:視力右眼0.20,左眼0.15;雙眼前房略淺,晶狀體皮質混濁,玻璃體輕度混濁,眼底視盤界清,色淡,動脈細且反光強,動靜脈交叉壓跡征(+);眼壓右眼23 mmHg,左眼21 mmHg;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提示雙眼房角窄Ⅱ,晶狀體膨脹。雙眼視野缺損。臨床診斷:雙眼白內障;雙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


    后于2014年4月21日在鹽酸奧布卡因點眼表面麻醉下行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手術順利。術后第1天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血壓最高達170/110 mmHg。左眼視力:數指/15 cm,角膜水腫較重,左眼眼壓30 mmHg,眼底窺不清。


    給予降血壓、止吐和降眼壓藥物對癥治療。術后第2天患者癥狀消失,血壓正常,左眼視力:數指/15 cm,角膜輕度水腫,左眼眼壓22 mmHg,眼底窺不清。術后第3天角膜透明,但視力未提高。眼底檢查:視盤色淡,邊界不清,后極部視網膜灰白色水腫,黃斑中心凹反射消失,未出現櫻桃紅斑(圖1)。患者主訴對熒光素鈉注射液過敏,故未進行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臨床診斷:左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立即給予高壓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 mg、靜脈滴注大株紅景天注射液5 ml、尿激酶6萬U(商品單位)及體積分數20%甘露醇250 ml。顳側皮下注射復方樟柳堿注射液2 ml,左眼球后注射654-2注射液5 mg,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點眼,每日1次。治療后患者視力無改善,眼底視盤蒼白,動脈呈銀絲樣,黃斑區出現櫻桃紅斑,中心凹光反射(-)。出院后3周復診,可見視盤色淡,動脈壁出現白鞘。后極部視網膜水腫吸收,黃斑區色素紊亂,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討論


    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是微創手術,安全性較高,術后很少發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本例患者術后角膜水腫,眼底窺不見,延誤了診斷,未能及時治療,最終視功能嚴重受損。分析病因:(1)患者年齡較大,存在與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有關的全身疾病,如高血壓、腦梗塞;患者本身血管異常,血流動力學改變,術后早期對麻醉藥物反應也引起血壓波動。(2)在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中,眼壓改變影響眼部血管功能,引起視網膜血液循環障礙,也可誘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是臨床眼科常見急癥,嚴重影響視功能。目前治療方法有很多,但療效均不確切,及時給予溶栓、改善微循環、高壓氧等對癥處理是挽救視功能的關鍵。


    易發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的高危人群在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前應詳細進行相關檢查,術中麻醉醫師應密切監測血壓,術前應采用表面麻醉,避免球后麻醉引起球后出血、眶壓增高等并發癥。術者應有熟練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手術操作時維持眼壓穩定,減少對角膜的刺激。該患者術后角膜水腫,掩蓋了眼底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視功能嚴重受損。術后應嚴密觀察,盡早發現,及時治療。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