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5-21 10:59 原文鏈接: 一周太空圖片精選小行星穿越蝌蚪星云

      北京時間5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國家地理網站刊登了本周公布的一組太空照片,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后空翻、撒哈拉沙漠夜空壯觀的銀河系以及小行星穿越星云等榜上有名。

    1. 亞特蘭蒂斯號后空翻

    亞特蘭蒂斯號后空翻

      如圖,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捕捉到的這張照片,顯示了16日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正在進行“直體后空翻”。這一雜技動作使國際空間站宇航員有機會在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同空間站對接前對其進行損傷檢測。

      此次太空之旅是亞特蘭蒂斯號的最后一次飛行任務,為期12天,因為美國所有的航天飛機計劃于2010年底前全部退役。迄今為止亞特蘭蒂斯號宇航員已經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的任務,分別是為國際空間站安裝新的電池,同時加固了國際空間站外部的螺栓。宇航員還為國際空間站運送來一個新貨物艙和一個俄羅斯制造的微型科研艙。

    2. 冉冉升起的滿月
     

    冉冉升起的滿月

      如圖,這張照片今年3月份拍攝于德國斯圖加特附近,一輪滿月似乎停留在樹木之中。這張照片上周得以公布。

      當月亮位于地平線之上時,似乎顯得比頭頂空中的月亮更大更圓,這是由于蓬佐錯覺所造成的。所謂蓬佐錯覺就是,人們的大腦將天空看成是一個圓屋頂,因此我們潛意識地認為地平線上的月亮更遠,因此顯得更大。

    3. 小行星穿越星云

     

    小行星穿越星云

      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在探測御夫星座蝌蚪星云時,剛好拍到一顆小行星穿越星云的圖片。微小的黃色斑點顯示了這顆小行星的行進路線,而且已經被放大了。這顆小行星位于太陽系中,而形成恒星的蝌蚪星云距離地球大約12000光年。

      這幅新的圖像是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在四個不同的波長抓拍到的25幀畫面組合而成的,于5月13日公布。廣域紅外探測器正在紅外線波長范圍對整個天空展開掃描。考慮到這顆小行星同廣域紅外探測器之間的距離,小行星的移動其實相對很慢,并沒有形成連續的軌跡。

    4. 沙漠夜空中的銀河系

     

    沙漠夜空中的銀河系

      這張照片是本月初在阿爾及利亞的阿杰爾高原國家公園拍攝的。這張通過長時間曝光得到的照片,顯示了銀河系宛如瀑布一樣在撒哈拉沙漠砂巖山之上傾瀉而下。

      阿杰爾高原國家公園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心臟,這里的星空似乎一塵不染,我們可以看到巨大的木星(左上角最亮的行星)。阿杰爾高原國家公園是聯合國世界遺產,這里有許多山洞,山洞巖壁上有大量繪畫和雕刻。攝影師巴巴克-塔弗萊希在“夜晚的世界”(World at Night)網站上寫道,“史前的人們肯定看到的是相似的夜空”。

    5. 擴散的沙塵

     

    擴散的沙塵

      本周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張圖片,亮綠色的漩渦代表了約10公里高的來自中國的沙塵羽狀物在云中移動(圖片中上端為紅色的深藍色柱狀物是云)。

      這些沙塵來自4月份源于中國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戈壁灘的沙塵暴。沙塵穿越了太平洋,逐漸抵達美國和加拿大。這張照片是美國宇航局CALIPSO衛星拍攝的。美國宇航局科學家雷蒙德·羅杰斯說道:“誰都知道在中國每年都會發生沙塵暴,但沙塵能運行如此之遠,在以往是很少能夠見到的。”

    相關文章

    空間站首批艙外暴露實驗材料樣品完成實驗成功取回

    3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14日21時許,在地面科技人員的密切協同下,中國空間站材料艙外暴露實驗裝置及樣品組合體由空間站機械臂成功轉移至空間站氣閘艙內;15日,航天員把取......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統籌推進兩大任務

    2月29日,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統籌推進空間站應用與發展和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向著建設航天強國的奮斗目標邁出堅實步伐。目前,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各項工作......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0日20時37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分離前,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開展了工作交接,完成了在軌工作經驗......

    中國空間站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征集航天員桂海潮從“天宮”發來邀請

    中國空間站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申報系統于北京時間2023年7月20日上午正式開通,正在空間站執行任務的我國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發來邀請,誠邀科技界同仁一起到“天宮”做實驗。為促進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應用、空......

    空間站材料科學實驗樣品在上海交接

    6月21日上午,載人空間站第四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材料類)交接儀式在位于上海市嘉定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舉行。本批空間材料實驗樣品是空間站高溫材料實驗柜首次下行材料樣品和無容器實驗柜下行的第四......

    天宮空間站電推進發動機首次實現在軌“換氣”

    記者2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近日,在天地協同配合下,天宮空間站電推進系統大氣瓶完成在軌安裝任務,該院801所首次采用“換氣”而非“補氣”的方式完成電推進系統推進劑——氙氣的補充。電推進系統的......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交會對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前期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已獨立在軌飛行33天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于北京時間2023年6月6日3時10分,完成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交會對接。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良好,后續將按......

    超乎想象的明亮:超光速X射線源如何超越愛丁頓理論極限

    美國宇航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收集的數據顯示,超光X射線源(ULXs)可以超過愛丁頓極限-傳統上被視為一個物體的最大可能亮度。這一現象可能是由于強大的磁場重新塑造了被吸收的原子,使得像M......

    NASA首次觀測到天王星上的極地氣旋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首次掌握了天王星上有極地氣旋的有力證據。通過檢查從這個冰雪巨人身上發出的無線電波,他們在這個星球的北極檢測到了這種現象。這些發現證實了關于我們太陽系中所有具有大量大氣層的行星的一個......

    國際空間站機組擴員

    國際空間站目前有11名船員和4艘對接的飛船,歡迎來自公理號任務-2(Ax-2)的私人航天任務四人組,同時期待著第五艘載貨飛船的到來。私人船員和現有船員正忙于調整活動和正在進行的空間科學,他們正在等待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