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遇的旱災面前,貴州省科研人員將農作物優良品種選育、喀斯特山地積雨節水農業技術、旱育稀植技術等一大批科技成果應用到抗旱救災中,為貴州抗旱減災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旱情發生伊始,貴州省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將黔優88、奇優894、黔優568等抗旱能力較強、產量潛力大、適宜推遲稻區播種的水稻早熟品種推向農戶。
此外,為有效應對旱災,貴州大學有關專家將黔橙3號優質臍橙與抗旱砧木組合嫁接苗在旱區推廣,有效減少了果農的因災損失。據了解,黔橙3號是貴州大學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貴州喀斯特山區優質柑橘產業化技術成果轉化的一項科技創新。
記者還了解到,災情面前,肥水耦合洞穴式節水濕潤灌溉技術、喀斯特山地積雨節水農業技術、旱育稀植技術等一大批多年來積累的節水農業種植技術成果嶄露頭角,為抗旱減災提供了技術支撐。
貴州大學教授樊衛國在“十五”期間承擔省科技攻關項目時,根據貴州喀斯特山地水資源匱乏的特點,自主研發成功肥水耦合洞穴式節水濕潤灌溉技術。運用該技術,水肥可以直達作物根部。經過修改完善,該技術應用于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4000畝臍橙新品種示范園,收到了良好的節水效果。
從以色列學成歸國后,貴州大學教授程劍平研發了喀斯特山地積雨節水農業技術,平時將雨水收集于喀斯特山區經過防滲處理的凹地,干旱時利用節水裝置對農作物進行灌溉。運用該技術后,盡管旱魔肆虐,長順縣威遠鎮和黔西縣太來鄉依舊桃李芬芳、一片蔥綠。
在廣袤的農田里,水稻是人類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然而,土壤鹽漬化這一全球性難題,正嚴重威脅著水稻的生長與產量。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至少10%的土地受到鹽漬化影響,這使得水稻在生長過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經過自主申報、初審推薦、專家評審和公示等嚴格程序,最終確定了涵蓋有色、化工、通用機械、輕工、電子等多個行業的111項先進適用技術。這些技術不僅......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精準育種技術創新團隊成功開發基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基因編輯新工具Cas12i3-5M的高效水稻多基因編輯系統,為通過多基因編輯快速聚合水稻多個優異農藝性狀提供了重要......
輔酶Q10要不要補?什么情況下補?怎么選?……在社交平臺上,經常能看到此類咨詢帖。輔酶Q10與人體健康,尤其是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膳食補充劑之一。然而,輔酶Q10不容易被人體吸收,且有......
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林鴻宣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林尤舜團隊,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Fine-tuninggibberellinimprovesric......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林鴻宣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林尤舜團隊合作,首次提出精準調控植物激素赤霉素(GA)到合適的中等水平是同時提高水稻堿-熱抗性和產量的關鍵,并發現......
近日,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珠海檢測院申報的《檢驗檢測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指南》地方標準,經專家審議、現場答辯,獲珠海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立項。為了保障檢驗檢測質量,提升檢驗能力,發揮標準化作用在檢......
12月18日,記者從華南農業大學獲悉,針對水稻雜草綠色防控這一行業重大需求,該校“丁穎拔尖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水稻體系崗位專家、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齊龍團隊持續開展機械除草技術裝備攻關,突破了種-管......
10月10日,2024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越野車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暨特種車輛大會在長沙舉行。大會已舉辦16屆,本屆以“匯智、融通、協創、勇拓”為主題,設置高峰論壇、展覽展示、論文證書頒發等環節。大會......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