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豬瘟與古典豬瘟不同
非洲豬瘟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首次在非洲發現,非洲豬瘟與古典豬瘟雖然致病機理及臨床癥狀和剖檢病變最相似,但兩者的感染病毒完全不一樣,古典豬瘟當前已有相應疫苗,豬瘟的防控手段主要是以免疫活疫苗為主。防控豬瘟病毒感染可以使用ST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免疫后可以完全保護,不會再出現大面積的發病情況。非洲豬瘟雖然出了近百年但仍有有效的疫苗,無論是滅毒苗、弱毒苗或者二價苗免疫效果均較差,當前防止非洲豬瘟主要辦法是撲殺、隔離、消毒。
古典豬瘟由黃病毒科豬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引起豬和野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豬和野豬是該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于1833年首次發現于美國,兩百余年來其流行遍及全球。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將其定為A類傳染病,中國將其列為一類傳染病,是目前危害中國養豬業發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隨著規模化養殖的增多和ST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的大面積使用,目前中國豬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凈化并消滅豬瘟也已提上日程。
非洲豬瘟由非洲豬瘟病毒科的非洲豬瘟病毒屬的非洲豬瘟病毒 (ASFV) 引起的豬和野豬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 其發病率高, 死亡率可高達100%,其造成的發病癥狀和剖檢病變與豬瘟非常類似,由于原發于非洲地區,因此稱為非洲豬瘟。現在主要在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呈地方流行性。
二、非洲豬瘟病理
古典型豬瘟是黃病毒科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是一種單鏈RNA病毒;目前主要有三個基因亞群,一個血清型。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各個年齡段的豬只均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100%。非洲豬瘟病毒屬于DNA病毒目,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是一種雙鏈的DNA病毒。
非洲豬瘟病毒科成熟后的ASF病毒粒子為二十面體對稱,直徑約200 nm,從內到外依次由病毒基因組、內核心殼、內膜、衣殼和囊膜五部分組成。
ASFV結構示意圖
非洲豬瘟病毒毒耐低溫、對高溫敏感,而且不同溫度條件下存活時間不一樣。”病毒在25-37℃可存活數周,56℃可存活70分鐘,60℃可存活20分鐘,在4℃條件下可以存活1年以上,在冷凍肉中甚至可存活數年之久。病毒常寄宿在家豬、野豬(疣豬、非洲灌叢豬)和軟蜱中,可引發多種途徑的傳播。“但凡接觸了感染的豬及其排泄物、豬場受污染的鞋子、衣服和器具,都可讓病毒在家豬和野豬中迅速蔓延。”此外,ASFV的傳播循環主要有:野豬-軟蜱-家豬、家豬-家豬、野豬-野豬和野豬-家豬,且病毒在不同的循環內可以持續存。
ASFV傳播循環
三、非洲豬瘟傳播
1921年肯尼亞首次報道發生非洲豬瘟疫情,1957年首次傳入歐洲的葡萄牙,之后開始在西歐廣泛傳播。西班牙(1960)、法國(1964)、意大利(1967)、前蘇聯(1977)、馬耳他(1978)、比利時(1985)、荷蘭(1986)等歐洲國家隨后均有疫情報道。2007年,非洲豬瘟傳播至歐亞接壤的高加索地區并很快傳至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以及俄羅斯地區。多個地區的疫情傳染通過機場航空運輸。2017年以來,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生數起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東歐多國出現了非洲豬瘟疫情,2018年8月初中國大陸出現非洲豬瘟疫情。
四、近期我國非洲豬瘟疫情情況
8月以來,我國已有4個地區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根據農業農村部的通報:
1)8月1日,沈陽市沈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存欄383頭,發病47頭,死亡47頭。8月3日,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目前疫點內913頭生豬已經全部撲殺和無害化。
2)8月14日,河南省鄭州市經濟開發區某食品公司屠宰場的一車生豬發生不明原因死亡,共260頭,發病30頭,死亡30頭,產地檢疫證明顯示生豬來自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鶴立鎮交易市場。8月16日,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
3)8月15日起,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某養殖場的生豬出現不明原因死亡,發病615頭,死亡88頭。8月19日,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
4)8月17日,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畜牧獸醫局接到報告,某養殖小區3個養殖戶的生豬出現不明原因死亡,發病430頭,死亡340頭。8月22日,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
目前,根據官方通報,四個出現疫情的地區已對超過25000頭生豬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按照目前1600元/頭的生豬價格計算,直接損失4000萬元。
五、非洲豬瘟防治
非洲豬瘟雖然對豬具有高度致病性,但是該病不是人獸共患傳染病,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非洲豬瘟疫苗和治療方法,只能通過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及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來防控和根除該病。高溫、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滅病毒,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
1)嚴格控制人員、車輛和易感動物進入養殖場;進出養殖場及其生產區的人員、車輛、物品要嚴格落實消毒等措施。
2)盡可能封閉飼養生豬,采取隔離防護措施,盡量避免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
3)是嚴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飼喂生豬。
4)是積極配合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疫病監測排查,特別是發生豬瘟疫苗免疫失敗、不明原因死亡等現象,應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
長期保持非洲豬瘟無疫狀態(或者即便疫情傳入也能予以根除),對于有關部門,借鑒于部分國家根除非洲豬瘟的成功經驗,總結以下防控措施:
a)建立流動現場獸醫團隊網絡體系。這些團隊參與養殖場的衛生監督、動物識別、流行病學調查、樣品采集、屠宰場的監測,并鼓勵和指導養豬生產者創建行業協會。
b)對所有豬場進行血清學監測,建立基于國家農業研究院的參考實驗室,負責協調地方實驗室檢測并給予技術支持。
c)提高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疫情擴散。包括采取基礎性生物安全措施,如設置柵欄、安全處理糞污等,同時財政上給予相應支持,如給予低利率貸款用于設施改造。
d)迅速拔除所有疫點,一旦國家參考實驗室確認非洲豬瘟疫情,立即對感染群的所有豬只進行撲殺,同時對受威脅區進行采樣以進行病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遵照相關法律,政府盡快對養殖者進行足額補償。
e)對豬只移動進行嚴格控制,交通工具也必須進行沖洗和消毒。運輸的動物須獲得官方獸醫證明,并標注輸出地和衛生狀況,屠宰場必須在屠宰之后保存衛生證書至少1年,對于豬肉生產企業,需要保留豬肉來源的證明材料。
2009年2月,國際期刊《自然》發表題為《中國晶體——藏匿的珍寶》的采訪調研文章,認為中國禁運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將對美國功能晶體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并斷言“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王昊昊“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2009年2月《自然》雜志一篇題為《中國“藏匿”的晶體珍寶》的調研文章引發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其中認為中國禁運氟......
“看到了改善的跡象,盡管這些改善可能要到明年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同比略有增長,團隊執行很棒,可市場仍然安靜”“繼續下跌,但邊際改善,下半年可能會更好。”……伴隨外資儀器儀表巨頭們最新季度財報的陸續披......
第56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29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閉幕,中國代表隊4名參賽高中生選手全部斬獲金牌。本屆競賽自21日開始,共有來自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327名選手參加,產生36枚金牌、67枚銀牌......
田晶娟繪人物簡介:莊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材料科學家、物理冶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難熔金屬研究室主任、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先后多次......
II型DNA拓撲異構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酶,在調控雙鏈DNA的拓撲結構中起著關鍵作用,參與了一系列最基本的DNA代謝過程,包括DNA復制、轉錄及重組等,并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它們被分類......
6月25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大連海事大學在遼寧大連聯合舉辦主題活動慶祝第十四個“世界海員日”。“世界海員日”由國際海事組織于2010年正式設立,旨在提高公眾對船員工作的認知和認可,同時呼吁各國政府、......
6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健康中國建設與人口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暨人口與健康學院成立大會。民政部副部長張春生,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家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云彥,中國社會科......
近日,中國礦業大學召開會議,宣布教育部黨組、教育部關于學校行政領導班子部分副職的任免決定。會上,校黨委書記劉波宣讀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黃軍利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教育部關于黃軍利等職務任免的通知》......
6月15日,中倫文德·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基金捐贈儀式在湖南大學法學院舉行。北京中倫文德(長沙)律師事務所向湖南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200萬元,用于支持湖南大學法學院舉辦“全國法科學生寫作大賽”。捐贈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