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8-31 17:57 原文鏈接: 一文了解GB27632021六大變化

      2021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公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以下稱2021版GB 2763)。此次修訂的2021版GB 2763新增農藥品種和限量標準數量多、調整幅度大、涉及面廣,將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生產和貿易產生較大影響。該標準將于2021年9月3日起正式實施,為做好標準宣貫實施,我們組織標準制修訂單位對2021版GB 2763進行了解析,現編發工作簡報,供各地學習參考。


      農藥殘留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制定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是加強農藥殘留風險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對我國科學規范合理用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維護農產品國際貿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是目前我國統一規定的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一、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制修訂情況

      2009年《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前,我國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主要由原衛生部和原農業部制定,截至2009年底,農藥殘留限量僅有870多項,存在標準缺失、重復和矛盾等諸多問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9〕8號)和《衛生部、農業部關于印發2010 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原農業部對農藥殘留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進行了清理,2012年將相關標準統一合并后發布為2012版GB 2763,實現了農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統一發布,提高了標準的系統性和實用性。此后,2014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先后五次進行修訂。其中,2021版GB 2763規定了2,4-滴等564種農藥在376種(類)食品中10092項殘留限量標準。其中,谷物、油料和油脂、蔬菜、干制蔬菜、水果、干制水果、堅果、糖料、飲料類、食用菌、調味料、藥用植物、動物源食品的限量總數分別為1415、758、3226、55、2468、152、148、180、196、70、360、161、903項。全面覆蓋了我國批準使用的農藥品種和主要植物源性農產品,完成了國務院批準的《加快完善我國農藥殘留標準體系的工作方案》規定的“十三五”末1萬項的目標任務,農藥品種和限量標準數量達到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相關標準的近2倍,標志著我國農藥殘留標準制定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2021版GB 2763標準的主要變化

      (一)新增部分農藥殘留限量2985項。與2019版GB 2763相比,2021版GB 2763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增加2985項。其中,蔬菜、水果等居民日常消費的重點農產品的限量標準數量增長明顯,分別增加了960項和615項,占新增限量總數的32.2%和20.6%,兩類限量總數分別占2021版GB 2763食品限量總數的32.0%和24.5%。

      (二)修訂農藥殘留限量194項。由于實施禁限用管理政策、獲得新的農藥登記殘留試驗數據或規范統一殘留物定義等原因,基于膳食風險評估結果,對2,4-滴等46種農藥在玉米等106種(類)食品中194項殘留限量標準進行了修訂。同時,由于推薦增補了配套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將2甲4氯(鈉)等17種農藥的176項限量由臨時限量修改為正式限量;由于缺乏配套檢測方法,將噻草酮等3種農藥的19項限量由正式限量修改為臨時限量。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此次制修訂涉及的胺苯磺隆等7種禁用農藥和毒死蜱等9種限用農藥,均按照檢測方法的定量限水平設定限量值,實現了對相應禁限用范圍食品種類的全覆蓋。

      (三)新增農藥品種81種。與2019版GB 2763相比,2021版GB 2763 新增了81種農藥,相應增加限量標準1343項。其中,42種農藥已在我國批準登記,39種農藥尚未在我國取得登記。

      (四)修訂部分農藥殘留物監測定義和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保證膳食風險評估數據的科學性,參考FAO/WHO農藥殘留專家聯席會議(JMPR)評審結果,2021版GB 2763修訂了2,4-滴異辛酯、吡氟禾草靈和精吡氟禾草靈、氟噻草胺、甲基碘磺隆鈉鹽、井岡霉素、喹禾靈和精喹禾靈、螺蟲乙酯、氰霜唑、三唑醇、噻唑鋅等12種農藥殘留物監測定義及表述,修訂了丁苯嗎啉、氟苯脲、喹禾靈和精喹禾靈等4種農藥每日允許攝入量(ADI)。

      (五)新增或修訂食品名稱。根據農產品商品形態、主要用途以及相關殘留限量制定等情況,2021版GB 2763修訂了規范性附錄A(食品類別及測定部位),增加了小麥全粉、黃花菜(干)、番茄干、馬鈴薯干、香瓜茄、柑橘肉(干)、蘋果干、茉莉花、蔞葉、馬郁蘭、夏香草、番茄醬、貝母(鮮)、貝母(干)、百合(干)、三七花(干)、哺乳動物脂肪(乳脂肪除外)、雞脂肪、鴨脂肪、鵝脂肪等20種食品名稱,修訂了小茴香、蓮子、人參、三七、白術、百合、元胡、石斛、黃花菜、菊花、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熱帶和亞熱帶類水果、羊肉、羊脂肪、羊乳等15種食品名稱,并將枸杞(干)的食品類別從干制水果調整為藥用植物的花及果實類。

      (六)調整部分配套農藥殘留檢測方法。根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制修訂情況,2021版GB 2763增加了GB 23200.116、GB 23200.117、NY/T 1721、SN/T 1971、SN/T 4066、SN/T 4591、SN/T 4655共7項農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由于檢測方法標準進行了修訂,對引用的2項檢測方法標準表述作了相應更新,即更新后的《出口水果中克菌丹殘留量的檢測

      氣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0654)和《進出口植物性產品中氰草津、氟草隆、莠去津、敵稗、利谷隆殘留量檢驗方法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N/T 1605);由于前處理要求使用危險化學品等原因,不再推薦《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殘留量的測定》(GB/T 5009.110)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苯酰胺類農藥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GB 23200.72)等2項檢測方法標準。

      三、2021版GB 2763標準的主要特點

      (一)涵蓋農藥品種和限量標準數量大幅增加。2021版GB 2763規定了564種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包括我國批準登記農藥428種、禁限用農藥49種、我國禁用農藥以外的尚未登記農藥87種,同時規定了豁免制定殘留限量的低風險農藥44種。從涵蓋的農藥品種數量看,已超過CAC、美國,基本接近歐盟。與2019版GB 2763相比,新版標準中農藥品種增加81個,增幅為16.7%;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增加2985項,增幅為42%,基本覆蓋我國批準使用的農藥品種和主要植物源性農產品,為加強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支撐。

      (二)高風險農藥品種監管力度持續加大。2021版GB 2763重點突出高風險禁限用農藥的監管,規定了29種禁用農藥792項限量值、20種限用農藥在限用作物上的345項限量值。按照農藥殘留檢測方法能夠檢測的最低濃度水平(定量限),制修訂了胺苯磺隆等16種禁限用農藥的限量值,實現了禁用農藥在12類植物源性農產品、限用農藥在相應限用農產品種類上限量的全覆蓋,強化了禁限用農藥監管。同時,通過評估轉化CAC標準等方式,制定了除我國禁用農藥外的87種尚未在我國批準使用農藥的1742項殘留限量,為加強進口農產品監管、保障我國居民消費安全提供了技術依據。

      (三)蔬菜等特色小宗作物限量標準顯著增加。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是一個國際性難題,由于農藥市場小、回報低等原因,企業主動申請農藥登記的積極性不足,導致無合法藥可用、無限量標準可依的問題突出。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重點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的蔬菜、水果等鮮食農產品,制修訂了5766項殘留限量,占目前限量總數的57.1%。同時,在廣泛開展農業生產實際用藥調研、驗證試驗、征求意見和專家論證等基礎上,制定了阿維菌素等67種農藥589項特色小宗作物上的限量標準,發布了505項農藥殘留風險控制技術方案,指導地方制定臨時用藥措施并鼓勵企業申請農藥擴大使用范圍登記,創新探索解決特色小宗作物“無藥可用、無標可依”難題的工作機制,一些區域性集中種植、產業規模大的特色作物用藥短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四)農藥殘留限量配套檢測方法標準更加完善。2021版GB 2763新增推薦7項配套檢測方法,同步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等4項新制定的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可以作為相關農藥殘留限量的配套檢測方法,將有效解決1000多項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有限量、無方法”問題。同時,為提高配套檢測方法的適用性,2021版GB 2763按照每種農藥同類基質不超過5個且同類儀器的檢測方法僅限1個的原則推薦配套檢測方法,以兼顧不同檢測機構的實際需要。


    相關文章

    第二法相關藥材及飲片品種中農藥多殘留測定法

    在傳承與創新的交匯點上,中藥正邁向一個更科學、更規范、更安全的發展新時代。隨著2025版《中國藥典》2341以及0212公示稿的發布,中藥行業的農殘檢測標準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賽默飛作為分析科學的......

    《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答記者問

    近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523—2024)(以下簡稱《農藥標準》)。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農藥標準》的制訂背景、基本原則、主要......

    國家藥監局印發2024年化妝品標準立項計劃

    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印發2024年化妝品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通知顯示,本次立項計劃公共制修訂標準54項,其中修訂31項,制定23項,涉及化妝品成分、有害成分以及牙膏多組分防腐劑等檢測方法,承......

    去年投資超900億,農藥行業“闖關東走西口”趨勢減緩

    在近日召開的2024年中國農藥行業責任關懷大會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2024中國農藥行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比以往新增了行業發展情況這一板塊。《報告》顯示,2023年,行......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870號建議的答復

    張永濤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優化涉農行政許可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農藥生產許可制度。農業農村部負責......

    國際標準化組織農業領域技術委員會秘書處首次落戶中國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農藥命名技術委員會(ISO/TC81)秘書處成功落戶中國,成為農業領域我國承擔的首個國際秘書處。農藥是關乎糧食安全的重大戰略物資,是防治病蟲草害的重要“武器......

    第十八屆POPs論壇分會:聚焦農藥環境效應及風險評估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12個2024年第5批擬批準登記新農藥產品公示

    根據《行政許可法》《農藥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現將第十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評審通過的12個新農藥產品相關信息予以公示。如對公示內容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以傳真或電子郵件形式實名反饋(包含......

    浙江溫州蒼南縣農業農村局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檢行動

    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讓廣大消費者吃上放心綠色產品,“五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周,浙江溫州蒼南縣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積極開展豇豆、桑葚等農產品監督抽檢行動。本次抽檢行動重點圍繞以農業種植合作社、農戶等生產......

    山東中科睿譜農藥登記試驗單位信息變更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藥登記試驗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現將山東中科睿譜技術有限公司證書信息變更情況予以公布。附件:農藥登記試驗單位證書信息變更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2024年4月3......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