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聯合發布《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8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9677.9億元,比上年增加2071.8億元,增長11.8%;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9%,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按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為44.9萬元,比上年增加1.3萬元。
分活動類型看,全國基礎研究經費1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應用研究經費2190.9億元,增長18.5%;試驗發展經費16396.7億元,增長10.9%。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所占比重分別為5.5%、11.1%和83.3%。
分活動主體看,各類企業經費支出152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5%;政府屬研究機構經費支出2691.7億元,增長10.5%;高等學校經費支出1457.9億元,增長15.2%。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77.4 %、13.7%和7.4%。
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占13.7%)、江蘇(占12.7%)、北京(占9.5%)、山東(占8.4%)、浙江(占7.3%)和上海(占6.9%)。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天津和浙江。
一、R&D經費保持兩位數增長,投入強度進一步提高
《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為19677.9億元,比上年增加2071.8億元,增長11.8%,連續3年保持了兩位數增速,延續了“十三五”以來較快的增長勢頭。R&D經費投入強度(R&D經費與GDP的比值)為2.19%,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1],連續5年超過2%,并再創歷史新高。
自2013年R&D經費總量超過日本以來,我國的R&D經費投入一直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017年歐盟15國平均水平(2.13%),相當于2017年OECD35個成員國中的第12位,正接近OECD平均水平(2.37%)[2]。
二、投入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研究投入突破千億元
(一)企業投入拉動作用突出。2018年,我國R&D投入的三大主體,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R&D經費分別比上年增長11.5%、10.5%和15.2%,對R&D經費增長的貢獻分別為75.9%、12.4%和9.3%,企業依然是全社會R&D經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二)基礎研究經費突破千億。2018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090.4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占R&D經費比重為5.5%,與上年持平。三大主體均實現較快增長,高等學校、政府屬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基礎研究經費分別為589.9億元、423.1億元和3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1%、10.1%和15.7%;其中高等學校對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增長的貢獻為51.1%,是基礎研究投入的主體。
(三)中西部地區投入明顯加快。2018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R&D經費分別為13650億元、3537.3億元和2490.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8%、14.3%和13.4%。東部地區R&D經費占全國比重達69.4%,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中西部地區追趕步伐加快,其中中部地區占全國比重由2013年的17.4%提高到2018年的18%,西部地區占比由2013年的12%提高到2018年的12.7%。
三、政府投入不斷增加,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一)財政投入明顯增加。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財政科技投入連年保持較快增長,為創新實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報》顯示,2018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為95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增速較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與國家財政支出之比為4.31%,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
(二)政策環境不斷改善。2018年,國家加大對研發活動的政策支持,引導各方面加大R&D投入,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相關調查顯示,2018年在規模(限額)以上企業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政策的惠及面分別達到56.1%和50.1%,分別比上年提高2個和0.6個百分點;企業對這兩項政策的認可度[3]分別達到82.1%和85%,分別比上年提高4.9個和4.2個百分點。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與美國(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基礎研究、政府資金占比偏低等問題仍比較突出,能真正形成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此,我國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勵研發投入的政策體系,引導社會各界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與布局,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管理考評機制改革,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提升科技經費投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全國重點實驗室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黨中央明確提出對重組后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支持政策。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背......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據病毒變異特征和疫情發展形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加強科普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提出具體要求。在當前背景下,文件出臺的意義何在?怎樣理解科普......
2.8萬億元!這是《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于8月31日發布的去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這一數字較上年增長14.6%。同時,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經濟體,......
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1]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2022年8月31日2021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研究與試驗發展......
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8月31日公布了《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研究與試......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今天公布《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為2.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84.shtm中新網長沙6月26日電(向一鵬孫自法)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先進制造業......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高雅麗沈春蕾趙廣立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稱,科學家在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采集的樣本中,檢測到了20多種氨基酸。這些樣本來自2020年對小行星“龍宮”的探測。這一發現以“首次在地......
昆明5月23日,云南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錢曉東、大理州地震局高級工程師李滔23日下午接受媒體采訪,解讀“5·21”云南漾濞6.4級地震余震豐富原因。他們表示,此次地震附近斷裂眾多、交匯是原因之一。根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