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近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大氣污染控制化學研究組(陳進生研究團隊)研究發現: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短時移動將造成局地大氣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變化,影響PM2.5的形成過程和機制。研究成果以The air pollution governed by subtropical high in a coastal city in Southeast China: Formation processe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s為題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上,博士生吳鑫為第一作者,研究員陳進生及助理研究員李夢仁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575146)、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16YFC02005、2016YFE0112200)、中科院“創新交叉團隊”項目及城市環境所青年人才領域前沿項目(Y8L0221B20)的資助。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大型天氣系統之一,也是制約大氣變化、控制熱帶及副熱帶地區的重要環流之一。秋季和夏秋之交是副熱帶高壓東退南移的時間,此時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常伴有低槽東移。副熱帶高壓邊緣的近地面存在不穩定能量,上升運動發展較快。如果此時地面存在排放源或污染物,且空氣中濕度較大,將會形成污染過程。

      此次污染過程的觀測依托城市環境所大氣環境觀測超級站的多參數、立體、高時間分辨率設備,對大氣的氣象條件、污染物濃度、化學組分、光學特性進行全方位觀測,探討副熱帶高壓移動對大氣細顆粒物的影響及污染過程的形成過程與影響機制。結果表明:副熱帶高壓的短時移動主導了此次污染過程。副熱帶高壓在波動階段的弱輻散導致顆粒物更容易懸浮,同時副熱帶高壓帶來的高溫晴熱天氣促使大氣氧化劑Ox濃度升高,進一步促進了二次氣溶膠的生成。有機物OM和二次無機離子SO42-、NO3-和NH4+是此次污染過程中PM2.5的主要組分,其中SO42-主要有氣體前體物經由氣相反應生成,而NO3-則由氣相反應和液相/非均相反應共同生成。NO3-和NH4+是PM2.5生成的內在因素。PM2.5中的二次組分濃度升高導致大氣消光系數增加,能見度下降。在副熱帶高壓波動的過程中,伴隨著氣溶膠逐漸老化,消光系數逐漸增加,能見度降低,污染逐漸加劇;當副熱帶高壓中心重新控制該區域后,副熱帶高壓中心的大氣通透性較好,具備垂直擴散的條件,污染物濃度下降,此次污染過程結束。

    文章摘要圖

    相關文章

    合肥研究院等舉辦第七屆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

    4月11日至13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北京大學......

    注意!這些大氣固定源排放標準4月起實施

    由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1-2024)》《鋼鐵工業燒結廢氣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1408—2024)》《回轉窯無害化處置消耗臭氧層物質技術規范(HJ......

    1203萬元這兩品牌成中標主力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絡能力建設

    咸寧市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絡能力建設中標結果公告,項目分A、B兩包,金額共計1203萬元。其中賽默飛、力合兩品牌成主力中標,項目詳情如下:一、項目編號2024-YJGK-05;二、采購計劃備案......

    月球稀薄大氣從何而來

    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月球有一層稀......

    月球稀薄大氣從何而來

    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月球有一層稀......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7月25日,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兩顆科研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兩星投入使用后,將對大氣環境與陸地生態系統開展監測,為建設美麗中國,有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達......

    1000萬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公開招標

    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項目概況】湖北省大氣氧化性與臭氧污染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交易數據匯聚平臺(網址:https://czt.hub......

    熱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鄭小童團隊聯合國外學者在熱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提出,風驅動的海洋環流變化對熱帶太平洋變暖空間結構具有重要貢獻。這項新觀點發表于《自然-通訊》。......

    光學波段信號可當探測熱木星大氣逃逸探針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光學波段的信號可以作為探測熱木星大氣逃逸的探針。國際著名期刊《天體物理雜志快報》發表了這一成果。早在2003年,人們通過觀測遠紫外波段的信號,發現......

    大氣所在捕捉增暖情景下副熱帶季風變化確定性方面獲進展

    副熱帶季風區是世界人口的聚集區。低層副熱帶大氣環流連接熱帶信風和中緯度西風,通過副熱帶高壓的西側將熱帶的水汽向極地輸送,調控全球的能量和水汽循環。因此,副熱帶季風在全球變暖下的變化特征和機制是氣候變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