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19 17:25 原文鏈接: 一文通解基于VLT技術的新型DRAM內存單元(三)

    LPDDR的運作

    LPDDR4功能本質上包含四項基本操作:啟動、讀取、寫入和預充電。這些操作的其他變異形式,如突發讀取/寫入和自動預充電等,可能構成一個更長的指令列表,但并不至于帶來新的技術挑戰。此外,它還添加了刷新、訓練和模式緩存器作業等維護性指令,以因應復雜的操作命令。

    這些基本的操作簡要介紹如下: 啟動: 在內存數組中選擇特定字符線(wordline),即可“開啟”一個分頁。該分頁上的內容將會被感測到并進行鎖存,然后保持開啟以用于在讀取作業時進行回寫,或在“讀取-修改-寫入”作業時被再次寫入。 讀取: 開啟讀取數據序列,每個burst內存群組的數據會從感測放大鎖存中被加載到DDR緩存器中。緊接著DDR緩存器開始依序讀取,每次讀取一個16bit字。同時,芯片透過隱藏緩存器在仍保持開啟狀態的分頁上進行回寫。 寫入: 數據被加載DDR緩存器,每次一個16位字。數據隨后被轉移到隱藏緩存器中,待分頁開啟時寫入數據。當進行寫入時,DDR緩存器可依需要同時加載新的256位數據,等待下一次寫入。 預充電: 在最后一個burst內存群組被讀取或寫入后,內存數組必須為下一次操作做好準備。在寫入情況下,必須等待一個寫入恢復延遲,以確保最后的burst群組可在繼續其他操作前被成功寫入。這時,開啟的分頁已被關閉,使位線能夠自由浮動,并重新充電回到先前提到的VDD/2電位。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啟動操作才涉及內存數組感測;讀取操作只涉及在鎖存感測數據與DDR緩存器之間傳輸數據,以及讀取DDR緩存器的數值。

    根據所需的操作序列不同,有些DDR的時序可能極其復雜。但如果相鄰讀取操作發生在不同內存組的數據之間,則可大幅簡化時序。因為在從下一個內存組中讀取數據之前,不必在原有的內存組中等待回寫和預充電。時序控制最困難的是來自同一內存組的連續讀寫。

    實現內存數組:MAT

    理論上,盡管一個內存組的邏輯容量可能達到32K行與16K列,但以現有技術而言,現實上并不可能制造出這樣的內存數組。這是因為:

    ? 驅動器在選擇分頁時的驅動能力有限;在性能符合規格要求的前提下,只有一定數量的選定晶體管可以被驅動。

    ? 感測放大只能支持有限數量的儲存單元。如果儲存單元的數量太多,由于電荷分配造成電壓變化減小,而被噪聲淹沒。

    因此,為了確保內存芯片可靠且易于制造,每一種內存應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實體尺寸限制。達到這種上限的內存數組被稱作“內存數組片”(memory array tile;MAT)。每個MAT都是功能齊全的數組,本身包含字符線和位線的譯碼以及感測放大器。

    以一種采用2x-nm工藝節點的一般DRAM MAT為例,其位線和字符線的規模分別達到1,024條和620條。字符線的數量并不是2的整數次方,這帶來了一些解碼方面的挑戰。該芯片或許只用了最后的幾個MAT,但這是一個可以忽略的芯片建置細節。

    透過打造一個16×53大小的MAT數組,可為具有這一尺寸的內存組實現總共848個MAT。一個完整分頁整合一行MAT的內存單元:當開啟一個分頁時,同時啟動同一行有MAT內存單元上相應的字符線。

    圖5:傳統DRAM的實體布局

    在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后,接下來將討論全新的Kilopass內存單元,以及它如何打造與此相同的儲存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