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HIV病毒表面的糖蛋白gp120可讓人體B免疫細胞失去活性,這是《自然―免疫學》上一項研究給出的結論。這項發現解釋了為什么HIV病人抗體反應比較弱。
人們已經發現HIV能夠引起CD4+輔助性T免疫細胞不斷喪失,導致免疫系統功能受損、其他感染更容易乘機而入。但人們一直沒有弄清為何在HIV感染早期,T細胞數量還處于相對正常時,人體就不產生有力的抗體反應了。
Claudia Cicala與同事發現,HIV的gp120蛋白可通過宿主細胞表面受體α4β7直接作用于B細胞。
通過α4β7將信號傳遞給B細胞,誘發一種免疫反應抑制分子和一種抑制受體的表達。這種由gp120引發的反應大大影響了B細胞活性并降低其產生病毒抗體的能力。
目前,研究人員對于明確和穩定細胞亞型背后的分子機制仍然知之甚少。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Metabolism上題為“Epigeneticdosageidentifiestwomajorandf......
據西班牙腫瘤醫學學會(SEOM)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西班牙將會有3萬多例新發肺癌病例,這或許就使肺癌成為西班牙人群第二大常見的癌癥類型,除了其較高的發病率外,這類癌癥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是所有......
出于人們對“長生”的渴求,現有的再生醫學療法,已經撐起了一個龐大的市場。根據美國再生醫學聯盟ARM的統計,2021年再生醫學領域融資額高達231億美元,全球有1308家公司正在積極開發再生醫學領域。此......
盡管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血液惡性腫瘤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潛力,但由于實體瘤往往存在惡劣的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微環境,該療法的應用并不令人滿意。理想的CAR-T細胞療法需要一種新型的披著“......
“如果未來移植手術能變成像輸液打針一樣安全常規的醫療操作,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可能會變成治療艾滋病的常規手段,但就目前的科技和醫療發展水平來看,移植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操作,需要非常慎重。”人類距離攻克艾......
“如果未來移植手術能變成像輸液打針一樣安全常規的醫療操作,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可能會變成治療艾滋病的常規手段,但就目前的科技和醫療發展水平來看,移植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操作,需要非常慎重。”人類距離攻克艾......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王皞鵬課題組、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吳海濤團隊、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許琛琦實驗室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宋獻民課題組聯手,針對腦膠質瘤、頭頸腫瘤等實體瘤,開發出新型細胞免疫......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李俊杰團隊成功研發新型水凝膠,該水凝膠可有效抑制心室重塑,促進血管再生并恢復心臟電生理功能,為缺血性心肌梗死患者帶來福音。目前該成果已發表于領域權威期刊《先進功能材料》。新型水凝膠技......
近年來,感染與阿爾茨海默病(AD)的關系逐漸引起大家的關注,尤其是消化道中的病原體[1,2]。幽門螺桿菌(HP)作為胃腸道“知名度最高”的細菌,其感染也與患AD風險增加有關[3]。然而,HP感染與AD......
圖STAT3-GSDME介導的細胞焦亡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和炎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41005、81822005)等資助下,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吳岳、袁祖貽教授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