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4-04 09:14 原文鏈接: 一秒時間有了迄今最精確測量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70.shtm

    科技日報北京4月3日電 (記者劉霞)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1日報道,在一項最新研究中,該機構反物質工廠的科研團隊結合銫和反銫原子振蕩并取平均值,對秒進行了迄今最精確的測量并定義為——銫13原子振蕩8846157280次為1秒,按照新定義,一天將達24小時56分24秒。

    精確測量時間的方法一直在進步。1967年,科學家發明了第一個原子鐘。由于同一元素的原子總是擁有相同的屬性,因此用原子鐘計時也更加精確,在1.38億年內,原子鐘只差1秒。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將秒定義為:銫13原子振蕩9192631770次為1秒。

    在最新研究中,科研團隊使用了銫噴泉鐘,這是世界上最精確的時鐘之一。除了利用這個時鐘,研究人員還使用了反物質工廠生產的反銫原子,并對反銫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其激發頻率小于銫:振蕩器需要振蕩8499682790次才能激發其原子。通過取物質和反物質的平均值,科研團隊計算出:銫13原子振蕩8846157280次為1秒,約為當前定義的96%。目前一天有86400秒,采用新辦法計算后一天有89784秒,相當于24小時56分24秒,約等于25個小時。

    科研團隊發言人指出,是時候用反物質更新秒的定義了,這種方式可抵消一些不確定性,能使測量更加精確。此外,使用反物質,時間會過得更慢,研究人員希望新測量方法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輕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