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郊,穿過一片稻田,是交錯縱橫的河道,河道旁是17棟鴨舍。“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在城市黑臭河流的應用”項目試驗基地,就在鴨舍的對面。
蘇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范凈告訴記者,沖洗鴨舍的水里有鴨糞、殘存飼料等物質,直接排入河流中,加上農田尾水,導致河水富營養化。特別是天氣變暖后,河水就會發黑發臭,長滿藍藻。不過,通過公司和連云港源吉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的應用,水體黑臭問題被解決了。
記者看到,從鴨舍到試驗基地的上百米河道里都使用了MEP環境疫苗工程技術。經連云港市水質監測中心跟蹤檢測,當劣五類的河水逐級凈化流到基地時,已達到國家三類地表水質。
選擇性消滅黑臭的微生物“元兇”
使用了“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的河道中鋪設了大網,大網上還固定著泡沫浮球。隨著時間推移,浮球里裝置的“MEP環境疫苗”,會沿大網在河床上生長,凈化水體。
作為MEP智能工程法的專利發明人,范凈解釋說,導致河流黑臭、湖泊藍藻污染災害的“元兇”是藻類等微生物種群。MEP環境疫苗是一種高分子智能材料,能夠選擇性滅活導致黑臭微生物優勢種群,控制微生物的環境影響。而溶解氧和透明度隨著藻類等生物量的減少而提升,河湖中各級水生生物獲得充分氧氣,進行光合作用,共同消耗水體中的富營養化物質。因此,氮磷等物質隨著微生物量的減少而降低,使得水體恢復潔凈,重建河流新的健康食物鏈。
范凈說,工程設計一般以城市河流2米安全深度為一個量效單位,將智能網鋪設水體,保證“光通亮”的透明度,并利用陶瓷網腳的重力和泡沫球的浮力作用,將智能網膜固定在距離底淤泥層10—20厘米處。這樣既阻斷水土界面氮磷交換,又可充分發揮“疫苗”向上面的水體“發射”抗菌因子,浄化水質,同時保證船舶航運等。
記者在現場也看到,經過治理的河面上長滿了綠萍。據介紹,只有在水質較好的地方才能生長浮水植物綠萍,這也是黑臭水體明顯改善的顯性標志。
易操作維護,3至5天就見效果
調查顯示,早在2005年我國排污負荷便已遠大于水體環境容量,水體黑臭以及藍藻也頻頻發生。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三類比例總體為95%左右。
我國當前水污染治理任務很重,治理成本高。要實現國家“水十條”目標,就必須使用方便、快捷、治理效果好的技術。在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主持召開的“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在城市黑臭河流的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教授級高工王家廉等專家認為,MEP環境疫苗生態工程技術,“采用自主研發的具有殺菌抑菌、消毒等活性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涂布于聚乙烯網狀基材表面制備成MEP環境疫苗智能網膜,直接鋪置于河道處理水體。操作簡單,易于工程推廣。”
據介紹,該技術特征在于快速將黑臭河凈化達到國家三類地表水以上的限值標準,經物理法深度處理,水質達到或接近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改變了傳統處理工藝限制條件,不受溫度、季節、pH、化學需氧量(COD)濃度等限制條件影響,不用電力能源,不用構筑物、不改變河流的自然形態和功能,不用人工,河流按照水動力學原理,由智能膜生態維護,提升生物多樣性指數,以自然河床為載體原位恢復,純自然、全生態,水質無微生物污染,無化學污染,無重金屬污染,自然與坡岸濕地綠化融為一體。
“重污染黑臭水體,MEP疫苗網膜進入水體,藻華水體呈質粒狀,一般只需3—5天,黑臭逐漸減弱,水體中浮游生物大量繁衍,水質自然修復變清了。”范凈說,相對靜止的水體,MEP疫苗網膜進入后三個月,也能達到地表三類水限值標準;即使遭受雨洪流動性較大的水體,導致治理效果流失,當雨洪停歇2—3天后,水體就能重現清澈。而且不用人工,周而復始,利用水動力學原理,長年自然生態維護。
用途廣泛,達國際先進水平
“MEP環境疫苗”工程技術不僅在禽畜類污水處理中應用,還可用于水產養殖凈化與消毒、小型湖泊和水庫、垃圾處理廠的自然滲濾液等處理,用途廣泛。對此,蘇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實際案例,獲得了預期效果。
北京市排水集團科技研發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常江說,現場考察表明,含畜禽排放的污水經分級處理后,水體達到國家三類水質標準,清澈且無異味。工程化效果明顯,應用前景廣泛。
據范凈介紹,連云港孔望山風景區水池曾爆發藍藻水華,通過投放MEP智能網,以自然補水為主,治理不到3個月,水質恢復到國家一類地表水標準。當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廠時有大腸菌群超標的突發事件發生,使用該技術可替代自來水廠普遍使用的氯消毒法;用于水產養殖凈化與消毒,提高魚塘的單位面積產量,替代化學消毒品,減少抗生素用量,降低成本,生態化使養殖業水產品鮮活肉美;常年置放于小型湖泊和水庫,智能化提升地表水類別,相對固定的水體不僅可以保證不腐不臭不黑等。
合肥環城河冬季底淤除藻MEP示范工程中,合肥市包河區環境監測站監測數據顯示,合肥環城河的MEP河段,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分別從100、25和3下降到39.7、0.702、0.212,接近地表三類水標準。范凈說,“合肥環城河底泥淤積約60—80厘米,無自然水源補充。該工程技術在前置水體或尾水排放應用中,顯示了智能膜網可應用于國家污水處理廠,起到降低淤泥量及尾水達標排放的作用。”
智能膜網還能用于治理垃圾處理廠的自然滲濾液,去濃縮液化,2012年5月,海州區垃圾填埋廠滲濾液1500立方米的水塘治理案例,使用智能膜網10天后,水清澈透明,放入龍蝦,尚能存活,可達標排入江河。范凈說,“我們的項目產品經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檢測,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王家廉、常江等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工程化應用效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微生物:分離純化含有一種以上的微生物培養物稱為混和培養物(mixedculture)。如果在一個菌落中所有細胞均來自于一個親代細胞,那么這個菌落稱為純培養(pureculture)。在進行菌種鑒定時,......
微生物:培養1、根據培養時是否需要氧氣,可分為好氧培養和厭氧培養兩大類。好氧培養:也稱“好氣培養”。就是說這種微生物在培養時,需要有氧氣加入,否則就不能生長良好。在實驗室中,斜面培養是通過棉花塞從外界......
基于元基因組測序的微生物組功能分析和比較,在疾病診斷、生態監控、生物安全等領域具有應用價值,而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更廣泛應用。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研究中心開發出微生物組功能校正......
人們普遍認為,微生物殘體碳是穩定土壤碳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其對碳穩定過程的控制因子尚不清楚。在穩定過程之前,微生物殘體可能被微生物群落循環再利用。我們認為,這種再利用的效率是土壤碳穩定率的關鍵決定因素。......
生態學研究普遍側重于環境的時空變化對生物的影響。對于生物改變環境,尤其是生物擾動這種不存在直接營養關系的生態學研究關注較少。河口濕地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泛,數量大,其活動對濕地沉積物具有高頻率和高強度......
植物葉際是人類居住星球上最重要的微生物儲存庫之一。在全球尺度下,葉際上棲息的細菌總數多達1026個,其中微生物密度在106至107個每平方厘米。植物葉際微生物是植物微生物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促進植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汝南縣人民醫院綜合救治能力提升及P2實驗室建設項目一批醫療設備采購,其中標結果出爐,總中標金額超1200萬元。本次采購的醫療設備涉及全自動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全自動尿液沉渣分析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汝南縣人民醫院綜合救治能力提升及P2實驗室建設項目一批醫療設備采購,其中標結果出爐,總中標金額超1200萬元。本次采購的醫療設備涉及全自動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全自動尿液沉渣分析儀......
近年來,抗生素的使用,使其在水體環境中泛濫,并引起大量耐藥性微生物的繁衍,導致水體環境中抗生素和微生物污染加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課題組與東華大學教授蔡冬清合作,在......
研究發現趨磁細菌可能是一類重要的微生物功能群,它們利用地磁場的定向作用,在有氧-無氧界面(OAI)中上下穿梭,將OAI上部有氧或微氧與其下部的厭氧環境聯動起來,進而驅動碳、氮、硫和鐵等在地球水生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