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早報》報道,昨日上午9時,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醫技中心正式開工建設。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定位于高端醫療服務,一改以政府為主的投資模式,園區在資本結構上實現了市場化,同時,將為公立醫院醫生拓展執業空間。這些都將為今后公立醫院改革創造外部環境。
醫技中心的開工,標志著整個園區將迎來集中開工建設和運營籌備階段,至2015年底,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醫療服務體系將初具規模。
高端醫療市場缺口大
據估算,目前上海高端醫療市場規模在110億元左右,到2015年將接近 165億-185億元,考慮長三角和全國來滬就醫的高收入人群,上海的高端醫療市場規模將接近300億元。然而,截至2010年,公立醫院特需業務收入、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高端醫療服務收入僅僅為40億元左右。
與龐大的高端醫療服務需求相比,社會辦醫發展水平不高,上海高端醫療服務發展總體滯后。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巡視員、醫改辦副主任許速指出:“目前,本市三級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僅僅能在床位、環境設施等方面享受較好的服務,還未脫離基本醫療服務的總框架,并不真正屬于與國際接軌的高端醫療服務。”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位于閔行區華漕鎮,將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分二期建設。
園區規劃總面積約100公頃,一期規劃面積42.38公頃,規劃2011-2016年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建成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的醫療服務聚集區;二期用地占地面積約60公頃,規劃2016-2020年完成二期項目建設,規劃延伸醫療、醫學、醫技服務鏈。未來,該中心的綠化率將達到41%,將成為世界上一個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醫療園區。
醫技中心將成共享平臺
昨日起動工的醫技中心位于園區一期核心位置,占地面積48畝,建筑面積約8.8萬平方米。
“醫技中心的成立,主要是為減少重復建設,降低入駐醫療機構的投資成本,以共享方式為入駐醫療機構提供全方位的醫技與配套服務。”許速介紹,醫技中心一樓為超市及展覽區域,二樓為影像中心,三樓為實驗室,四樓至七樓為專科特色顯著的高端門診及辦公區域,八樓則為餐廳,同時,還將設置空中花園。
目前,醫技中心已與日本BML、英國新合力、美國GE、德國西門子、國藥集團等國內、外一流機構洽談入駐合作框架協議,力爭引進日本首屈一指的臨床檢驗專業品牌BML,進行準確、快速、全自動化的腫瘤、感染癥、微生物標本檢測等,同時將與世界第一的醫院消毒滅菌服務供應商英國新合力集團展開合作。
醫技中心由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上信投資管理中心的合資企業——上海虹信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額投資建設并運營。
將入駐7家營利性醫院
根據目前規劃,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將入駐7個營利性醫療項目,單個項目床位數約400張,包括Parkway health(百匯國際綜合醫院)、HCA(CHC心胸專科醫院)、MD Anderson center(MD Anderson腫瘤醫院)、長海特色專科中心、復旦萬科兒童醫院、南泰席亞婦產科、白家美萊整形醫院。
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采用新的投資模式。許速說,“過去的醫院往往依靠政府投入來辦,以公益性為主導,而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以市場化為主導,在資本結構上實現了市場化,通過政府投入少量引導性資金,吸收社會資本形成股份公司,同時與其他醫療機構合作形成股權。”
截至今年6月,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一期融資基本完成,目前已與復旦附屬兒科醫院、長海醫院、百匯醫療集團、美國HCA醫療集團等國內外知名機構和企業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綜合性醫院和專科醫院項目入園區,投資總額約70億元。
許速表示,園區的成立為今后公立醫院改革創造了外部環境,同時為公立醫院的醫生拓展了執業空間。“例如,今后,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醫生每周4天在本院執業,其余時間可以去復旦萬科兒童醫院執業。”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廣東允許民間開辦醫院,港資北上辦醫商機大。廣東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廖新波1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港資開辦醫院沒有門檻,且在審批上實施超國民待遇。港資醫院不要做基本醫療,要走高端醫療......
據《東方早報》報道,昨日上午9時,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醫技中心正式開工建設。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定位于高端醫療服務,一改以政府為主的投資模式,園區在資本結構上實現了市場化,同時,將為公立醫院醫生拓......
據《東方早報》報道,昨日上午9時,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醫技中心正式開工建設。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定位于高端醫療服務,一改以政府為主的投資模式,園區在資本結構上實現了市場化,同時,將為公立醫院醫生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