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整體布局將基本形成,力爭推動生物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生物技術人力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產業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
生物醫藥是重點
五大類產品將成為產業發展重點,包括生物醫藥技術及產品、生物農業技術及產品、生物制造技術及產品、生物能源技術及產品、生物環保技術及產品。
其中,生物醫藥技術及產品將針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突破臨床診斷、預測預警、疫苗研發和臨床救治等關鍵技術,研制新型診斷試劑和新型疫苗,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的新發感染率和病死率。
《規劃》表示,將建立疫苗和抗體的大規模和快速反應生產新技術、系統的疫苗效果及質量評價技術體系、人源化抗體構建及優化技術;對傳統疫苗進行改造增效,針對新發、再發重大傳染病和多發感染性疾病研制新疫苗和抗體藥物;針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治療性疫苗和抗體藥物。
此外,12項核心關鍵生物技術將成為“十二五”期間突破重點。包括“組學”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物信息技術、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技術、分子分型與個體化診療技術、生物芯片與生物影像技術、生物過程工程技術、生物催化工程技術、藥靶發現與藥物分子設計技術、動植物品種設計技術和生物安全關鍵技術。
加大財政投入
為保障以上目標實現,《規劃》強調,將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增加中央財政投入,創新支持方式。整合政府科技計劃(基金)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等資金,加大財政對生物技術及產業的支持力度。
將制定完善的稅收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建立適應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制度,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鼓勵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物技術領域創業投資。同時,促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生物技術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勵制度;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模式,擴大國際與地區合作。
《規劃》指出,當前,生物技術正在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全球生物產業的銷售額每5年翻一番,年增長率高達30%,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10倍,生物產業已成為增長最快的經濟領域。
截至2010年底,全球(主要是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澳大利亞)約有生物技術企業4700多家,其中上市生物技術公司622家。上市生物技術公司總收入846億美元,研發投入228億美元,凈盈利47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0%。
我國2009年生物產業產值達1.4萬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醫藥產業產值為10381億元,生物農業約1200億元,生物制造約1800億元,生物能源約280億元。2010年我國生物產業產值超過1.5萬億元。
生物制藥行業投資分析:研發制勝“重磅”出擊
受益于“十二五”生物產業規劃和生物研發加速,我國生物制藥產業將維持高景氣發展。隨著化學制藥研發遇到瓶頸和生物科技的迅猛發展,生物制藥已成為醫藥產業中發展最快、活力最強和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在全球醫藥產業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我國生物制藥與國外差距不大,目前發展迅速,每四年便翻一番。隨著 “十二五”生物產業規劃啟動、生物研發加速和醫藥內需擴大,尤其是我國哺乳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平臺的建立,以及單抗、長效蛋白和干細胞的產業化,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即將來臨。
看好單抗、疫苗、重組蛋白和干細胞四個子行業,建議關注單抗、新型疫苗和長效蛋白三類產品。
基因工程藥物是“重磅炸彈”的集散地。基因工程藥物由單抗、新型疫苗和重組蛋白組成,“重磅炸彈”率高達30%,“超級重磅炸彈”占全部醫藥的44%。基因工程藥物已占全球生物制藥市場的76%,具備高成長、高市場潛力、高壁壘、高回報等與TMT行業極為相似的特征,也將與TMT行業一樣出現跨越式增長。我國基因工程藥物96年至08年的復合增速高達49%,平均毛利率高于80%。
單抗:“領頭羊”,開辟藍海市場。單抗是具有高度靶向性的“生物導彈”,在腫瘤等多種疾病治療中具有突出優勢,已進入藍海市場。單抗位于生物制藥金字塔的頂端,具有最高的成長性、市場潛力、進入壁壘和 “重磅炸彈”率,同類競爭少可保持高毛利率。國內單抗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小,目前是發展的有利時機,研發高潮即將來臨。
疫苗:行業維持高景氣度,新型疫苗和治療性疫苗是發展方向。受益于一系列疫苗行業政策,我國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市場均在高速發展,06年至09年疫苗市場CAGR達 42%。受益于醫療模式轉變、政策扶持和新產品上市,預計未來幾年疫苗行業將持續高速發展。當前二類疫苗是市場主體,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迅速崛起。新型疫苗和治療性疫苗是未來發展方向,宮頸癌等癌癥疫苗、肺炎疫苗、治療性乙肝疫苗、治療性艾滋病疫苗等陸續進入臨床,備受市場關注。
重組蛋白:穩步發展,加速向長效蛋白進發。以EPO、重組胰島素、重組干擾素、重組生長激素和凝血因子等品種為主,具有其他藥物無法取代的療效,市場空間巨大。當前我國重組蛋白市場穩步發展,復合增速約為25%。
隨著長效蛋白陸續上市,將加速重組蛋白市場的新一輪擴張。常規類蛋白中,重組生長激素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由國產產品占據市場主體;重組干擾素和重組胰島素競爭激烈,由進口產品占據市場主體,國產產品市場份額逐漸上升。長效蛋白已占據我國重組蛋白市場主體且份額逐漸上升,盈利水平明顯高于常規蛋白,但主要被進口產品占據。目前國內企業正在加速研發長效蛋白。
行業估值已趨于底部回升,“十二五”生物產業規劃驅動估值修復。建議關注行業趨勢突出、研發能力強、產品線優秀的企業:長春高新、華蘭生物、智飛生物、迪安診斷、ST中源。
單抗:建議關注中信國健(蘭生股份參股公司)。中信國健為單抗行業領軍企業,研發優勢突出,產品儲備豐富,可能成長為中國的基因泰克。
疫苗:建議關注華蘭生物、智飛生物。華蘭生物作為血液制品領軍企業,具有領先行業的漿源拓展力和最為豐富的產品線,重慶子公司有投產預期,血液制品行業供不應求局勢和行業整合趨勢,公司有望從中受益;疫苗業務長期看好。智飛生物具有疫苗行業最完善的銷售網絡,在疫苗研發同質化嚴重的形勢下,完善的銷售網絡便尤其重要;公司研發實力逐漸加強,自主產品儲備豐富;2012年新產品獲批在即,業績可能大幅增長。
重組蛋白:建議關注長春高新。長春高新的利潤增長點有望陸續展開,主要體現在兩個重磅新藥(長效生長激素和重組人卵泡激素)可能投產,人用狂犬疫苗恢復批簽發。公司研發實力國內領先,儲備產品豐富,甲肝疫苗和艾塞那肽值得期待。公司利空因素基本出盡,訴訟費用和狂犬疫苗虧損基本止損在2011年。
其他:建議關注迪安診斷、ST中源。迪安診斷為國內獨立診斷服務領軍企業,研發實力強,市場空間廣闊;“服務+產品”商業模式領先,利于公司外延式擴張;募投項目和醫改驅動,加速公司成長。ST中源為干細胞行業龍頭企業,臍血干細胞儲存行業尚在起步期,公司占我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市場潛力大;外延式擴張值得期待,收購和澤生物的定向增發將大力開拓公司的干細胞庫版圖;干細胞行業的后續發展值得長期關注。
風險提示:新產品上市低于預期;行業政策性風險。
齊魯證券:聚焦創新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前瞻
1.我們認為生物醫藥行業會繼續在符合自身經濟規律的軌道上前行,政策的助推將有助于行業的發展。
2.“創新”是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基石,只有創新才能不斷帶來有競爭力的產品。著眼全球,化學專利藥、基因工程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疫苗都是主流的創新方向。
3.“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產業結構升級”是在創新推動下提升產業規模的必由之路。
4.目前《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尚未正式發布,基于媒體已經披露的信息和我們對行業的理解,我們建議關注以下三類公司:研發驅動型公司,尤其是在“基因工程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疫苗”方面有實力的公司,它們可能將直接受益于中央財政扶持資金,例如:雙鷺藥業(002038),沃森生物(300142)、恒瑞制藥、恩華藥業(002262)。
醫藥生物行業:創新主題引領生物醫藥的“十二五”
產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生物醫藥創新主題關注空前
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政策引導行業走向更高層次的創新之路可能是非常關鍵的部分,其中包括:加快推進創新藥、重大及多發性疾病用藥等品種的開發,完成臨床用量大的專利到期藥物開發,加強醫藥創新體系建設等。因此,目前時點上生物醫藥的創新主題值得二級市場高度關注。我們將對創新的分析落實到創新的“重磅品種”上,因為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抑或是中印等新興市場國家,創新藥物的大品種資源優勢都得到了業內的空前重視。
“重磅炸彈”引領全球醫藥行業發展
“重磅炸彈”藥物這個名詞形象地體現出了年銷售額在10億美元以上、能夠給企業帶來巨額利潤的藥品給醫藥產業帶來的巨大沖擊。在研發成本及難度提升的背景下,全球大型國際醫藥企業逐漸轉向以少數“重磅炸彈”藥物為核心進行“精耕細作”的發展戰略。重磅品種成長速度快于行業平均增速,而企業對重磅品種的依賴度也愈來愈高。
正確識別終端需求+創新的專利藥+品牌優勢及國際化聯合銷售=“重磅炸彈”
(1)終端需求是最為核心的推動因素。我們從重磅炸彈所處的心血管、神經系統、腫瘤、消化及代謝系統、骨科等大病種領域,對其發病率及國際最新的主流臨床治療方案的變化進行了詳細分析。我們認為只有符合終端治療需求及治療方案變化趨勢的品種才可能成為大品種。
(2)創新是“重磅炸彈”藥物的火藥。對于重磅藥物的出現,我們認為核心影響因素包括創新動力(國家對于創新的政策支持)和創新能力(企業層面的研發投入及產出)兩方面。
(3)品牌的優勢及聯合銷售策略則是助力器。
專科藥、生物藥、罕見病藥和治愈/預防藥是未來創新的重要發展方向
從歐美國家近年的發展規律來看,重磅炸彈的發展方向是:專科用藥(治療的針對性更強)、生物制藥(新的化學分子實體研發難度大幅上升,生物制藥擁有研發政策優勢、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治療方法)、罕見病用藥(政府政策法規的鼓勵)及治愈/預防類用藥(臨床治療理念及需求的提升)。
中國的重磅炸彈呼之欲出
從驅動因素和發展程度看,中國醫藥行業的黃金十年還遠未結束;但是,在行業繁榮的背后也有大品種缺失的尷尬。而隨著國內新藥審批難度不斷加大,品種資源的潛力挖掘及儲備成為判斷上市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我們認為在抗腫瘤、神經系統用藥、肌肉骨骼、心血管及消化代謝等大病種或發病率持續攀升的治療領域有豐富品種梯隊的公司,必定會走出中國的“重磅炸彈”。
投資建議:短期建議關注生物醫藥創新主題,長期投資優勢品種資源豐富的公司
短期建議關注生物醫藥創新主題。目前時點處于業績真空期,而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創新是非常明確的政策導向,我們認為生物醫藥創新主題的相關公司短期可能有較好的主題投資機會。
長期投資優勢品種資源豐富的公司。自下而上的角度,品種資源的儲備及潛力挖掘成為我們判斷上市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結合以上分析,我們從A股上市公司的產品梯隊中遴選出了未來潛在的“重磅炸彈”。
涉及這些品種的六家上市公司也是我們認為值得長期看好的標的,它們分別是恒瑞醫藥、華東醫藥、人福醫藥、雙鷺藥業、天士力及康緣藥業。
風險提示新藥審批進程可能慢于預期。藥品降價及招投標政策的壓力。
第一創業證券:《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受益醫藥股推薦
資金將從十一五規劃的190億元翻番,達到400億元以上,研制30個創新藥物,改造200個藥物大品種。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目標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達到3萬億元。相關創新實力企業將受益:信立泰(002294)、沃森生物、天士力(600535)、康緣藥業(600557)。
整合:《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銷售收入居前100位的企業將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50%以上,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高。醫藥流通龍頭將充分受益:國藥控股、上海醫藥(601607)、九州通(600998)、瑞康醫藥(002589)。
制劑出口:《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制劑出口所占比重由目前的7%提高到20%以上。具備制劑出口能力的相關企業將充分受益:海正藥業(600267)、華海藥業(600521)。
藥用輔料:《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首次把藥用輔料寫入規劃內容。相關受益企業:爾康制藥(300267)(A股唯一一家做藥用輔料的上市公司)。
風險提示:正式版《規劃》內容可能與上述預計略有出入;《規劃》存在不能如期發布可能。
高盛高華:中國企業在全球仿制藥大潮中的機遇和挑戰
美國、歐洲等市場的用藥規模非常大,近幾年專利藥到期以及各個國家醫療支出的縮減將給仿制藥企業帶來很大的機會,中國企業有望憑借低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占得一席之地。但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挑戰也是非常大的,步伐不會特別快,因為:
(1)中國企業需要提高生產設施標準,改善生產工藝,以達到國外的產品質量標準;
(2)國外的制劑認證周期比較長,需要中國企業有足夠的耐心和資金支持;
(3)當前中國國內醫藥市場仍處在快速增長時期,國內企業還沒有足夠的動力和壓力做出口,因此步伐不快。
中國在制劑生產外包中和印度的競爭比較。
印度企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產品的目標市場就是西方國家,當時正是美國行業發展最黃金的時間段,印度企業搶得了先機。而目前中國雖然有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還不錯,但要做cGMP和ANDA認證非常難,同時規模還不夠大,這造成了在成本上的優勢不夠明顯;等更多的企業在中國的規模做大,語言障礙逐步解決后,中國企業將會有更好的機會。目前中國最快能進入的領域是疫苗,中國的研發實力和國外的差距也相對較小,通過認證WHO的標準,中國企業有望很快進入國外市場。
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受到外資企業的挑戰。
由于中國市場高增長的巨大誘惑力,當前已經有近400家外資企業的產品進入了中國,分享這塊蛋糕。而外資企業在政府關系和銷售模式等方面越來越本土化,能很好的適應中國國情;同時越來越多的仿制藥外資企業開始關注中國,這也將給國內的仿制藥企業帶來競爭。中國企業需要正視這一挑戰:
(1)小企業需要在研發上更大的投入,提高產品質量;
(2)中型企業需要提高生產規模,更好的實現規模經濟和成本優勢;
(3)大企業需要在醫改政策指導下做好招標等工作。
對中國未來政策導向的預測。
中國醫藥(600056)行業在近三年的政策支持下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同時藥品降價的趨勢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未來的政策重心將集中在:
(1)公立醫院改革,這仍是政府要逐步完善的重要改革;
(2)醫藥行業的整合,企業集中度將繼續上升;
(3)縣級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的擴建將持續;
(4)藥品降價,進口產品的降價幅度將大于本土產品。我們推薦行業龍頭企業、產品具有多樣化組合的公司和產品降價風險較小的公司。我們推薦昆明制藥(600422)(600422.SS,強力買入)和康哲藥業(0867.HK,強力買入)。
招商證券:仿制藥產業升級謀世界局行中國路
跨國藥企即將迎來2012年“專利懸崖”,重磅炸彈專利到期、新藥研發陷入困境,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業務外包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中國制藥企業正面臨著全球仿制藥市場大發展和國外藥企生產外包、研發外包的歷史機遇。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并不意味著全行業都能受益,中國只有為數不多的領先企業能夠分享CRAMS的蛋糕并實現自身向產業鏈高端的邁進。海正藥業和華海藥業的產業升級值得期待,我們首次給予“強烈推薦-A”的評級。
全球仿制藥市場發展迅速。在過去的十年中,全球仿制藥市場的增速是專利藥的兩倍有余,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美元,IMS預測未來5年內仍將保持10~14%的增速,仿制藥在全球藥品市場中的比重,從2000年的7%,提高到目前15%左右,預計2015年將超過20%。
專利到期高峰來臨,仿制藥的歷史性機遇。2012年原研藥企將迎來“專利懸崖”。大型跨國藥企一方面并購已有研發產品基礎的潛力制藥公司,或直接介入仿制藥領域;另一方面傾向于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中印等國的制藥公司,未來五年內全球CRAMS市場規模增速有望突破20%。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與出口國,整個制藥行業升級的機遇近在眼前。我們也勾勒出了適合中國藥企的仿制藥產業升級之路。
“印度模式”以出口為導向,中國藥企不應忽視國內市場。印度制藥企業利用本國寬松的專利保護、低成本優勢和文化優勢,積極開發避專利工藝技術,進行規范市場認證,承接國際原料藥轉移訂單,并逐步將制劑賣到發達國家。
印度藥企在90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功。這被稱為“印度模式”。印度國內醫藥市場規模和增速都遠不如中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走出國門。“印度模式”是逼出來的成功。中國是世界第三大藥品市場,當跨國藥企紛紛擠入中國時,中國醫藥企業沒必要放棄國內市場的開拓。仿制藥的產業升級,并不是只有制劑出口一條路,在國內市場的耕耘同樣能獲得高回報。
英國《自然》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干細胞來源的類腦組織能與新生大鼠的大腦整合,還會影響其行為。研究結果或能提高人們構建人類神經精神疾病實際模型的能力。人類干細胞培養的大腦類器官是一種很有潛力......
一提到“國產”和“進口”,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國產的便宜、進口的貴,一分價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這也導致了一些人要吃進口的水果、喝進口的奶粉,甚至是吃藥都要吃進口的。那么,國產仿制藥與進口藥到底有......
CuRe試驗計劃總共治療35名患者。他們將對迄今為止在試驗中誕生的三名嬰兒進行持續的檢測直至6歲,以全面評估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出生缺陷的危害性已不必贅述。國家衛健委指出,應采取婚前孕前檢查、產前篩......
2022年10月10日獲悉,上海萊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研制階段任務。“探索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有效性的開放性臨床研......
第三屆中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協同創新平臺大會暨標準發布會9月24日在北京懷柔舉行,正式發布干細胞領域一系列相關標準,包括中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干細胞國際標準ISO24603《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細胞通用要求......
第三屆中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協同創新平臺大會暨標準發布會9月24日在北京懷柔舉行,正式發布干細胞領域一系列相關標準,包括中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干細胞國際標準ISO24603《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細胞通用要求......
第三屆中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協同創新平臺大會暨標準發布會9月24日在北京懷柔舉行,正式發布干細胞領域一系列相關標準,包括中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干細胞國際標準ISO24603《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細胞通用要求......
9月22日,由中國科協主辦的食品精準營養與生命健康青年科學家沙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廣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研發機構、企業、醫院等近30名食品營養健康領域青年科學家齊聚羊城,就“食品精準營養與......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黃三文團隊在《生物技術通報(英文)》(aBIOTECH)雜志上發表了研究成果。報道了利用雙單倍體技術構建高純度二倍體馬鈴薯自交系的方法體系,為二倍體馬鈴薯......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勁松研究組開發出基于類精子干細胞技術的小鼠染色體改造研究系統。利用該技術,可以建立染色體融合小鼠品系,成功模擬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