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主題為“聚焦生物經濟,共謀創新創業”的2015國際生物經濟大會在天津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講話中指出,在生物技術的支撐下,生物經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之一。生物產業產值近年來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2014年達到3.16萬億元。生物產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由30年前的1.28%上升到2014年的4.63%。
萬鋼說,在全國,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的生物產業聚集區,產業集群效應凸顯。近年來,中國政府對生物技術的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28%,取得了一批標志性科技成果,如在世界上首次解析葡萄糖轉運蛋白晶體結構;治療T細胞淋巴瘤新藥西達本胺成為中國第一個從機理到臨床試驗全過程自主完成的原創性化學藥;全球首個人工角膜“艾欣瞳”投產;雜交水稻百畝均產達1026.7公斤,創下新的世界紀錄。生命科學論文發表量和生物技術專利獲得量均居世界第二。
萬鋼表示,中國經濟正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在支撐引領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未來,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生物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如聚焦生物技術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共性關鍵技術和重大產品研制,制定“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發展規劃,強化全鏈條設計、一體化部署;加強全方位開放合作,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到海外建立研發機構,同時鼓勵國外企業在中國建立研發機構,促進生物技術創新成果的國際間轉移轉化等。
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等領導出席會議,開幕式由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主持。開幕式后,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以及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主任毛羅·賈卡分別作大會報告。
為更好地發揮計量對生物技術藥物產業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提升國家生物技術藥物產業核心競爭力,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批準依托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成立國家生物技術藥物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生物技術藥物產業......
從單分子蛋白質測序到體電子顯微鏡,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有可能在2023年改進科學研究方式的七大技術。單分子測序曙光初現可對樣本中的許多蛋白質進行測序的單分子技術可能即將問世。美國......
2023年1月29日,沃森生物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1億-7.6億元,同比增長48%-78%。公司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及新產品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天壇生物(600161)、華蘭生物(002007)、智飛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沃森生物(300142)、上海萊士(002252)等。本文核心內容:生物醫藥產......
2023年,會更好嗎?對于很多人來說,2022年,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無論是瞬息萬變的環境與形勢,還是工作和家庭的跌宕起伏,都讓人感到沉痛,以致于渴望急速翻篇。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當2023年的曙光......
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終于在2023年春節假期打響第一槍!3.08億人出游,成都上海廣州最熱門旅游目的地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數據稱,春節七天假期(1月21日至27日),國內旅游出游約3.08億人次,同......
春節假期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有:中疾控發布全國新冠感染情況,最高峰重癥數量每日增近1萬;江蘇1號文刷屏,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重磅發布;恒生科技指數春節期間累計漲超5%,創下2022年7月以來新......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3%,全國的GDP總量超過120萬億。在國家總體數據發布之前,全國各地陸續召開兩會,各個城市的GDP數據也相繼出爐。目......
近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參會的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孫庚圍繞四川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開展碳中和先行示范提出建議。孫庚表示,四川是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
“生成式AI的內容創作能力,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人類同等水平,達摩院預測,生成式AI將迎來應用大爆發……”“后摩爾定律時代,芯片領域正尋求新的突圍路徑,基于先進封裝技術的Chiplet(芯粒),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