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4-20 18:01 原文鏈接: 三管齊下解決塑料污染危機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產了3.53億噸塑料廢物,超過2/3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焚燒;1/5的廢物管理不善,被隨意傾倒在陸地或水中。OECD預測,到2060年,塑料廢物將增至每年10億多噸,必須采取有效政策阻止這一趨勢。

      《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改變可能就在眼前。去年3月,聯合國環境大會批準了一個歷史性協議:在2024年底前制定一項全球塑料條約。科學家正在調查減少塑料生產、使用和處置的最佳政策;也有研究人員專注于利用技術來改善塑料的回收利用,或創造出新型塑料。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政策中心主任史蒂夫·弗萊徹說,上述三大解決方案缺一不可。

      評估最佳政策

      樸茨茅斯團隊根據科學論文、行業報告、新聞文章和專家意見等,審查了全球130多項與解決塑料污染有關的政策,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政策的監督幾乎為零”。弗萊徹表示,如果沒有太多關于什么政策有效的證據,怎么能制定一項致力于減少全球塑料污染的全球條約?

      全球塑料政策中心研究員安塔婭·瑪奇指出,一個有效政策的例子是,2016年安提瓜和巴布達禁止銷售或使用塑料購物袋,一年后垃圾填埋場丟棄的塑料數量減少了15%。有幾個因素促成了這一成功,包括明確的實施計劃、公眾支持、嚴厲的懲罰措施——罰款1100美元以及最高6個月的監禁等。

      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預防海洋塑料項目2020年的一項分析顯示,實施良好的干預措施可能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他們發現,如果不采取行動,到2040年,每年將產生約2.4億噸管理不善的塑料垃圾(高于經合組織給出的數據)。如果減少塑料生產、打擊塑料廢物的國際出口、用紙張等材料代替塑料,以及擴大各種回收方法的規模等8種干預措施都能發揮其最大潛力,到2040年,管理不善的塑料廢物將降至每年4400萬噸,與不采取行動相比減少約80%。

      競逐回收新技術

      在法國克萊蒙費朗的一家工廠內,Carbios公司正在測試一項技術——使用轉基因酶來分解常見的PET塑料。公司計劃在此基礎上創建世界上首個酶回收塑料工廠,預計今年開始建設,并于2025年竣工。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哈爾·阿伯爾團隊創造了一種分解塑料瓶的蛋白質,這是一種特殊的酶變體,能夠將PET塑料在一周內分解,某些情況下,分解時間僅為24小時。

      根據Carbios首席科學官阿蘭·馬蒂的說法,使用該公司的酶,一個20立方米的生物反應器可在100小時內降解10萬個塑料瓶,他們計劃于2025年竣工的工廠每年將分解5萬噸PET塑料。

      但基于酶的回收仍有局限性。首先這項技術仍然很昂貴,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今年開展的一項研究估計,目前酶回收PET的成本可能是傳統回收的4倍左右;其次,酶回收方法目前似乎僅限于PET和聚氨酯,并不適用于聚烯烴等其他塑料。

      設計下一代塑料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杰里米·魯特巴徹認為,解決危機的一種方案是設計出全新的塑料。2022年,魯特巴徹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植物不可食用的部分,研制出了一種類似PET的新型可回收塑料,其制作工藝簡單且堅固耐熱,潛在用途廣泛——從包裝材料和紡織品,到制藥與電子產品。

      新一代塑料通常被統稱為生物塑料,它們的原材料來自植物、可降解生物材料,降解后也不會產生有毒殘留物。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大類生物塑料:聚羥基鏈烷酸酯(PHA)和聚乳酸(PLA),主要用于食品包裝、餐具和紡織品等領域。

      據估計,生物塑料目前僅占每年生產的4億多噸塑料的1%,盡管生產生物塑料產生的碳排放低于生產原始塑料,但大規模生產生物塑料也很昂貴。

    相關文章

    “氫呼吸”策略解決白色污染

    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輛汽車都需要塑料。然而,大規模的塑料生產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給自然界帶來了災難。解決“白色污染”問題,迫在眉睫。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

    日均2400噸塑料垃圾孟加拉國環境災難加劇

    達卡消息:據《每日星報》5日報道,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之一,塑料正在無聲地加劇該國的環境災難。報道稱,在所有垃圾中,塑料對這個人口密集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最危險的,人們使用幾分鐘到幾......

    弧菌與馬尾藻的結合致命細菌正在適應塑料

    加勒比海和馬尾藻海域的基因組學研究標志著來自塑料廢物的弧菌的首次集合。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馬尾藻物種、海洋塑料廢物和弧菌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創造出完美的"病原體",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公共......

    生物塑料如何能夠改變氣候危機

    循環型生物經濟可以極大地控制快速增長的塑料行業的氣候、污染和資源消耗影響。根據目前的政策,到2100年,全球塑料產量可能會增加兩倍。今天,塑料部門對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近5%負責。通過為循環的、以生物為......

    納米塑料如何影響新陳代謝?

    PET,這種常用于制造瓶子的塑料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態系統中。來自萊比錫大學和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UFZ)的研究人員最近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以考察小型PET塑料顆粒對生物體的代謝和發育的不利影響。他們......

    新方法可使植物塑料降解成肥料!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三管齊下解決塑料污染危機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產了3.53億噸塑料廢物,超過2/3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焚燒;1/5的廢物管理不善,被隨意傾倒在陸地或水中。OECD預測,到2060年,塑......

    研究揭示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應用風險控制創新團隊揭示了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對土壤動物蚯蚓的復合毒性效應及相關機制,為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的生態風險評估和防控和提供了數據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理化所提出電化學重整廢棄塑料PET制備乙醇酸

    將廢棄的PET塑料通過化學手段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是解決當前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之一。電化學氧化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策略,可在溫和條件下將廢棄PET衍生的乙二醇轉化為高值化學品,......

    透明可印刷塑料具有高導電性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機械工程研究科學家詹姆斯·龐德和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透明的聚合物薄膜,這種薄膜可像其他常用材料一樣有效地導電,還很柔軟,可在工業規模上使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