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之后,河北奶粉開始重整山河。但是,“三鹿事件”帶來的信用危機仍然時刻如噩夢籠罩。
2014年7月初,中國乳業原本有過好消息,比如中國伊利位列全球乳業20強第10名,蒙牛位列第14名。伊利成為目前唯一進入全球10強的亞洲乳企。
然而,7月末的兩則新聞讓消費者重新想起2008年的“三鹿事件”。先是媒體重訪2008年首例“三鹿事件”患兒后報道稱“比同齡孩子發育得小”;接著,7月31日,原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減刑的報道又引起議論。
6年的時間,未能抹平“三鹿事件”對消費者和整個行業的創傷。
對于“三鹿事件”,公眾常常作為談資的可能除了涉事官員、企業高管之外,就是這幾年洋奶粉大行其道,豆漿異軍突起。
其實“復出”的除了涉事官員,還有當年涉事的新西蘭恒天然等——通過各種方式搖身一變,仍是今天中國市場炙手可熱的參與者。
再比如,2009年蒙牛在被中糧收編之后,又引入丹麥奶粉巨頭愛氏晨曦作為戰略股東。而后者其實在2008年之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甚至也受到“三聚氰胺”的牽連。
尤其是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洋品牌占有率已達80%。業內驚呼中國乳制品市場將重走國內大豆(4577, 6.00, 0.13%)市場被外資控制的路子。
好在中國奶粉生產企業在漩渦中折騰幾年之后,如今已展開自救。其中,在“三鹿事件”6年后,河北奶粉意欲逆襲。
據悉,已取代三鹿集團成為河北最大乳企的君樂寶公司肩負著這輪重整的使命。這家公司在2008年三鹿集團陷入“三聚氰胺”泥潭難以自拔時成功抽身。
2014年,君樂寶不惜冒著被稱為“攪局者”的風險,以低價方式高調殺入嬰幼兒奶粉市場。有業內人士猜測君樂寶此舉暗含河北省地方政府的意愿。
“三鹿事件”之后,中國乳制品企業展開了走馬燈式的快速整合,但這并不能掩蓋產業“外患”之外一系列嚴重的“內憂”。
比如,2011年6月,圍繞乳品新國標的質疑甚囂塵上,正反雙方激烈爭辯。該爭辯最終重新激起業內關于巴氏奶、常溫奶的爭論,以及一些陰謀論基調的傳言。
“三鹿事件”已過去6年,但時間仍未抹平消費者和整個行業的創傷。類似傳言仍會激起人們對中國乳制品行業的不信任。
這種傳言足以掀起中國乳制品市場一陣風波。2012年4月,“皮革奶”傳言又一次引起人們對乳制品的擔憂,重創國產乳制品。
然而,這些年洋奶粉企業不僅斬獲了高端奶粉市場的大多數市場份額,依靠其獲取了信用賺取了產品溢價。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三鹿事件”所帶來的信用危機仍如噩夢纏身,
在2008年之后,中國乳制品行業的一系列風波將中國消費者帶進信任的低谷。比如,2010年10月中下旬,接連被曝出的“安勇事件”“未晚事件”等中國乳業巨頭同城操戈的黑色斗爭故事,讓中國乳業異常尷尬,也使得消費者的疑慮更深一層。
中國乳品企業一度的草莽作風以及“不使己強于人而謀人弱于己”的武大郎心態展露無遺,也使消費者為扭曲的奶業而心驚。
信息不透明被認為是信用危機難以修復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12月,中國政府開始在食品工業企業加強誠信管理體系建設,所有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也被要求必須建立并實施誠信管理體系,并展開相關認證。
但是,這些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的誠信水平提高了嗎?一些企業在產品宣傳中仍然沿用過去的“忽悠”招式,習慣于讓概念鋪天蓋地。相比于技術創新,中國企業更擅長炒概念。
一些企業和行業組織在自律方面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觀,缺乏與消費者建立牢固信任的誠意。比如,“三聚氰胺事件醫療賠償基金”的運作情況,最初竟被作為“機密”拒絕公開。
2014年3月7日港股收盤后,蒙牛乳業[微博]正式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表明蒙牛以及中國乳業逐漸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但是,在經歷了“三鹿事件”之后,公眾對中國乳制品的不信任感目前依然居高不下。
三鹿模式確實一度成為乳業模仿標本,如若悲催的三鹿不倒下,或許外資奶粉不至于如此強勢。但是,歷史不容假設,何況中國乳制品行業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奶源問題。
“奶荒”是塊試金石。無論行業企業如何高調鼓動,奶源仍是檢驗行業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標。果不其然,時隔5年之后,2013年“奶荒”再度襲擊了脆弱的中國乳制品行業。
“奶荒”面前,人們開始疑惑:那些大規模牧場套取了國家大量財政補貼,但是為什么在奶荒面前依然束手無策?也有人認為,過去幾年的一些政策可能走偏了。
那些大行其道的“大牧場”、“超級大牧場”,并沒有發揮超級威力。中國乳制品企業仍有63%的奶源來自小規模養殖場,其中以散戶養殖的貢獻為主。
建了牧場,自然會大批進口奶牛。中國乳制品企業重新開始重視奶牛這種“重”資產,以前“無牛式擴張”、“輕”到極致、以火箭速度發展的企業,也開始重視加強自有奶源建設。
本刊曾初步統計,2009年至2013年底,中國進口了近30萬頭西洋奶牛,乘坐飛機、輪船進入中國,每次動輒幾千頭的入關場面蔚為壯觀。
但是,奶牛養殖業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知識密集型的行業。中國乳制品行業在重視牧場建設的同時,卻忽略了專業人才的培養。很多養殖者并不會養殖奶牛,而是把奶牛當豬養。
此外,企業與奶農之間未能形成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中國的原奶收購價格形成機制也不完善,導致企業淡季壓價、旺季搶奶,“大難臨頭各自飛”。這種惡性循環一般五年一個周期。上一次“搶奶大戰”帶來的悲劇就是5年之前的“三鹿事件”。
如今,外資乳制品企業也在中國本土或周邊國家加快建設奶源基地,中國乳制品行業在奶粉和液態奶市場的雙線交鋒將愈演愈烈。奶源問題如果不解決,中國乳制品企業仍將面臨巨大風險。
10月14日,據寧夏人大網消息,修訂后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奶產業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修訂通過,將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禁止收購或者銷售下列生鮮乳: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或......
中國飛鶴聲明稱,與日本協和發酵的合作僅為技術交流,不涉及原料進口及配方使用。18日,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號“飛鶴奶粉”發表聲明稱,近日,針對“中國飛鶴與日本協和發酵達成技術合作意向”一事,互......
問:我們注意到,10月8日,商務部宣布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請問中方對歐盟豬肉和乳制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進展如何?答: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并遵循世貿組織規則,10月8日,中方依法......
乳制品營養十分豐富,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實際中國人平均每......
在數百萬年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與飲食相關的營養供應是影響人類生理的環境因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人類進化過程中見證了與人類生理和病理適應相關的重大飲食變化。然而,盡管對飲食與人類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聯系進行了廣......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257批次樣品,檢出13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包含2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和1批次乳制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超級寶貝母嬰童生活館銷售的、標稱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
雖然許多研究表明,天然的人類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以冷凍狀態儲存這種東西有其缺點。而一種新的激光系統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可以在不損失任何營養成分的情況下將牛奶制成粉末。哺乳期的母親通常會抽出并儲存母乳......
5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食品制造與農產品物流科技支撐”重點專項——“基于中國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嬰配乳粉制造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啟動。該項目由飛鶴乳業牽頭,上海交通大學醫......
近日,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正式實施了! 標準是新制定的,但新聞卻算是個舊新聞了。早在2021年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
“2021年,我國奶業生產繼續增長,規模養殖比例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穩步加快,種業陣型初步形成,乳品質量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國產品牌美譽度和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