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調節腫瘤微環境(TME)的腫瘤細胞衍生的小細胞外囊泡(sEV)的研究為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的靶向治療提供了策略。
2022年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嚴明及陳萬濤共同通訊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26)在線發表題為“CD73 in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HNSCC defines tumour-associated immunosuppression mediated by macrophage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證明了源自 HNSCC 癌細胞的 sEVs 攜帶 CD73 (sEVsCD73),促進惡性進展并介導免疫逃避。在 TME 中被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 吞噬的 sEVsCD73 可誘導免疫抑制。
HNSCC 微環境中較高的 CD73high TAMs 浸潤水平與較差的預后相關,而 sEVsCD73 激活 TAMs 中的 NF-κB 通路,從而通過增加 IL-6、IL-10、TNF-α 和 TGF 等細胞因子的分泌來抑制免疫功能-β1。sEVsCD73 的缺失通過逆轉免疫抑制增強了抗 PD-1 治療的敏感性。此外,循環 sEVsCD73 增加了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和更差的預后。總之,該研究表明源自腫瘤細胞的 sEVsCD73 有助于免疫抑制,并且是 HNSCC 免疫檢查點治療中抗 PD-1 反應的潛在預測因子。
免疫檢查點阻斷(ICB)是逆轉腫瘤治療中免疫抑制的有效策略。抗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 1 (PD-1) 療法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批準作為轉移性或不可切除的復發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HNSCC) 患者的一線治療,這是一種侵襲性癌癥的總體 5 年生存率約為 50%,而超過 65% 的患者出現局部復發或淋巴結轉移。盡管抗 PD-1 治療提高了整體治療效率,但只有 15%–20% 的患者從中受益。因此,迫切需要在對抗 PD-1 治療不敏感的患者中重新激活免疫反應的策略。
腫瘤微環境 (TME) 影響患者對 ICB 的反應。作為物質轉化的載體,細胞外囊泡 (EV) 是免疫逃避的重要貢獻者,對于指導患者選擇和治療決策具有重要價值。小型細胞外囊泡 (sEV) 的直徑范圍為 30-150 nm,并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徑調節細胞功能。攜帶豐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和脂質)的 sEV 會傳播信號以重塑 TME 并加速腫瘤進展,這可能會阻礙免疫治療。例如,TME 中的 sEV 會抑制 CD8+ T 細胞的激活,從而導致對抗程序性死亡配體 1 (PD-L1) 治療不敏感。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 在 TME 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可能被 sEV 極化為與預后不良相關的免疫抑制表型。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錨定在腫瘤細胞膜上的癌蛋白被釋放到 TME 中并誘導一系列下游級聯反應,其中包括 sEV,從而改變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T 細胞輔助受體之外的新興治療策略正專注于 TME 重塑。然而,在制定抗癌治療策略時,應考慮 sEV、免疫細胞和 TME 之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
CD73 在 HNSCC 患者的腫瘤細胞衍生的 sEV 中過表達(圖源自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
在這項研究中,發現 HNSCC 衍生的 sEV 中的 CD73 蛋白水平顯著高于正常細胞衍生的 sEV。CD73 由 NT5E 編碼,是一種主要以膜結合形式存在的外核苷酸,在各種類型的腫瘤中過表達,與腺苷 (ADO) 代謝和預后不良有關。在 TME 中,CD73 在各種細胞的膜上檢測到,包括腫瘤細胞、調節性 T 細胞 (Tregs)、自然殺傷 (NK) 細胞和巨噬細胞,從而誘導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促進腫瘤進展。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CD73 是一種特異性免疫治療靶點,可改善對免疫檢查點治療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抗 CD73 藥物的臨床試驗仍處于早期階段。該研究發現 sEV 中的 CD73 (sEVsCD73) 將 TAM 極化為免疫抑制表型并觸發腫瘤逃逸機制。此外,該研究結果表明,sEVsCD73 是 HNSCC 中 ICB 的潛在組合靶點,并改善了對 ICB 的反應。
如何將分子靶向藥物與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有機結合起來,使兩者能夠揚長補短發揮協同抗腫瘤效應呢?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副教授黃宇賢、教授李玉華等結合最新研究進展,綜述了分子靶向藥物聯合C......
天津醫科大學何金龍、李廣平及劉彤共同通訊在CirculationResearch(IF20)在線發表題為“CNPAmelioratesMacrophageInflammatoryResponseand......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誘發冠心病、中風和心肌梗塞等多種心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礎。在AS的早期階段進行藥物干預,能夠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治......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不完全統計,進入2月以來,截至目前,已有8家跨國藥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財報,強生以總營收852億美元強勢拿下第一,相較去年同比上漲了6.5%,羅氏發揮基本穩定居第二,默沙東K藥登......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研究員課題組在利用DNA納米機器遞送基因編輯系統進行靶向基因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emforEff......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翼鷟教授團隊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期刊發表了題為:Safetyandclinicalefficacyofsintilimab(......
在周三(10月11日)的美股市場中,生物科技公司TempestTherapeutics,Inc.股價飆漲3970.83%,報每股9.77美元。據了解,Tempest是一家臨床階段腫瘤公司,致力于將腫瘤......
免疫細胞作為防止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人體的“衛士”,是免疫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明確免疫細胞類型、分化及功能狀態,對理解免疫力和揭示免疫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具有重大的科學和社會意義。9月12日,......
腫瘤的異質性和復雜的微環境是導致藥物遞送系統的靶向性和療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探究腫瘤病灶在各階段的血管、細胞構筑以及細胞外基質通透性的變化規律,深化對腫瘤異質性和腫瘤治療的結構認識,有助于解決藥物遞送的......
大約三分之一的心臟病患者存在睡眠問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科學》雜志發表論文稱,心臟病會影響松果體中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產生。心臟和松果體兩個器官之間的聯系在于頸部的神經節。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