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上海市政府政務微博“上海發布”處獲悉,上海近日出臺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新標準,規定單位和飲食業產生的餐廚垃圾按容量240升/桶,基數內最高60元/桶,基數外最高120元/桶。單位生活垃圾處理量基數一年核定一次。收費新標準從今年9月1日起實施,2004年9月24日上海市物價局、市市容環衛局發布的《關于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滬價費[2004]048號)同時廢止。
新標準“不含餐廚廢棄油脂”
值得注意的是,舊版收費標準對單位和飲食行業產生的餐廚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廢棄食用油脂”,新版收費標準則“不含餐廚廢棄油脂”。根據今年3月起施行的《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處理管理辦法》,上海市推進實行餐廚廢棄油脂收運、處置的一體化經營模式,實行定向收運、定向處置。
此外,與2004年版收費標準相比,此次公布的新版收費標準并未有任何漲價行為。但對于船舶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征收標準,則從原來的按企事業單位收取改為由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新版收費標準規定,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為經營服務性收費,含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等各環節的費用,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凡在上海市產生生活垃圾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船舶等交通運輸工具)、社會團體、個體經營者等,均應當按照規定交納生活垃圾處理費。
“源頭減量”可減免收費
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具體的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分類收費最高標準如下:
單位和飲食行業產生的餐廚垃圾(不含餐廚廢棄油脂)按標準桶計收,每桶容量為240升,基數內每桶最高為60元,基數外每桶最高為120元。
高級賓館(四、五星級賓館)、歌廳、舞廳、卡拉OK歌舞廳、夜總會、臺球房、高爾夫球場、保齡球館、游藝廳、桑拿浴室(按摩)、足浴室等企業產生的生活垃圾(不含餐廚垃圾)按標準桶計收,每桶容量為240升,基數內每桶最高為80元,基數外每桶最高為160元。
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營者等產生的生活垃圾(不含餐廚垃圾)按標準桶計收,每桶容量為240升,基數內每桶最高為40元,基數外每桶最高為80元。
據悉,新版收費標準中還規定,對于養老院、殘疾人企業、特殊教育學校等公益性較強的單位產生的生活垃圾,可由各區縣政府決定收費減免事項。另外對于開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達到規定要求的單位,各區縣政府可對其實行收費減免,具體實施細則由區縣綠化市容部門會同同級物價部門另行制定。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版收費標準體現“誰污染,誰付費”、“多污染、多付費”等原則,有利于促進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垃圾處理收費機制,促進可持續發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25年第6號公告,批準216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北京市電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作為主持和參與單位起草的3項標準位列其中。GB/T45381-202......
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近日,國家標準委發布《標準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體系建設指南》)。《體系建設指南》由標準數字化參考架構、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建設內容、重點任務、組織實施......
根據標準制修訂計劃,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已完成《智能多媒體終端適老化技術要求》等2項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在以上標準批準發布之前,為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現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4月14日......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25)等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單的公告”(2025年第2號),GB12456-2021《......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式發布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鄉鎮衛生院醫用裝備配置標準》(WS/T843-2025)。該標準將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標準規定了鄉鎮衛生院醫用裝備(不含中醫藥服務裝備)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推動工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規范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和運行,我部組織對《......
一、氣相色譜技術發展趨勢氣相色譜技術(GC)是以氣體為流動相的色譜分離分析方法,應用于能源化工、科研、醫藥、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領域。原理基于物質在固定相、流動相的分配差異實現分離,優勢包括:分析速度......
2024年以來,我國加快以標準提升引領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發布國家標準20項,在研13項,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去年8月,市場......
3月1日起,城市綠色貨運、動力蓄電池維修、節水管理、家政服務、家用電器、家具家居等領域的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將為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滿足百姓更加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標準支撐。標準讓生活更綠色。在國......
2024年以來,我國加快以標準提升引領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發布國家標準20項,在研13項,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引領作用。去年8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