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基礎研究項目申報指南
滬科指南〔2023〕24 號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基礎研究項目申報指南
一、 征集范圍
專題、數學
方向1、基礎數學研究(青年項目)
研究目標:圍繞數學科學重大問題和國際前沿,開展創新性研究,探索數學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方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40萬元。
項目負責人要求:本方向要求申報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8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方向2、應用數學重點項目
研究目標1:發展非線性波動方程反問題的穩定性理論,在地層介質參數反演、電離層反演、異構異質傳感器數據融合等方面開展應用和探索,提升反演精度和融合水平。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研究目標2:面向分子尺度材料設計,建立大幅降低計算復雜度的分子動力學理論和算法,實現對材料相變動力學模式的精確建模與預測。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方向3、應用數學培育項目
研究目標:面向供應鏈管理、異質數據整合、社交網絡、單光子成像、生態系統突變、材料應力機制等方向,發展應用數學理論與方法,探索典型應用,培育有競爭力的應用數學研究團隊。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8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元。
專題、物理
方向1、二維體系新物態以及新原理器件研究
研究目標1:研究新型拓撲不變量和拓撲分類,預測新型磁性、關聯、拓撲等二維材料體系,研制新原理量子器件,探索更具潛力的量子計算新路線。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面向二維材料前沿方向,制備新型二維材料,發展新的調控手段,探索新的量子物態及其調控方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2、極端條件下核物質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研究目標1:研究極端高溫、高密、強磁場、強轉動等條件下的核與夸克物質相結構,探索相對論重離子碰撞中的自旋極化和自旋排列等物理科學根本問題。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圍繞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輸運問題,研究粘滯系數、擴散系數、電導率等輸運系數,探索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新奇手征輸運模式。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3、復雜界面微尺度結構的原位研究
研究目標:發展非連續物相原位探測理論方法與實驗手段,獲取固液、固固界面等復雜體系中表界面成鍵結構、電子結構、超快動力學響應等信息,厘清電聲耦合等多自由度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對界面體系微觀結構的深入認知,突破復雜體系界面功能調控這一科學問題。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4、反常價態與室溫凝聚新物態及新原理器件探索
研究目標1:探索新型反常價態物質內外電子關聯、對稱性破缺產生的新型s,p軌道磁性、超高光電特性以及拓撲、超導、壓電等類稀土體系中的新量子物態,發展反常價態科學體系。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制備高品質光學微腔,發展具有飛秒時間分辨的覆蓋能量、動量、位置等多維信息的測量新方法,實現新奇量子物態磁性、光電等特性的相干調控,引領飛秒動力學創新發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5、光與物質非平衡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目標1:研究等離激元作用下光與電子、聲子在時頻域耦合以及能量轉化與耗散的物理機制,發展等離激元光熱驅動的超分辨納米結構激光調控方法,為突破光基信息體系核心技術提供支撐。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研究目標2:探索基于非平衡光電極化激元奇異量子態的新型探測機制,發展光電非平衡態使能的紅外感知原理器件,開拓非平衡態探測科學前沿。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專題、化學
方向1、碳基資源分子高值化轉化研究
研究目標1:探索化學鍵選擇性活化和重組的構效關系,發展溫和條件下烷烴脫氫制烯烴、烷烴官能團化等高值化催化轉化新過程和新反應,為碳基資源分子高值化轉化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發展高時間和能量分辨的譜學解析新方法,構建活性結構-表面物種-動力學動態關系,精準調控多功能催化COx加氫的活性和選擇性,為碳基資源分子高值化轉化提供新的科學手段。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2、新型高性能有機材料與光學器件研究
研究目標1:針對光學治療、光電通訊、光控開關與光致動器等領域的新型發展需求,發展薄膜狀、可拉伸、高密度、發光LED芯片陣列等用于構建電子皮膚的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研究目標2:發展基于光化學反應的、具有可控形變或持續定向運動的新型高性能有機微納米晶體材料,推動納米機器前沿領域發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研究目標3:探索軟晶格材料晶體結構的動態演變過程,開發新型高性能光電轉化材料體系。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方向3、材料演化與表征研究
研究目標1:探索高溫金屬材料演化微效應變化規律,實現50μm無損檢測靈敏度和10%力學性能測量誤差。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研究目標2:開發不受晶體尺寸限制的結構化學表征方法,探索新型無機材料。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方向4、電子離子遷移與催化轉化研究
研究目標1:發展模擬電場作用下離子動力學行為的高精度、高效計算方法,揭示電子輸運、離子遷移和絕緣體擊穿的微觀機理,探索相變、磁性、阻變存儲器材料發現和設計新途徑。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研究目標2:發展用于化學反應性能預測的機器學習模型,研究極性單體聚合、去芳構化等惰性體系轉化的微觀機制和能量標度,突破惰性體系轉化科學難題。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專題、生物
方向1、生育及兒童疾病機制研究
研究目標1:聚焦兒童遺傳性腎病所致尿毒癥的發生發展,構建基因型和發育表型組學模型,解析致腎臟損傷關鍵分子及互作網絡,揭示兒童遺傳性腎病所致尿毒癥的全面阻斷新機制。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構建產生人功能卵母細胞的卵巢類器官系統,揭示其發育機制,篩選關鍵調控因子及化合物,實現人類體外卵子發生機制的突破。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3:解析卵巢疾病譜系特異性機制,繪制突變特征動態演進圖譜,鑒定譜系依賴性功能靶標,為開發早期診斷和干預策略提供支撐。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4:聚焦RNA調控在精子形成和男性不育中的新功能機制、精子RNA調控哺乳動物代際遺傳機制,為攻克生殖健康領域難題提供新理論和新方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2、傳染病及病毒機制研究
研究目標1:面向高毒力與高耐藥病原體致病機理、精準甄別及治療需求,開展表型改變特征研究,解析從定植到感染過程中病原與宿主動態互作的基本規律和調控網絡,為發展診斷和藥物設計新方法提供支撐。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聚焦高致死率腸肝疾病分子時空演進問題,闡明腸肝疾病一體化動態致病過程,揭示其與微環境互作機制,探索監測腸肝疾病發生發展新策略,為改善預后提供理論支撐。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3:聚焦高致病性病毒離子通道原創靶點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其特征屬性,闡明其參與病毒生命周期的分子機制,以及與宿主互作、誘導炎癥等致病機制,發現小分子調節劑,為抗高致病性病毒藥物研發提供理論基礎,探索原創靶點。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4:聚焦冠狀病毒在宿主傳播中的遺傳特征演化規律和響應機制,多維度、跨尺度解析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時空全景圖,闡明病毒迭代突變株的跨宿主傳播機制和免疫逃逸機制,為預警和防控病毒跨物種傳播提供理論基礎。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3、細胞全能性和功能性研究
研究目標1:聚焦細胞全能性、類全能干細胞誘導等生物學領域亟需突破的理論和技術瓶頸,揭示早期胚胎全能性獲得、維持及退出過程中的復雜分子網絡和機制,研發體外構建類全能干細胞新策略,實現細胞命運精準調控。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研究目標2:面向體外模擬系統的有效性、精準性等前沿科學方向,構建精神器質性缺陷體外功能性模型,研究其與正常細胞或組織的功能差異,闡明該模型在生物學、功能學發生改變的分子機制,探索干預體外模擬系統的新方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50萬元。
方向4、作物分子機制和改造重構研究
研究目標1:研究基因重組變異在陸稻旱作馴化中的作用和進化機制,評價重組變異的育種效應,完善節水抗旱稻育種理論技術開發體系,指導節水抗旱稻的高效改造和育種。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研究目標2:研究光合非光化學淬滅(NPQ)動態改造,闡明大豆、擬南芥等不同作物光合效率影響差異的分子機制,建立相應的改造設計模型,實現最優NPQ動態的分子改造策略,指導主要作物高光效高產分子育種。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0萬元。
方向5、生物材料交叉研究
研究目標:開展生物與材料交叉研究,揭示鎂氫材料構效關系及其在眼眶組織修復中的生物學機制,發展可控降解微環境調控組織原位再生修復策略,開展新型鎂氫材料的應用驗證,推動氫醫學材料創新發展
執行期限:2023年12月0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二、 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遵循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注冊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對于申請人在以往市級財政資金或其他機構(如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項目基礎上提出的新項目,應明確闡述二者的異同、繼承與發展關系。
3.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4.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倫理準則。
6.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規定。
7.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8.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9.各研究方向的每個研究目標,同一單位限報1項。
三、 申報方式
1.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政務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初次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如尚未注冊賬號,請先轉入“一網通辦”注冊賬號頁面完成注冊),進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后,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3年10月12日9:00,截止時間(含申報單位網上審核提交)為2023年11月1日16:30。
四、 評審方式
采用一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五、 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將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 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021-12345、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2023年10月1日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4月25日在中關村論壇上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而基礎研究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常進稱,要培養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動其開展國際交流......
各市級學會、協會、研究會,學會科技服務中心,各高校科協,各企事業單位科協:根據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關于開展2024年西安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市科協發〔2024〕37號)和《西安......
4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以“典耀中華·閱向未來”為主題,在世界讀書日當天舉辦開幕式,并推出“一場為期一周的中外文精品書展、一項為期三個月的經典誦讀大賽、一系列名師名家名著的報告會”,為2022-......
北京時間4月18日晚10點30分,上海交通大學與莫斯科國立大學在線簽署聯合博士項目協議。在教育部部長懷進鵬的見證下,兩校校長丁奎嶺、薩多夫尼奇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簽署了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此次......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張家毓團隊、卞遷團隊和第四軍醫大學馬恒團隊合作在《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影響因子14.16)上發表一項......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立項名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旨在選拔一批研有余......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要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投入,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提升國......
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發布應急管理部重點科技計劃2024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應急廳〔2024〕14號國家消防救援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中國地震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急管理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
各有關單位:為加速推動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促進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按照《河北省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實施方案》(冀科金〔2024〕2號),現開展河北省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試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旨在選拔一批研有余力、基礎扎實,在科學研究中展現出較強發展潛力的優秀博士研究生,資助他們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科學基金項目,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