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藍柯研究組題為Hepatitis B core protein sensitizes hepatocytes to tumor necrosis factor-induced apoptosis by suppression of the phosphoryl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7 的研究論文。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我國是HBV感染高發區,目前仍有9000多萬慢性感染者,研究HBV慢性感染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社會意義。乙肝的主要致死原因是失代償性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慢性炎癥引起的持續性肝細胞損傷和再生是失代償性肝硬化和HCC發生的最主要因素。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是病毒性肝炎中引起肝損傷的一個重要細胞因子。早先的研究證明HBV 對感染的肝細胞不具有直接的細胞毒性,然而在病理環境下,這個概念卻需要被重新認識。
在藍柯和鄧強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博士研究生賈寶森等發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的表達能夠使培養的肝腫瘤細胞、原代小鼠肝細胞和原代人肝細胞對 TNF-α誘導的細胞凋亡更敏感,進一步研究表明HBc是通過下調TNF-α誘導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MKK7)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來發揮作用的。通過串聯親和層析和質譜鑒定,發現激活蛋白激酶C受體1(RACK1)是一種HBc細胞內結合蛋白。通過競爭結合 RACK1,HBc干擾MKK7在RACK1蛋白上的錨定,從而下調了TNF-α誘導的MKK7和JNK的磷酸化。研究人員對裝配缺陷的HBc突變體進行了研究,發現HBc的促凋亡作用是不依賴于衣殼結構的形成。該項研究首次證實HBc的促細胞凋亡特征,在慢性乙肝、尤其在重癥乙肝過程可能具有重要的病理意義。
該項研究獲得中科院、科技部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支持。
圖示:TNF-α誘導凋亡的信號傳遞示意圖。該研究表明HBc能夠競爭性抑制RACK1和MKK7的相互作用,進而促進TNF-α誘導的肝細胞凋亡。
近日,一項發表于《納米級進展》的新研究稱,科研人員將比人類頭發細200倍的“意大利面”細絲編織成繃帶,可幫助預防傷口感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AdamClancy研究團隊制備了一種由面粉和甲酸(常見食品......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石墨烯以其強大的殺菌性能,有望成為抗擊耐藥細菌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普通冰箱貼中的磁鐵技術,研發出一種超薄的針刺狀表面,作為導管和植入物的涂層,可殺......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一種負責修復受損肝臟組織的細胞,即ANXA2+遷移性肝細胞亞群(ANXA2+migratoryhepatocytesubpopulation)......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一種負責修復受損肝臟組織的細胞,即ANXA2+遷移性肝細胞亞群(ANXA2+migratoryhepatocytesubpopulation)......
記憶性B細胞(MemoryBcells,MBCs)能夠對感染性疾病提供長效的免疫保護,然而,HIV、丙型肝炎和巨細胞病毒等慢性病毒感染會破壞MBC的發育和抗體的產生[1],導致不完全和無效的免疫保護。......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3月2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開展學術交流。上海免疫與感染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雙方圍......
近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藥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26......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對多種真菌感染有效,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突破性方法治療真菌感染。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然產品雜志》。真菌感染每年導致數千名美國......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