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10月26日下午,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主辦的“第一作者講壇”第68期報告在中科大廈舉行,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戈寶學研究員指導的嚴大鵬博士作了以“細菌安插‘內應’,假傳體內‘太平’”為題的精彩報告。
報告是以嚴大鵬所在課題組最近的研究成果為切入口展開的,他們發現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可以在入侵宿主之后產生有著類似免疫抑制信號作用的分泌蛋白Tir,依賴和宿主免疫細胞的酪氨酸磷酸酶SHP1相互作用,實現致病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應并長期存活于宿主體內,進而引起腹瀉等疾病的發生,而這一過程可能是病原體逃避宿主免疫反應的普遍策略。
嚴大鵬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提出科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以及解釋得到的結果這一完整的科研歷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心得體會。他以自己的經驗建議大家在科學研究初期打好基本功,不要“棄本逐末”、過早展開課題,而要上好每一堂課,在實驗室“傳幫帶”的培養模式中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通過廣泛閱讀文獻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以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為目標,在課題開展早期多和導師溝通,通過各種方式和領域內其他的研究人員交流,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在課題進展的過程中主動利用各種資源,習慣提出問題并主動解決問題,巧妙地設計實驗和安排時間,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困難。
戈寶學對嚴大鵬的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提出科學研究的選題要做到重要性、創新性和可行性兼顧,指出科學研究仿佛是攀登,爬得越高,眼前的風景便愈發迷人,卻也意味著會付出更多的艱辛承受更多的壓力。同時,戈寶學把導師和學生的關系比作“同個戰壕里的戰友”,彼此有著相同的目標,在發現的歷程中相互探討,共同解決科學問題。
之后,與會同學就報告內容進行了熱烈的提問和探討。最后,當大家看到嚴大鵬可愛的一歲女兒的照片時,不由得發出贊嘆,希望自己能夠投身科學研究工作,也能夠如斯成就幸福的人生,并祝愿這位誠懇、謙虛的師兄在學術領域取得更多的突破。
各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有關企業科協:為進一步加強科技前瞻研判,引領原創性科研攻關,打造學術創新高地,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組織動員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面向國內外科技組織和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科學編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指南建議,現面向全省企業征......
2005年,在慶祝創刊125周年之際,Science公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對指引近十幾年的科學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攜手Science雜志發布了“新125個科學問題”——《......
“我們正著手啟動‘超級蠶’育種計劃,希望以育種上的跨越,助推蠶桑產業實現向仲懷院士提出的‘重回經濟發展主賽道’。”在實驗室內忙碌的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
11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伙伴關系大會期間,舉辦月球與深空探測特別會議,發布深空探測重要科學問題全球征集活動。自20世紀50年代末至今,人類對月球、行星及行星系、小行......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與部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南方科技大學青年學者,以“關于研究的三個層次”為題,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與經驗。他鼓勵青年科學家要不畏挫折失敗,堅定沖擊......
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18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這場關于物理、關于科學的大型“狂歡”,吸引了數百萬公眾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與。本次公眾科學日由中科院物理所與bilibili......
1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專家(第二批)名單,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丁文華、丁漢、丁榮軍、于廣鎖、王超、王福軍、王璞、鄧建輝、田......
什么是科研課題中的“科學問題”?更普遍一點,什么是課題研究的“問題”?這是一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卻是困擾很多研究生、課題申請者的大問題。辛辛苦苦寫的論文或課題申請書,經常被導師或評審者評論為“沒有說......
1先說幾句題外話吧。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