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4-30 11:30 原文鏈接: 不再需要急診檢驗項目

      設想一下如果一個醫學實驗室忽視醫師要求“立即(STAT)”檢測的樣品,不對其予以優先,而用常規方式處理樣品,其結果會怎樣?大量病人遭受損害?醫師受激怒?急診室(ED)出現混亂?

      怎樣能不發生上述情況?實際上,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醫學中心(Oklahom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OUMC)實驗室恰恰就是用同樣的方法處理STAT和常規檢驗項目。該實驗室全面的可預見性和可靠的服務不僅更好地保護了病人,也使醫師更滿意。急診室主任醫師評論說實驗室已不再是造成病人在急診室等候的一個因素。

      如果任何實驗室工作人員都有類似OUMC的經驗,他就有可能猜對我們消除STAT指令的秘密,這就是:實驗室自動化和高水準的數據處理軟件,再結合恰當的程序改進。

      像很多自動化實驗室一樣,我們目前的試驗周轉時間(test turnround time, TAT)是如此之快,因而并不需要對STAT項目進行特別處理。事實上,樣品是在先進/先出(frist-in/first-out)這一過程中進行實時處理的,不需要排隊,因而無需對STAT進行特別處理。不過,醫生們仍然喜歡下STAT這樣的指令。我們的做法是將STAT樣品與常規檢測一同放入自動線。從基本上看自動化系統好像就是專門為STAT檢測設計的,而對常規檢驗來說快速TAT不過是捎帶奉送的。

      自動化“前”

      先說說我們對自動化和數據處理的感受。我們在有自動化中心實驗室前與國內很多實驗室一樣,由于成本壓力、缺乏合格的工作人員和急診室工作量的明顯上升而感到力不從心。我們靠很多已應用長達30年的手工操作方法來應對工作,處理樣品是靠人而不是自動化,只有很小的“STAT”實驗室。

      例如我們在很多分散的附屬實驗室作急診STAT試驗,而通過氣動導管(Pneumatic tube)將常規試驗以批量方式送至中心實驗室進行樣品分析。不幸的是急診室、監護室與醫院其他科室的病人樣品沒有什么輕重緩急之分,即使急診室和監護室急需這些試驗結果卻也不得不等待,從而造成延遲臨床決策,使處理病人的臨床過程變得不流暢。這最終會造成醫院“擁堵”的故障,因為關鍵部門如急診室病人的擁擠將影響整個機構的運轉能力。

      很顯然批量處理這個問題是一個“敵人”,即使整體TAT似乎是適當的,上述介紹的方法也注定實驗室TAT外的結果有很多是令人不滿意的。例如,沒有自動化,根據延遲因素的不同、包括樣品的位置從一批移至另一批等,一個樣品的傳統TAT時間可以從30min至2小時不等。

      因此,即使我們實驗室表面上看起來能保證合適的TAT結果,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例如通過與醫師協商,我們將報告急診檢測(例如鉀)的TAT設定為40min。基于此,我們查看了2003年的TAT數據(總自動化方案實施前,合并大多數實驗室至中心實驗室后的數據),結果表明實際上TAT的平均時間達到了40min。不幸的是仍有一些樣品需要70~80min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報告。這些超出時間的結果會導致一連串問題。實際上,當醫師在規定時間內不能獲得結果時,他們就打電話給實驗室,認為是實驗過程中出問題。因而實驗室就得不斷的接電話,導致工作效率減慢,使結果報告時間更加延遲。

      超時變成了一個連續不斷的問題,當醫師不能在預期時間及時獲得結果時就會傾向于提出將更多的試驗作為STAT,以促使實驗室更好為其病人服務。實際上我們實驗室常規和急診的檢測達到了荒謬的比例,50%為STAT。我們甚至提出將STAT分成5個亞類,試圖調節醫院監護檢測的合理需要。

      實驗室該如何對待這些問題?是雇傭更多的員工作甚至包括只是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應用管理解決方案如Six Sigma或LEAN以增強實驗室效率亦是一種經常考慮的選擇。

      但在我們醫院雇傭更多工作人員不是萬靈藥------因為它不僅將消耗有限的醫院資源,而且還因為實驗室技術人員持續的缺乏使得難以找到合適的員工。此外,將Six Sigma應用到舊的、過時的技術上只是裝裝門面或是勞而無功。新的自動化方案的成功實施清楚地表明老的途徑應用性差,最終注定要失敗。

      自動化后

      當我們的工作人員仔細分析情況后,解決方案就變得很明顯。自動化時代還試圖采用過時的儀器和程序不僅性價比沒有優勢、而且過程慢易造成錯誤。事實上,全面自動化所帶來的高效、可靠和良好的性價比已在全球很多實驗室得到了驗證,這其中有許多實驗室的樣品處理量要比OUMC小得多,因此我們的機構不采用自動化是沒有理由的。

      一旦我們準備上自動化,就要先決定找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應該是不僅有許多在全球安裝自動化裝置的經驗,而且要能幫助我們更新許多過時的程序并進行再設計。我們也認識到像臨床實驗室這樣一個靠技術驅動的行業,需要選擇一個以未來實驗室為完全目標的合作者。

      我們的工作方式是首先使工作流程最優化,然后再實施自動化系統,這樣實驗室可以更好地將資金投入到新技術和軟件中。

      最初,作為自動化方案的一部分,我們消除了48個現存的過時工作區和人工處理步驟或使之自動化。大多數我們的再設計發生在試驗過程的前端,如來自手工試驗指令、采血、運送,使樣品成批至中心實驗室、STAT實驗室等等。通過采用計算機作電子指令、護理部門提供打印好的條形碼,我們就可以使護士和住院醫師收集樣品后通過位于護理部門和門診區域的氣動導管送至中心實驗室,從而消除了收集和送至中心實驗室這一過程中的批量處理步驟。

      在實驗室我們有自動化軌道和計算機來代替工作人員實時接收處理所有樣品。最激動人心的接管手工操作的過程包括(1)自動離心;(2)自動移除管蓋;(3)自動稱量平衡;(4)儀器自動化傳送樣品,樣品按規定路線送至儀器進行獨特的檢測(肌鈣蛋白I);(5)從開始一直到結束的樣品追蹤;(6)消滅流失的差錯;(7)冷凍保存和追加試驗的自動化;(8)自身驗證;(9)識別有問題的樣品;(10)自動檢查樣品量是否充分、有無凝塊、溶血、黃膽和脂血;(11)標記問題。經過冷藏樣品儲存和自動化途徑的附加試驗自動化可減輕工作人員的壓力,并明顯提高效率。

      這些改變不僅大大加速了TAT,而且通過消除許多人為錯誤的來源使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和報告更為可靠。幾乎40%的實驗室錯誤發生在試驗分析前期,通過試驗分析前期的自動化可以消除許多實驗室中最易發生錯誤的過程,包括會對病人造成主要安全隱患的樣品識別錯誤和延遲處理事件等。

      從TAT之外的觀點看STAT指令,或許自動化設計最重要的方面是除了極少數超出我們試驗范圍的檢測外,就是要幾乎完全消除批量處理過程。病房和門診的護士和醫師的實驗要求指令用當地條形碼標記與輸入樣品同時通過氣動導管系統送至中心實驗室。實驗室直接在自動架上接受樣品。血液學、生化和免疫檢驗(包括追加試驗)均可同時進行。

      我們的數據管理軟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可預見性和更快的TAT方式:

      (1) 通過介導自動化儀器和實驗室信息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軟件進一步增強了關注危急病人樣品的能力。

      (2) 通過即時信息窗,軟件可以自動化地提醒操作者危急檢測需求的問題,這使得實驗室可以更及時地將有關危急樣品信息傳遞給臨床醫生,幫助醫生更快地做出診斷和處理決定。同時它也能幫助我們滿足衛生保健機構資格鑒定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 JCAHO)所要求的危急結果直接報告給醫師的標準。

      數據處理軟件使正常結果(約占3/4)以技術人員不可能企及的速度進行自動化地驗證和報告。實驗室管理規則已被編入軟件,所以準確性不成問題。另外,軟件減少了人的變化因素,使實驗室與醫師之間的配合更協調。

      產生的數字表明我們決定以同樣的方法處理常規和STAT樣品是合理的。在自動化和提供專用軟件前,血鉀TAT40分鐘內完成的僅占82%;自動化和數據處理軟件應用前,肌鈣蛋白的TAT在60分鐘的約85%。而現在這兩項測定中幾乎有97%都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些TAT外的百分率包括了所有試驗結果、甚至還有那些有問題的樣品。此外,我們還會與新的軟件和硬件供應商合作以期待進一步地改進操作過程。

      我們的自動化前后的數據主要也集中在實驗室的心臟標志物檢測上,因而及時和可預測性的TAT是拯救生命和循正醫學臨床決定的基本方向。顯然,更有預測性的TAT不只是實驗室的一個驕傲,同時也關系到病人的安全問題。事實上在認識到實驗室起的關鍵作用后,滿足TAT心臟標志物目標也是JCAHO所要求的。鑒定小組承認醫師的診斷和治療決定有近80%要依靠實驗室,因而優化TAT和整個實驗室的可靠性是必要的。

      我們實驗室應用自動化和數據處理軟件起到較大作用的另一個方面是附加試驗。例如自動化前,醫師如果要實驗室添加肌鈣蛋白I或鉀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就得認真搜尋和發現相關的樣品。由于實驗室每日要處理數千份樣品,要找到需要做附加試驗的一份樣品可能需要整理1500份或更多的樣品。同時在一些情況下,有時即便找到了樣品,我們會發現該樣品的量已經太少,難以進行附加試驗。這種手工操作所帶來的延遲使得難以對病人采取適當的救治措施。

      現在當一個指令在終端形成后,就會通過實驗室信息系統到達自動化線路和數據管理程序。軟件會自動發現一個新的檢測要求,并在樣品儲存庫中找到相關樣品;隨后軟件和機器人會把樣品放置到軌道上,使樣品到達合適的儀器內進行自動檢測和報告結果。大多數情況下這一過程的完成不需要技術人員參與。很明顯,這一過程能使醫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附加的實驗室檢測結果。

      自動化和數據處理的性價比

      價格并不能完全脫離臨床價值,但醫院目前經濟上的目光短淺可能會反對用自動化解決TAT。現實已充分證明自動化即使是對社區醫院水平的實驗室而言也是一個明智的經濟投資,更不要說大的醫院了。

      我們的經驗有助于說明:

    1.改進TAT和STAT指令的處理使我們能夠關閉急診室的STAT實驗室,這樣每年可節省約150萬美元。

    2.因為不再需要用工作人員回答醫師詢問有關化驗結果延遲的情況,所以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從70人減到了59人,其中包括接電話的1.5人。

    3.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總試驗量/總時間增加了約25%。

    4.由于縮短了技術人員的工作時間,所以我們將以前送出去檢測的15種檢驗項目重新收回,這樣每月節省約20,000美元。

    5.由于自動化增加了工作效率,我們在不增加人力和工作時間的情況下提高了大約6%的工作量。如果沒有自動化,完成同樣增加量就需要4.2個工作人員(費用約244,000美元)。

    6.隨著效率的提高,我們能進行更多的檢測。在不增加人手和時間的情況下我們一個月增收了80,000美元。

      進入實驗醫學的新時代

      看到所取得的顯著臨床和經濟效益,我們已決定將血液學檢測項目全部自動化,相信這將會有利于病人的診治和增加經濟效益。我們這里描述的應用技術很可靠,完全能應用于實驗醫學的實踐中。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自動化技術的可靠性勝于我們最好的技術人員。臨床實驗室的實時(real-time)檢驗確實標志著STAT優先檢驗需要的結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