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14時30分,上海徐家匯站氣溫達到40.9℃,追平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1873年以來)最高氣溫紀錄。“重慶博物館被熱化了”“電風扇都熱成了電吹風”“男子患熱射病多臟器受損像煮過一樣”……連日來,各類關于高溫的話題頻頻登上網絡熱搜。據報道,過去一周浙江持續高溫,連續有中暑患者送醫,多人確診熱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
原來,“熱死人”并不是隨便說說的。那什么是熱射病?
“簡單理解,中暑到達最危險、最嚴重的程度就是熱射病了。正常人體體溫波動范圍很窄,構成人體的細胞只有在37℃左右才能存活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人體高溫持續在42℃以上不退時,就會出現機體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等情況,甚至會出現細胞壞死,嚴重者會出現一些臟器的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向陽告訴記者,熱射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達40%至50%,對于50周歲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達到70%左右。
理解熱射病,離不開“中暑”這個關鍵詞。
據《中國熱射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熱射病是由熱因素作用于機體引起的嚴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熱環境或者劇烈運動導致的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典型癥狀就是核心溫度升高大于40℃、中樞神經系統異常,例如精神狀態改變、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損害,嚴重者危及生命。
哪些人群易得熱射病?“高溫高濕的氣候和高強度體力活動是主要致病因素。”張向陽介紹,經典型熱射病常見于年幼者、孕婦和年老體衰者,以及有慢性基礎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的個體,一次熱浪對人體機能的不良影響,可能會持續1周左右。“還有一種勞力型熱射病,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進行高強度運動、勞作的人更容易中招,機體活動產熱加之散熱障礙,超出人體體溫調節范圍,最終導致嚴重后果。常見于夏季劇烈運動的健康青年人。”
“熱射病的發展是一個過程。”張向陽指出,中暑會由先兆中暑、輕癥中暑發展至重度中暑,即我們所說的熱射病,此時患者除了中暑的癥狀,還伴有熱痙攣、熱衰竭、昏迷或休克。
“先兆中暑,主要表現是頭痛、頭暈、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這時候要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的環境,到陰涼通風處靜臥,避免高強度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有條件的話,要到空調房中休息,并盡可能去掉衣物以助散熱,及時補充含鹽的清涼飲料,可以有效緩解。”張向陽解釋,先兆中暑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就會進展到輕癥中暑,出現體溫明顯增高——往往高于38℃,伴面色潮紅和大量出汗,嚴重者出現臉色發白、冒冷汗、站立不穩等虛脫表現。此時,若得到及時治療和處理,仍能很快緩解病情,但如果未引起重視,發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會急轉直下并預后不良。
會有哪些嚴重危害?“首當其沖的就是中樞神經系統,典型癥狀是意識障礙甚至昏迷,也可能出現抽搐,CT檢查可見腦水腫。”張向陽說,同時也會引發多個臟器功能衰竭,如肝腎功能衰竭、凝血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張向陽提醒,一定要提高對先兆中暑癥狀的警惕性,及時識別、避免病情加重和發展。其次,要注意老人和兒童等相對體弱的特殊群體,夏季可能衣著嚴實,甚至因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調,從而導致中暑,這類人群發病癥狀比較隱蔽,不易覺察。甚至還有夏季產婦坐月子不開空調還捂得嚴實,導致家庭悲劇的報道。
“熱射病,重在預防!”針對勞力型熱射病,張向陽建議,在必須戶外活動時做好防護,最好有逐漸適應的過程,避免從涼爽的區域(如空調房)直接到高溫室外區域活動。“還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鹽分,或者是含電解質的運動型飲料。”一旦懷疑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生中暑,一定要離開高溫高濕環境,比如進入空調屋,用溫冷水擦身降溫,若出現昏迷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張向陽提示,中暑出現的體溫升高,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發燒”,因此也不可使用通常意義的“退燒藥”。
六年前的那個夏天,綿陽的空氣特別悶熱。羅瀟和父親羅平最后一次的交流是在電話里,父親對她說,自己打算回家做工,工地就在羅瀟租的房子對面,離家打工10年后,終于可以回家了。對于羅平來說,回家是件難得的事。......
六年前的那個夏天,綿陽的空氣特別悶熱。羅瀟和父親羅平最后一次的交流是在電話里,父親對她說,自己打算回家做工,工地就在羅瀟租的房子對面,離家打工10年后,終于可以回家了。對于羅平來說,回家是件難得的事。......
還沒進入三伏天,高溫已持續來襲,面對“熱氣騰騰”的天氣,提醒大家:熱射病不得不防熱射病是怎么回事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即重癥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產熱大于散熱......
還沒進入三伏天,高溫已持續來襲。面對“熱氣騰騰”的天氣,提醒大家,熱射病不得不防。熱射病是怎么回事?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即重癥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產熱大于......
雖然中暑這個詞大家耳熟能詳,但其實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由于歷年來實際發生的嚴重中暑患者很少,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熱死人”只是一種表達情緒的說法,并不真的認為它有這么嚴重。中暑有哪幾種情況?急診室最常遇......
入夏以來,我國大部份地區遭遇“熱浪”襲擊,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了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多地持續經歷高溫酷暑,中央氣象臺連續多日發布高溫預警。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
“中暑是一種可以威脅生命的病理生理狀態,如果發現不及時、處理不正確都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損傷,乃至死亡。在熱浪襲來的夏日,如何科學防疫,最大程度保護防疫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避免發生中暑是我們必須考慮的......
中新網北京7月16日電今天開始,40天“超長待機版”的“三伏天”正式開始,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來到了。最近,我國多地出現極端高溫,甚至有人因熱射病死亡,那么,到底什么是中暑?哪些人最容易中暑?熱射病有多可......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徐鵬航、董瑞豐)體溫持續升高甚至超過40℃、心率加快、肌肉痙攣或無力……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癥狀可能是熱射病的表現。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浙江、重慶等地已有多人確診熱射病。什......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田曉航、王璐)16日將入伏。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劉繼海提醒,高溫天氣下中暑容易發生,而及早干預可有效緩解癥狀,避免中暑發展為熱射病。劉繼海介紹,中暑屬于夏季常見急癥,長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