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09 19:36 原文鏈接: 專家估計PM2.5濃度達到新國標至少需要10年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公布全部35個PM2.5監測網絡的監測站點試運行數據。公布這些數據意義何在?對老百姓的生活有何影響?站點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北京的空氣質量會因此得到改善嗎?

      老百姓可以實時查閱所處區域環境有多少污染物

      “先不談數據,僅‘公布’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認為,以前不公布,現在所有站點公布了,這對城市環保工作來說是一個巨大進步,老百姓可以實時查閱所處區域環境有多少污染物,不用猜測輕度、重度污染以及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到底代表什么意思,這就是意義。

      王躍思認為,數據的公布會令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更具象地關心環境,一方面這將推動政府不斷嚴格環保治理措施;另一方面有利于公眾自身的環境意識覺醒,從個體做起,切實減少污染排放。

      不過最令王躍思等科研工作者興奮的,還是更方便、快捷地擁有來自官方的更為豐富的研究數據。“數據高高低低、增加或減少的原因和污染源的變化正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們的研究結論將為政府有的放矢地治理環境提供方向。”

      經過嚴格選址的35個站點并非永恒不變

      據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構成北京PM2.5監測網絡的35個PM2.5自動監測子站的選址是經過嚴格的技術論證,以環境評價點為主體,包括23個環境評價點與1個代表城市整體環境狀況的城市對照點,同時設置了6個區域邊界點、5個分布在北京二環、三環和四環主干道上的交通點。

      至此,35個監測站將涵蓋環境評價點、對照點、區域點、交通點四種類型,均勻分布于各區縣,通過3個月的試運行逐步具備按新國標監測6項污染物的能力。

      王躍思對此表示,環保部門此次的站點選址較為合理,但并不意味著永恒不變。“北京的城市發展速度仍然很快,變化很多,環保部門應該會根據實際狀況進行調整。”

      北京市環境監測專家虞統認為,監測點就是要反映一個區域的空氣狀況,如果站點邊上突然出現大的污染排放源,突然立起高樓阻擋或者地勢變得低洼等等,這都會使監測數據失準,不能代表整個區域污染水平,環保部門就會做出相應的位置調整。

      王躍思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北京市35個PM2.5監測站點都是相對動態的,比較缺少固定永久型、至少30至50年內不會移動的站點。他建議環保部門今后考慮在地勢較高、較長時間內不會被城市化進程影響到的地方建立固定站點,連貫性越強的數據將更有利于研究污染物的變化進程。

      專家估計PM2.5濃度達到新國標至少需要10年

      “公布PM2.5監測數據并不意味著空氣質量的大幅改善,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達標可能要10年也許更久。”王躍思對記者說,他還有15年退休,按照目前北京市總體環境水平,如果在此之前,PM2.5年均濃度能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符合新國標要求,就是很值得高興的事。

      北京市PM2.5監測站點上線后曾在10月2日監測出首個單站點24小時濃度值超過每立方米150微克的超標天,并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關注。

      事實證明,這種“關注”將注定是長期和頻繁的。

      8日,北京天空在霧霾的籠罩下昏黃渾濁,空氣質量糟糕肉眼可見。記者查閱“空氣質量實時發布”,以城六區的朝陽農展館監測站為例,可吸入顆粒物PM10從7日中午12時開始就高位運轉,由每立方米132微克波動上升至8日11時的每立方米208微克。

      “必須要正視的是,PM2.5濃度值超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經常出現。”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越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大氣中主要含有四項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其中,前三項都已穩定達標,但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年均濃度從未達到過國家標準,仍超標20%左右。

      “PM2.5是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一部分。PM10都從未達標,PM2.5的治理之路將更艱巨。”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管理處處長于建華說,研究和監測結果表明,北京市PM2.5和PM10之間的比例通常在0.5到0.6之間,即100微克的PM10中,約含50微克到60微克PM2.5。嚴重霧霾天出現時,這一比例會更高。

      根據環保部門整理的相關科研機構監測研究結論,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已由2000年的每立方米100微克到110微克,降至2010年的每立方米70微克到80微克,雖然目前趨勢依舊是在下降,但與即將頒布的新國標相比,PM2.5年均濃度仍超標1倍。

      清華大學環境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等相關專家認為,目前北京市PM2.5濃度要達到即將實施的新國標還有相當的難度,估計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單日出現超標將會成為常態,需要全社會共同減少污染排放。

    相關文章

    禾信儀器:正逐步擺脫傳統環境監測領域對政府采購的依賴

    禾信儀器近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已組建了新業務(含實驗室、醫療、公安等新業務)專業銷售團隊約50人,將重點開拓各新應用領域市場。公司新業務領域占比近年來在逐步提升,正逐步擺脫傳統環境監測領域對政府采......

    西北地區核輻射安全監管升級,助力核與輻射健康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部西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召開第十三屆西北地區輻射安全監管經驗交流會議,交流西北地區輻射安全監管典型經驗、優良做法、良好實踐,進一步提升西北地區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水平,推......

    韶關市生態環境監測站發布830萬采購項目

    近日,韶關市生態環境監測站發布《2023年韶關市“十四五”區縣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能力提升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預計花費8295300.00元采購儀器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HXZB2......

    遼寧首創:在線質譜儀應用于移動監測車應對霧霾

    面對北方持續不散的霧霾,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采取果斷行動,與儀器廠商緊密合作,全國首創地將在線質譜儀應用于改裝后的移動監測車,以提前開展PM2.5組分和VOCS的專項監測。為滿足緊迫的監測需求,實驗......

    Nature發文土壤修復新工藝,XRF分析證明無損土壤品質

    現有土壤修復處理時間長,污染物多樣化,處理技術缺乏通用性。因此,來自休斯頓萊斯大學的研究者們設計了一種可快速修復土壤中多種污染物的高溫電熱工藝。通過脈沖直流電輸入,使污染土壤在幾秒鐘內升至1000到3......

    千萬VOCs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公開招標!

    近日,通遼市生態環境技術服務中心就通遼市VOCs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公開招標,預算金額1071.84萬元,采購多項環境監測儀器及綜合分析裝置。詳細信息如下:通遼市VOCs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

    雪迪龍:穩健的環境監測儀器龍頭,雙碳之下業務多點開花

    雪迪龍是國內環境監測市場領軍者,產品體系完善,技術實踐經驗豐富。雪迪龍成立于2001年,成立之初以研發工業過程分析系統為主,隨后逐步涉足大氣環境監測、碳排放監測等新興領域,并收購了英國KORE公司和比......

    1290萬!廣州市園科院采購環境監測儀器及綜合分析裝置

    項目概況森林生態系統監測網絡建設(儀器設備購置和配套服務)(一)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https://gdgpo.czt.gd.gov.cn/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11月10日......

    深圳先進院等建立雜合體的綠色生物制造技術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高翔課題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路璐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Sustainability)上,發表了題為Solar-......

    近3000萬!廣東省發布VOC監測及大氣污染源監控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公告

    項目概況2023-2024年廣東省VOC監測及大氣污染源監控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https://gdgpo.czt.gd.gov.cn/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