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全國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研討會在安徽合肥召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助理姜艷萍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有機固廢的資源化和無害化是今后幾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和難點,希望與會專家和產業界代表分享前沿技術,提升我國有機固廢處理和利用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副主任胡華龍指出,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公布深圳、包頭、銅陵、威海、西寧等11個城市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分享有機固廢處理的先進技術和成功案例,大力推動有機固廢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為建設無廢城市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貢獻。
圍繞有機固廢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前沿焦點問題,本次研討會邀請了多位業界權威學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戴曉虎教授在《有機固廢安全處置的研究熱點和思考》報告中指出,與大氣、水等領域的污染治理相比,有機固廢處理還需加強全產業鏈打造;有機固廢成份復雜,單元技術的銜接及全鏈條解決方案是未來發展的重點;生態文明建設中,“循環、低碳、綠色、健康”理念的實現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學科交叉是未來有機固廢技術創新的突破口。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王偉教授在《有機固廢領域無廢技術發展前景分析》報告中提出,固廢管理最應關注的是循環利用后的殘渣部分,對應“零填埋”的無廢技術是固廢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他學者則就村鎮生活垃圾處理、農業有機廢棄物控制利用、餐廚垃圾處理、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等課題,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根據有機固廢的來源和特點,本次研討會設置了5個專題分會場: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前沿理論技術專題、城市源有機固廢高效資源化轉化工藝與實踐專題、農村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工藝與實踐專題、工業源有機固廢高效資源化利用工藝與實踐專題、面向未來的有機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政策與管理專題。會議中,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代表總共作了149場主題報告,分享各自在有機固廢處理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成功案例。
日前,第一屆面源污染治理與管控高峰論壇在云南大理古生村舉行。該論壇由“流域面源污染監測與負荷估算”“面源污染控制技術”“面源污染防治案例與政策”3個專題組成,專家學者深入討論了當前面源污染治理亟待解決......
厭氧消化技術在有機固廢資源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生產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由于秸稈類有機固廢結構復雜,其厭氧消化往往存在產氣效率低、發酵周期長的問題。針對此問題,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郭榮波研究員帶領的工業......
附件:1.尾礦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2.《尾礦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長效管理機制,經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福建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塑料制品管理制度基本......
財政部網站7月15日消息,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當日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標志著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第一支國家級投資基金——中央財政出資100億元、總規模885億元......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
9日,從長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秋冬季長春市將全面實施“一微克”行動計劃,重點做好包括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秸稈禁燒、餐飲油煙、重污染天氣應對等7個方面、32項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確保......
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即將打響之際,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更細更實的工作方式,研究編制《2019-2020年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為支持興文縣地震災后重建工作,加強土壤污染防治,8月15至16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會同自然資源廳組織專家赴興文縣石海鎮,對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復進行現場指導。專家組一行現場踏勘疑似污染農用地,聽取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