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2-05 09:20 原文鏈接: 專家表示中國發展核電有安全“閘門”

      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第25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核安全文化論壇”上,中國核電專家們表示,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將繼續安全高效地發展核電。

      據悉,中國目前正在運行的核電項目有15臺,發電容量1257萬千瓦,在建項目有26臺,建成后發電量為2884萬千瓦,新開工項目5臺,發電容量為422萬千瓦。

      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表示,發展核能對于中國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性制約至關重要。核能的特征決定了其無可替代的作用,將成為中國未來可持續能源體系中的重要支柱。

      葉奇蓁將核能與煤燃料火力發電進行了比較,表示同樣一座10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核電站至少具備兩大優勢:首先,核電站不會排放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核電站廢液可經過嚴格處理,所以核能屬于清潔能源;其次,減少燃料運輸量,核電站每年僅需補充30噸燃料,而火電廠需要補充330萬噸煤。

      開發建造任何堆型核電站,保證核安全是關鍵。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銤告訴與會者,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核能界更加重視核反應堆固有安全和非能動安全系統,更加重視安全文化培養,嚴格運行紀律,盡可能避免人為故障。針對核電廠址可能面臨的極端自然災害,相關部門制定了應急計劃,作好了應急演習和應急準備。核電運行部門還與地質、水文、氣象部門保持熱線聯系,力爭減少核電事故概率。

      此外,葉奇蓁表示,中國核電站發展能力處于國際中上水平,將在認真總結前車之鑒的基礎上發展核電。福島核事故之后,中國核電站均有針對性改進措施,構筑了4道屏障預防險情發生:二氧化鈾芯塊能包容98%的裂變碎片及其衰變產物;鋯合金包殼管能把核燃料和裂變產物封閉起來;壓力邊界能包容帶有放射性的高溫高壓冷卻劑;安全殼能抵御外力破壞,如龍卷風或飛機撞擊,還能在嚴重事故情況下防止放射性外泄。

      至于如何在內陸發展核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森林認為,核電站選址無沿海與內陸之分,而是取決于電源需求分布、廠址地質水文條件。世界上約有一半以上核電站位于內陸廠址。當前,中國沿海核電廠址有限,而中國具備發展內陸核電的條件,內陸廠址具備較為穩定的地質結構,基本可以排除大規模地震發生的可能性。同時,內陸核電站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不低于濱海核電的安全水平。

    相關文章

    事關萬億級市場國家能源局定調

    4月12日,國新辦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表示,要始終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最重要的使命任務,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

    “碳酸鋰跌到10萬/噸以下不是不可能”!重磅言論引爆論壇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廣州能源所完成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驗收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不斷創新,勇于“前進”丨中檢維康亮相重慶CBIFS2023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前處理技術盛會——重慶舉辦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新工具可提前30天預測糧食是否安全

    奧地利科學家的開發的一種新工具能預測一個國家未來最多30天內面臨食物獲取不足(或糧食不安全)的個體比例。作者指出,這種工具有望指導面臨糧食不安全風險的國家制定決策,從而做出更及時的響應。相關研究近日發......

    新型“人造樹葉”能源轉化率創新紀錄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

    總計1078.5萬!山東能源研究院采購6種儀器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

    楊長利:我國核電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的基礎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研究:歐洲200多萬人促可再生能源轉型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