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屆生物及臨床質譜主題分論壇及企業衛星會
主題分論壇
本次分論壇包括血藥濃度、藥物基因檢測、臨床與質譜、合成生物學、整合醫學、臨床多組學6大主題論壇。
分論壇分別由生物醫學、臨床質譜等相關行業高尖端醫師主任、教授專家進行報告,精彩內容吸引了參會學者積極參加。專家們就生物醫學及臨床質譜展開論述,緊扣各大專題論壇進行報告,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國臨床質譜發展現狀、應用領域、取得的進步以及還將面臨的技術難題。
一、血藥濃度專題論壇
主理人:天津市安定醫院檢驗科主任、副主任技師 張繼華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教授 郭瑞臣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郭瑞臣教授作“治療藥物檢測的理論、技術與時間”的報告。
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藥學實驗室主任 張燕
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藥學實驗室主任張燕作“精神科藥物濃度參考范圍修訂及思考”的報告。
深圳市康寧醫院生化與藥學實驗室負責人 曾環思
深圳市康寧醫院生化與藥學實驗室負責人曾環思作“精神科治療藥物監測實踐”的報告。
天津市精神衛牛中心檢驗科主任 張繼華
天津市精神衛牛中心檢驗科主任張繼華作“精神類TDM的現狀和未來”的報告。
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毒物化學分析實驗室負責人 李惠玲
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毒物化學分析實驗室負責人李惠玲作“精神類藥物中毒篩查方案及病例分享”的報告。
血藥濃度是指藥物在體內的濃度,是反映藥物療效和毒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幫助醫生調整藥物劑量,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血藥濃度專題論壇是一個討論血藥濃度監測和微量物質檢測的論壇,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最新的技術和方法,以便更好地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和微量物質檢測。
二、藥物基因專題論壇
主理人:天津市安定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徐廣明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雙聘教授 房茂勝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雙聘教授房茂勝作“精神疾病PGx新進展”的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檢驗科主任 林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檢驗科主任林萍作“醫療機構精神科精準用藥監測(TDM 協同PGX)臨床智能模型及實驗室技術與質量建設規范”的報告。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臨床藥學部副主任 于靜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臨床藥學部副主任于靜作“新形勢下的藥學服務體系及精準用藥探討”的報告。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分管科研副院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岳偉華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分管科研副院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岳偉華作“精準醫學診療與臨床精神醫學進展”的報告。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檢驗科主任、精準醫學診斷中心主任 王偉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檢驗科主任、精準醫學診斷中心主任王偉作“藥物基因組學在不同疾病的應用價值”的報告。
藥物基因組學是研究藥物代謝、藥效和毒理學等方面的學科,它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從而更好地治療疾病。報告人從精神醫學、精準醫療、藥物基因組學在不同疾病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和總結。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需要使用高通量測序等技術,因此藥物基因組學的發展也與生物信息學、計算機科學等相關領域密切相關。
三、臨床與質譜專題論壇
主理人:天津市安定醫院黨委書記 閆忠芳
主持人:北京大學化學與分析工程學院教授 劉虎威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周春雷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周春雷作“DIA生物質譜技術在臨床研究中的應用”的報告。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檢驗科主任 劉樹業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檢驗科主任劉樹業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和挑戰”的報告。
阜外醫院實驗診斷中心質譜平臺負責人 王愷雋
阜外醫院實驗診斷中心質譜平臺負責人王愷雋作“質譜技術在內分泌性高血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的報告。
南京醫科大學產業教授,杭州醫學院特聘教授 劉華芬
南京醫科大學產業教授,杭州醫學院特聘教授劉華芬作“探索中國臨床質譜標準化之路”的報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實驗診斷中心分子組組長,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檢驗科輪值主任 劉朝暉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實驗診斷中心分子組組長,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檢驗科輪值主任劉朝暉作“核酸質譜在臨床藥物基因方面應用優勢”的報告。
質譜技術在臨床檢驗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藥物濃度監測、維生素系列檢測、類固醇激素檢測(內分泌檢測)、遺傳代謝病篩查等。此外,質譜技術還可以用于微生物鑒定和核酸分析。報告專家從質譜技術以及質譜技術在不同臨床學上的應用等方面展開論述,介紹了現今質譜在臨床上的應用和發展。質譜技術靈敏度高、分辨率高,為臨床醫學提供更加準確和可靠的數據。
四、合成生物學專題論壇
主理人:天津大學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王智文
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劉子鶴作“合成生物學助力釀酒酵母底盤的綠色生物制造”的報告。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薛超友作“Cas9蛋白位點識別機制研究”的報告。
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員 顏曉暉作“烯二炔天然產物的發現、生物合成和開發”的報告。
天津大學“英才計劃”特聘研究員 王智文作“大腸桿菌基因組尺度調控因子工程與適應性研究”的報告。
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教授 史碩博作“基于CRISPR的分子診斷技術”的報告。
報告人介紹了合成生物學在生物制造、材料開發、藥物設計、基因治療和個性化醫療等方面的應用。同時,還討論了合成生物學研究中的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潛力。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相信合成生物學將會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整合醫學專題論壇
主理人: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檢驗科主任技師 朱彧
天津中醫藥大學測試中心主任韓立峰作“代謝組學技術在中藥及臨床研究中的應用”的報告。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用質譜中心主任 程文播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用質譜中心主任程文播作“醫用質譜儀器國產化現狀及挑戰”的報告。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呂鑫屹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呂鑫屹作“組蛋白分子伴侶在胚胎干細胞中抑制內源性逆轉錄病毒表達”的報告。
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肝病醫學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 蘇瑞
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肝病醫學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蘇瑞作“糖組學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的報告。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特檢組組長、副主任技師 趙猛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檢驗科特檢組組長、副主任技師趙猛作“質譜技術探索腫瘤乳酸代謝調控機制”的報告。
整合醫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將各醫學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各臨床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加以有機整合,并根據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的現實進行修整與調整,形成的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診療的新的醫學體系。報告專家就整合醫學的發展方向及實踐、醫學前沿技術的整合和應用、整合醫學在相關臨床專科的發展和實踐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交流。
六、臨床多組學專題論壇
主理人: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授、博導、科創處副處長 徐亮
主持人: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高級工程師 喬斌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研究員 應萬濤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研究員應萬濤作“規模化臨床蛋白質組分析策略與精準醫學應用”的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研究員鄭亮作“腎臟腫瘤代謝與臨床應用”的報告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質譜儀與測量技術研究室主任 江游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質譜儀與測量技術研究室主任江游作“四極桿-線形離子阱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研發與臨床應用”的報告。
天津大學藥學院教授 陳瑞冰
天津大學藥學院教授陳瑞冰作“腫瘤臨床蛋白質組學”的報告。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研究員 賈辰熙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研究員賈辰熙作“蛋白質基因組學用于微生物中小蛋白變體的發現鑒定”的報告。
臨床多組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疾病的學科,它將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多種組學技術整合起來,用于研究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臨床多組學的發展對于精準醫學的推進有著重要的作用。報告專家從蛋白質組學、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研發和臨床應用等進行了討論。
我國制定《中國核酸質譜應用專家共識》《液相色譜-質譜臨床應用建議》等相關標準和指南,為實現醫用質譜國產化奠定法律基礎。我國質譜在臨床應用中的認可度高,實際檢測也在逐步開展。
現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等城市都有設立質譜檢測臨床機構,研究檢測范圍涵蓋了新生兒篩查、藥物濃度監測、維生素族檢測、微生物檢測、代謝物檢測等領域。隨著質譜在臨床醫用行業滲透率逐步提高,未來也將增加基因檢測領域。
衛星會
首屆天津生物與臨床質譜論壇期間有杭州凱萊譜精準醫療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恩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控醫檢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分別召開了衛星會,公司技術或領導人員結合企業發展談論生物及臨床質譜的現狀及發展。
一、凱萊譜衛星會
章林慧
章林慧作“臨床質譜時代精神類藥物的TDM”的報告。
徐銀
徐銀作“臨床質譜檢測穩定同位素標準物質”的報告。
二、恩元衛星會
王立娜
王立娜作“溯源識因--精神疾病個體化治療用藥之道”的報告。
楊春強
楊春強作“基于典型案例的精準診療解析”的報告。
三、迪安衛星會
張曉
張曉作“質譜技術在不同臨床領域的應用價值”的報告。
陳蕓
陳蕓作“核酸質譜技術在精準醫學中的應用進展”的報告。
四、國控醫檢衛星會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曹陽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曹陽作“分子生物學新方法在感染疾病中的價值”的報告。
中元匯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研發中心 王偉毅
中元匯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研發中心王偉毅作“微生物質譜數據庫優化之路探索”的報告。
質譜技術是一種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物醫療、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工業過程分析等領域。如今國內臨床質譜行業受關注度頗高,市場快速發展,質譜儀國產替代需求十分迫切。醫用質譜國產化勢在必行,中國未來臨床質譜的發展十分廣闊。
在全球學術研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學者影響力的評估成為學術界和公眾關注的焦點。日前,國際學術機構ScholarGPS發布了2024年全球前0.05%頂尖科學家榜單。ScholarGPS匯集了全球各學科領......
質譜類醫療器械獲證年度大盤點,來了!本期盤點了截止到2024年底,累計獲NMPA批準的適用于臨床檢測的質譜儀器。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累計獲批質譜儀140款(含到期更新),其中,國產127款(......
在這篇問答采訪中,SamikshaSingh討論了她的團隊在微塑料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這些研究為如何通過海洋監測改善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見解。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沿海海洋環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是一個重大問......
吉木薩爾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能力提升項目昌吉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計劃表序號項目名稱招標人(或項目法人)項目概況估算投資(萬元)資金來源招標方式計劃招標時間1吉木薩爾縣疾病預防控......
政府采購意向公告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2025年6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潛江市中醫院2025年02(至)04月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稱......
從先進的免疫療法到自驅動實驗室,從生物修復到光子計算,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技術方向。這些技術圍繞可持續性和人工智能(AI)這兩大核心關鍵詞,將掀起新一輪創新浪潮。......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殖醫學專家黃荷鳳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杭州正式啟動中國新生兒多組學研究計劃(ChinaBabyOmics,CBO)。該計劃預期到2030年建立涵蓋100萬名中國新生兒的多組學公......
圖中國支擴患者特征圖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5001、82330070)等資助下,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同濟大學呼吸病研究所徐金富教授團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瞿介明教授團......
2025年2月4日,我國質譜學的開拓者和帶頭人,原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化學所質譜中心的領軍人物王光輝研究員在北京逝世。王光輝研究員的一生,是奉獻、創新與堅守的一生。作為最早一批在國內研究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