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凈水近期遭受質疑。一個名為《為什么德國人不喝這種水》的視頻最近紅遍各大網站及微信朋友圈,視頻里稱世衛組織對好水的定義是弱堿性、礦物鹽含量適中。同時,援引四位德國科學家的相關言論,稱德國人都不喝純凈水,因為純凈水不但不含營養物質,還可能會從人體帶走一些營養物質,長期飲用會增加患病風險。
然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世衛組織從未對水中礦物鹽含量做過任何推薦。多位專家認為日常喝純凈水并不會危及健康,純凈水從體內帶走營養物質等危害論斷缺乏足夠的科學支撐。而人體只有在長期大量飲用純凈水,且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營養物質時,才會使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但“大量”、“長期”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難以界定,普遍只是建議不要長期單一飲用純凈水。
同時,經新京報記者核實,純凈水或蒸餾水其實在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是一種被接受的商品,所謂“德國人不喝純凈水”的論斷并不屬實。
●傳言 世衛組織對健康好水的標準是弱堿性、礦物質適中?
驗證 世衛組織未推薦過水中礦物鹽含量
為佐證飲用純凈水的風險,《為什么德國人不喝這種水》的視頻引用了一組數據,稱世界衛生組織在《2004年環境日報告》指出,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有5%-20%必須從飲水中獲得,且世衛組織對健康好水認定的標準包括呈弱堿性、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適中。
然而經新京報記者查詢,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并未發表過“2004年環境日報告”,也從未對水中礦物鹽含量做過任何推薦。
記者發現,世衛組織2003年曾發表過由捷克和德國相關機構撰寫的論文集《飲用水中的營養》,認為飲用水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對人體有重大影響,建議世衛組織對《飲用水指南》的部分內容予以重新考慮。不過這一結論未被采納。
食品安全博士鐘凱介紹,作為指導各國安全飲水的權威文件,世衛組織《飲用水指南》制定過程參考了大量文獻、文集,但很多觀點并未被采納,原因就是證據不充分,或在科學界尚未達成共識。
針對礦物質含量問題,世衛組織駐華代表中國代表施賀德此前就回復新京報記者稱,世衛組織的《飲用水指南》并未給出特定礦物質在飲用水中含量的最小限值。每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包括兒童在內的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獲取這些物質的主要來源應為食物,而非飲用水。”
《飲用水指南》原文給出的理由是:沒有足夠多的科學信息表明長期飲用超低礦物質含量的水會有益處或是危害,所以不做任何含量推薦。
事實上,新京報記者還發現,所謂“世衛組織2004年環境日報告”的內容最早從2007年開始,就先后被一些凈水器和瓶裝水企業“引用”,用以攻擊自來水、純凈水等飲用水,以達到推銷自己產品的目的。
●傳言 純凈水會從腸黏膜析出礦物元素?
驗證 正常飲食下飲純凈水沒影響
記者注意到,視頻里對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生化研究所教授約更·福曼的觀點顯示有這樣一段中文翻譯:“純凈水非但不含礦物元素,反而會帶走人體內原有的營養物質”。
對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只能說純凈水中沒有諸如自來水中的微量元素,并不能說它會從人體帶走營養物質。”
就連出現在該視頻中的中國專家——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博士生導師舒為群也對德國專家的這一觀點持謹慎態度:“這種說法是有一些相關研究,但還沒有很確切的、得到公認的研究數據,還在研究中。”
舒為群同時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她并不知道自己會出現在該視頻中。“我是在一個學術會議上作了學術報告,為《水中礦物質與溶解質的關系》。”
進一步仔細聆聽約更·福曼的原話,記者發現其真正表達的意思是,純凈水“可能會從人體帶走一些有益的營養物質”,并不是“會從人體帶走營養物質”,傳達的是一種不確定的判斷。
視頻中另一位德國萊布尼次漢諾威大學食品化學系教授拉爾夫·巴爾格還稱,“如果飲用過多這樣的水(純凈水),會導致一些健康風險。因為它會從我們的腸黏膜里析出礦物元素。”
舒為群認為,“這種說法不是很確切,是非專業的說法。頂多能說腸黏膜從水中獲取的礦物元素的量不夠。”
那么,飲純凈水的影響有多大?魯青副教授說:“飲用純凈水不能說一定會得病,平時正常飲食下飲用純凈水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只有在長期大量飲用純凈水,又不在飲食上補充營養物質下,會處于亞健康狀況。”
美國北達科他州格藍福克人類營養學院Klevay教授和美國農業研究所Combs教授的研究也曾表明,正常情況下,飲用水對人體微量元素影響較小。
此外,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還指出,所有在水質目標、飲用水供應商風險管控等符合世衛《飲用水指南》要求的飲用水,都是安全、適合飲用的。
●傳言 德國人不喝純凈水?
驗證 國外超市也售賣外國人并不拒絕
視頻稱德國人都不喝純凈水,喝天然礦泉水是必須遵守的。德國營養學家亞歷山大·盧克說,在德國的超市很難找到純凈水或者蒸餾水。
德國人真的不喝純凈水嗎?純凈水在食品安全法令較完善的其他發達國家接受程度又是怎樣?
據留德網友“瀲滟氤氳”說,德國人喜歡用“自來水+濾水壺”搞定一切,但也常看到有德國人買成箱的純凈水往家搬。曾在英國留學的王女士描述,因歐盟自來水可以直飲,很多人不太會去花錢買瓶裝水,但并不意味著歐洲人不喝純凈水。
在美國沃爾瑪官網用英文搜索純凈水,共出現50個頁面、1000多個商品信息,主要有雀巢、山姆之選(Sam's Choice)、嘉寶(Gerber)、達薩尼(Dasani)等品牌,其中山姆之選、雀巢的純凈水銷量靠前,也受到不少用戶的好評。
新京報記者還查閱英國、澳大利亞等商超網站,同樣發現了不少純凈水產品。在英國特易購(TESCO)官網搜索純凈水和蒸餾水,共出現119條記錄。可見在英國,純凈水、蒸餾水也是被接受的。
喝純凈水存在健康風險在德國學界是否達成共識了?也并非如此。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德國營養學會認為攝入蒸餾水會稀釋身體水分中溶解的電解質,影響腸道黏膜、新陳代謝和礦物質的動態平衡。而德文版《水之駭人真相》的作者則建議飲用蒸餾水。
■ 知食問答
Q1 軟水與純凈水是一回事嗎?
魯青(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軟水和硬水通常是指水的硬度,針對的是自然水。純凈水相當于對水進行一些純化處理,將離子處理掉了,屬于非自然水,兩者是不同的概念。純凈水并非不含任何微量元素,只是鈣、鎂、鉀、鈉等礦物元素顯著減少了。
Q2 長期飲用純凈水會改變體液?
魯青:“長期”是個模糊的概念,多長時間,每天劑量多少?很難判斷。一些話不能說得太絕對,長期固定只喝純凈水會對人體有一些影響,但會從飲食中補充。
同時,雖然機體會不斷產生、攝取酸堿類物質,但人體體液pH值并不發生明顯變化,長期飲用純凈水并不會導致體液越來越酸。“常喝純凈水會引起軟骨病”說法也不科學,飲食才是攝入營養物質主要來源。
305通則真菌毒素檢測征求意見稿中,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包括了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極桿質譜法、液相色譜-串聯高分辨質譜法,制定赭曲霉毒素等毒性較強的限量值。將黃曲霉素M2,伏馬毒素B1/B2、鏈格孢酚、......
2024年娃哈哈實驗室用水支持計劃正式啟動了。娃哈哈計劃送出596噸娃哈哈純凈水,專項贊助全國研究機構、醫療機構、高校等實驗室以及需要高標準純凈水的組織和單位。或許外行鮮有人知,一小瓶2元錢的娃哈哈純......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首次提出限制美國飲用水中一系列普遍存在的危險的“永久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以難以被破壞的碳氟鍵而聞名,并已廣泛分散在環境中。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忙于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從水和土壤中提......
關于已登記新化學物質列入《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2022年第1批總第9批)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084分類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3-03文......
當地時間3月1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拆除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和2號機組在核事故中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管道。......
科技日報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撰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被稱為“反鐵磁激子絕緣體”的物質的磁態。從廣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新型磁鐵,鑒......
科技日報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上撰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被稱為“反鐵磁激子絕緣體”的物質的磁態。從廣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新型磁鐵,鑒......
水凝膠作為一種具備多維應用潛能的高分子材料,因高含水量、可控的力學性能、優異的滲透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類組織性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特別是在含水環境中,如組織工程、植入電子設備和水下軟體機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上最好的醫學技術是什么?什么藥物能夠拯救人類,或者哪些醫學技術對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伯特·漢森(BertHansen)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巴魯克學院科學與醫學史教授,曾撰寫《從巴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