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日前發布警告說,區域內50余國的疫情令人擔憂,歐洲地區已再度成為新冠疫情“震中”。歐洲疫情嚴重反彈警示全球:疫情防控是場持久戰,世界必須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大疫考驗國際社會團結,各國必須齊心協力、攜手合作。
11月10日,人們在德國法蘭克福一處地鐵站乘車。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0日報告,德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9676例,創下德國暴發疫情以來的最高紀錄。
歐洲多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疫情再度來勢洶洶。法國8日報告新增新冠住院病例156例,創8月23日以來新高。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8日報告,德國7天新冠感染率達每10萬人201.1,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荷蘭、波蘭等國近日疫情反彈也逐漸加劇。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說,照此趨勢,預計到明年2月,歐洲地區可能會新增50萬新冠死亡病例。
防控有所松懈是歐洲疫情再度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夏季以來,在抗疫顯現成效后,多個歐洲國家相繼放松甚至取消疫情防控措施。放松防疫的背后,雖然不乏盡快促進經濟復蘇、推動社會運轉重回正軌的現實考量與良好愿望,但不容否認的是,這樣的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把新冠肺炎當成“大號感冒”,或“只要接種疫苗就萬事大吉”的心態。人們猶記,去年疫情暴發以來,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多個地區或國家已多次吃過“防疫懈怠癥”的虧。前車之鑒,不應忘記。
歐洲再次成為疫情“震中”也警示全球,大疫當前,各方必須高度團結一致,攜手抗疫。包括歐洲在內的任何一個地區疫情蔓延,都為疫情發展帶來難以預料的變數,任何國家或地區都無法單純依靠自身力量戰勝疫情。
團結就是力量。在策略上團結,世界在抗疫方面才能協調一致,真正做到嚴格管控;在行動上團結,全球才能解決疫苗分配不均、接種不平衡等問題,構筑真正的全球“免疫長城”;在思想上團結,人類才能凝聚共識,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任何國家都必須停止“拉抽屜”、搞對抗,停止阻撓、妨害全球團結抗疫。各國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各種寶貴資源用于攜手抗疫、拯救生命。
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國始終擔當盡責,與國際社會開展全方位合作。中國率先同各方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經驗,率先向其他國家大批量提供抗疫物資、向發展中國家大規模提供疫苗幫助,率先對外派遣醫療專家組。中國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16億劑疫苗,是世界上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中國還同30個國家一道發起“一帶一路”疫苗合作伙伴關系倡議,呼吁國際社會共同促進疫苗全球公平分配,以行動凸顯與國際社會風雨同舟的大國擔當。
期待在即將到來的冬天,歐洲地區迅速采取措施,盡快遏制住疫情反彈。希望在戰勝疫情的道路上,各國共擔抗疫之責,發達國家能夠切實守信履諾、展現責任擔當。唯有世界各國保持警鐘長鳴,堅持守望相助,才能最終驅散這場世紀疫情的陰霾。
2023年歐洲高血壓學會年會(ESH2023)于2023年6月23日-26日在意大利米蘭盛大召開。此次大會上,來自全球頂尖學者將以口頭報告和壁報展示等形式發布多項關鍵研究成果。其中,來自中國的多項研究......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
近期,南美洲國家智利暴發數年來最嚴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情。據路透社9日報道,目前已有4名嬰兒因感染這種病毒死亡。由于患兒人數激增,眼下智利的兒科重癥監護病房床位十分緊張。智利衛生部長阿吉萊拉:呼吸道合......
6月7日9:00,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統考于6月7日-6月8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
在新一輪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陽”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陽”感染者。一些人擔心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三陽”、“四陽”。那么重復感染新冠會對人體有哪些損傷?新冠抗病毒藥物是否能作為預防用藥?對于人們關心的一......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觀察我們周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況,大家發現,似乎年輕人居多,是不是這樣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發文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是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的又一輪感染高峰。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基于SEIRS模型預測,我們預測5月底、6月底會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