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已在貴州省平塘縣進入建設實施階段,這是記者從浙江海寧召開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天文望遠鏡及儀器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英文縮寫。2008年12月26日,“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一片名為“大窩凼”的喀斯特洼地奠基。工程項目概算6.67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5年半,預計在2014年開光觀測。
“FAST”項目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說,“FAST”項目目前已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臺址工程評勘隊伍已于本月15日進場,目前鉆孔總進尺已逾6千米。而包括貴州喀斯特洼地臺址評估、主動反射面、光機電一體化的饋源支持系統、高精度測量與控制和接收機系統等望遠鏡的5項關鍵技術都已完成了分析論證和模型實驗。
南仁東介紹說,“FAST”工程具有3項自主創新:利用貴州天然喀斯特洼坑作為臺址;洼坑內鋪設數千塊單元組成500米球冠狀主動反射面;采用輕型索拖動機構和并聯機器人,實現望遠鏡接收機的高精度定位。
南仁東介紹說,目前FAST項目的方案優化以及一些關鍵技術實驗也正在進行。
“FAST”建成后,將作為一個多學科基礎研究平臺,具備觀測研究暗物質和暗能量、在一年時間發現數千顆脈沖星、研究極端狀態下物質結構和物理規律、發現空間未知長鏈分子、搜尋識別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地外文明等多項能力。
2009年是國際天文年,也是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測天空400周年。為此,海峽兩岸天文學界在浙江海寧舉辦了此次研討會議,就正在建設以及規劃中的望遠鏡與天文儀器計劃,進行學術討論與合作。
中國科學院最新消息稱,該院研究團隊已研制成功1.8米太陽望遠鏡,這是中國首套2米級太陽望遠鏡。據“中科院之聲”23日介紹,1.8米太陽望遠鏡由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饒長輝帶領的太陽高分辨力成像技術......
一臺口徑4米的天文望遠鏡將在土耳其落成。與資金動輒上億的跨國項目比,這臺望遠鏡造價僅為3400萬美元,坐落于土耳其東北部,將被命名為安娜托利亞天文臺(DAG)。但這已經是土耳其最大尺寸的望遠鏡,并將成......
擁有極高空間分辨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讓人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黑洞視界附近發出的電磁輻射,輻射環內部的陰影則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這一理論概念的證據。這次觀測的數據被廣泛應用在進一步驗證廣義相對論和......
11月18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標志性設備“圓環陣太陽風射電成像望遠鏡”在四川省稻城縣傍河鄉和色拉鄉交界處開工建設,預計于2021年前后建成并投入科學觀測。圓環......
近日,一項關于c-SiC3等含硅分子在漸近巨星分支(AGB)恒星IRC+10216星周的形成機理的研究結果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該成果是原子分子與化學動力學實驗、量化計算、天體化學模擬強強聯合......
近日,綜合使用國際合作的斯隆數字巡天(SDSS)和我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光譜巡天的觀測數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沈世銀領導的科研團組首次精確地測量了一批近距離星系對的二元光度函數,一定......
4月10日,黑洞首張照片問世。給黑洞拍照的“相機”事件視界望遠鏡(EHT)也正在“刷屏”。EHT是由位于南極、智利(2臺)、墨西哥、美國夏威夷(2臺)、美國亞利桑那州、西班牙的8臺亞毫米射電望遠鏡組成......
天文學家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供圖)上帝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有一個地方可能除外。黑洞具有非常強大的引力場,使得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勢力范圍。這個勢力范圍,就叫做事件視界。這也讓......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新的《2019世界衛生統計年鑒》,該報告根據194個成員國的數據整理,總結了預期壽命和死因方面的最新趨勢和水平,并報告了衛生和與衛生相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其相關目標。比壽命,女......
中國哲學正在發揮作用,并將繼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國哲學傳統的價值觀、復雜性和豐富性對于人們理解社會現象尤其是交際現象非常必要。西方哲學需要借鑒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地域的哲學傳統。有著119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