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為“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據統計每年都會增加由于睡眠障礙引發疾病的患者,在世界范圍內約1/3的人有睡眠障礙,而在我國患有各類睡眠障礙的人的比例明顯高于世界27%的水平。
睡眠與許多方面都息息相關,關于其分子作用機制也是科學家們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段樹民研究組就在Current Bi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發現位于基底前腦的膽堿能神經元,對睡眠覺醒行為具有特異的調節功能。
大腦內有多個調控睡眠—覺醒的區域,但這些區域在促覺醒功能分工上有什么不同尚不清楚。此前有科學家通過光遺傳學技術研究發現,激活腦的一些促覺醒系統,比如藍斑的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或者外側下丘腦的Orexin神經元,對處于SWS和REM睡眠中的動物都具有喚醒作用。而這項研究則發現,特異性地興奮基底前腦中的膽堿能神經元只能“喚醒”處于SWS睡眠中的小鼠,對處于REM睡眠中(即容易做夢的睡眠期)的小鼠,不僅不能喚醒,還會讓它睡得更香。這些結果表明,腦內不同的促覺醒中樞對不同時相的睡眠具有復雜而精致的調控機理。
科學家們發現,睡眠質量差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提高腫瘤的侵襲能力,抑制免疫系統控制和清除早期癌細胞的能力。
研究人員將小鼠分組進行睡眠干擾,并在七天后分別為它們注射兩種腫瘤細胞(TC-1或3LLC)。在9到12天內,所有的小鼠都長出了明顯的腫瘤。研究人員在接種四周后,對腫瘤進行了檢測。
他們發現,在片斷化睡眠的小鼠體內,腫瘤是正常睡眠小鼠的兩倍,而且這些腫瘤更有侵襲性,進入了腫瘤周圍的組織。
研究顯示,上述差異是由免疫系統的細胞促成的,即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TAM是免疫系統應答癌癥的標志,會聚集在腫瘤發生的地方,尤其是在腫瘤邊緣。這樣的應答有多種途徑,取決于TAM收到的信號。例如,M1型巨噬細胞能夠啟動強免疫應答,對腫瘤細胞進行清除。而M2卻型巨噬細胞卻抑制免疫應答,促進新血管生長,為腫瘤生長提供幫助。
研究人員發現在遵循28小時睡眠-覺醒周期(sleep-wake cycle )的人類志愿者體內按標準晝夜節律周期表達的基因大為減少。那些顯示異常表達周期的基因與轉錄和翻譯相關,表明打亂睡眠的常規是造成輪班工作和時差生理效應的一個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邀請了22名志愿者進入他們的臨床研究中心,在三天的時間內參與者的睡眠時間每天延遲4小時,直至他們變為在白天的時間里睡覺。定期抽取血液樣本,并用芯片分析轉錄物,研究人員發現對于這些轉錄物的定時表達調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以前有科學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發胖,不過根據美國楊百翰大學的研究發現,影響身體肥胖的因素不僅限于睡眠不足這一項。
研究表明,每天準時睡覺、起床可以有效抑制體重增加;睡眠時間低于6.5小時或高于8.5小時會導致體重增加;睡眠質量的好壞會對體重產生影響。
調查還發現,能夠抑制肥胖的最佳睡眠時間為8小時至8.5小時,此外,還與良好睡眠質量存在關聯,比如室內溫度、安靜度、明暗度等等,專家建議,為了提升睡眠質量,可在睡前做適量運動。不規則的作息時間會導致人體生物鐘紊亂,雖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想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比較困難,但至少應該堅持做到按時睡覺起床。
結直腸癌(CRC)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見癌癥[1]。腸道菌群和浸潤的免疫細胞是結直腸腫瘤微環境(TME)的重要組成部分[2],有研究表明,補充特定的細菌組分或通過藥物促進CD8+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
王潔主任委員主持會議(中國醫師協會供圖)近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主辦,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承辦的“2022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年會”在......
由于光動力療法具有選擇性高、療效顯著、副作用低等優勢,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包括皮膚腫瘤在內的多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其中光敏劑、激發光和氧氣這三要素缺一不可。然而,水溶性光敏劑的生物利用度低、可見光對生物......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修復過程,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人的一生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良好的睡眠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之一,而睡眠時間過短或睡眠不佳均會影響健康。在當今社會,熬夜已成為......
腫瘤微環境因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性反應是導致T細胞免疫治療效果不佳的主要誘因之一,這些不利的微環境因素能夠誘導T細胞代謝壓力并損害線粒體健康,最終導致腫瘤浸潤T細胞(TILs)代謝紊亂及功能耗竭。已有報道......
為什么有些人抽煙喝酒、熬夜打游戲,不管怎么作也不得腫瘤,而有些人生活規律、飲食均衡,還是得了腫瘤,早早離世。是天生的命不好,還是運氣太差?2月3日,《科學-轉化醫學》刊發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腫瘤細胞的轉移擴散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從原發灶腫瘤脫落的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被認為是腫瘤遠端轉移的“種子”。闡明腫瘤細胞轉移擴散的潛在機制,開發針......
IRE1α-XBP1信號如今正在成為多種癌癥類型中惡性腫瘤進展和免疫抑制的核心調節子;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題為“Tumor-intrinsicIRE1αs......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的RNA測序方法,可以從小體積的冷凍腫瘤標本中獲得高質量的結果。他們在兩項臨床研究中證明了他們技術的成功,這些臨床研究分析了數十個腫瘤樣本,包括存檔的和新收集的,以了解它們對抗腫瘤......
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癥反應源于對自身成分的異常免疫和炎癥反應,有助于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癥性疾病。RNA結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s,RBPs)是免疫細胞發育和功能所必需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