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昨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張建中主任在接受中國網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特應性皮炎具有慢性、炎癥性、復發性三大特點,最基本的特征是慢性濕疹樣皮損和明顯瘙癢。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簡稱AD)是常見過敏性疾病之一,針對特應性皮炎患者的調研顯示:63%的患者每天12小時以上受到持續瘙癢困擾;53%的患者影響睡眠、精神、造成沉重的身心負擔;43%的患者伴嚴重的焦慮或抑郁情緒等。
據張建中教授介紹,特應性皮炎在兒童和青少年多發,由于癥狀常常不典型,很多患者往往發病多年后輾轉多個醫生才得到確診,且可能合并其它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這是因為特應性皮炎的核心發病機制是2型炎癥。特應性皮炎往往只是首發疾病和起點,如果不能針對這一炎癥規范的長期治療,其他2型炎癥可尾隨而至,很可能會“一病”變“多病”。
“特應性皮炎是皮膚科的‘高血壓’和‘糖尿病’,需要長期治療管理。”張建中教授表示,近年來已經有了多種新型治療方式,如靶向生物制劑,就像今天的精確制導的導彈,精準阻斷2型炎癥過程。“在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方面,創新治療方式能靶向作用于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精準針對2型炎癥反應中的關鍵致病因子。現在我們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胸有成竹,知道用藥后多長時間能控制患者的瘙癢,多久能消除皮疹,多久能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這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7月8日, “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百問百答項目” (“百問百答項目”)第一批問答內容于“中國AD之家”公眾號平臺正式上線。該項目于今年5月啟動,由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病康復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張建中主任等20余名專家編寫、賽諾菲支持。
該項目旨在提升患者對特應性皮炎的認知,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助力全病程、高質量的規范化疾病管理,并通過數字化賦能患者全病程管理,讓患者隨時隨地更方便地獲取需要了解的疾病相關知識。
張建中教授表示,很多特應性皮炎患者都經歷過漫長而曲折的求醫之路,最后因種種原因控制并不理想,逐漸失望,甚至放棄治療。患者在此過程中常常面臨三大“痛點”:第一,由于沒有專業的知識以及權威專家的科普,患者不知道去哪就醫更專業,輾轉多家醫院,依舊沒有確診;第二,去醫院費時費力,排隊3小時,診療3分鐘是常態,患者不能全面了解到疾病知識和針對性的管理方法;第三,傳統藥物療效較低、副作用多,難以滿足患者需求。
據介紹,此次上線的移動版首批問答內容都是全國著名醫生編寫和審核,第一期首先上線了40多個問答,覆蓋了“疾病基礎知識、臨床表現、發病機制、治療方式”,每個問題針對一個知識點,“掰開揉碎”式科普。未來內容還將全面覆蓋患者教育(發病機制/預后及影響)、患者干預(診斷及評估/鑒別診斷/合并癥與并發癥/治療方式)、診斷、治療、生活指導六方面內容。
“多數特應性皮炎患者由嬰兒濕疹開始,很多患者可能先會尋求基層醫生的幫助,特應性皮炎的早診早治,也離不開基層醫生的助力,希望百問百答項目在提升患者疾病管理水平的同時,能助力基層醫生診療水平的提升。百問百答通過通俗的一問一答形式,讓大眾都能看得懂;讓患者知道正確的就醫渠道,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并堅持規范治療;讓基層醫生也能掌握權威專家的診療經驗,這是我們做這個工作的初衷。”張建中教授說道。
過敏性疾病(AllergicDiseases,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于機體對過敏原的過度免疫反應引起的粘膜組織的長期炎癥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的癥狀表現為眼睛奇癢流淚、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咳嗽喘息、皮......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4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指出,血液中某些蛋白質水平升高或許預示著在未來十年內罹患癌癥、心臟病或運動神經元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他們開發出了一款基于血液中蛋白質相關信息的模型,將這一模型......
近日,蘇州邦器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器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賦資本和老股東接力基金聯合投資。這是邦器生物繼敦行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后快速完成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體現了......
暴雨和積水容易引發腸道傳染病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膚粘膜接觸雨水、洪水,也會引起各類疾病。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做好健康防護掌握10個要點做好10項防護措施:一、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
研究背景:了解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s)的整體和特定類型負擔的時序趨勢以及其相關的風險因素對于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和措施至關重要。我們旨在在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提供15-39歲青少......
基于細胞的治療方案是目前醫藥研發的前沿領域,有望通過其獨特的作用機制攻克一系列頑固疾病,拯救無數患者。近年來,細胞療法在臨床部署和制藥市場的擴張中都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尤其是2017年諾華的替沙侖賽(t......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圍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是CVD的常見并發癥,也是CVD的已知危險因素。飲食干預是CVD預防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中就包括限制紅肉消費。大部分膳食指南都建議限制紅肉和加工......
發表在《老年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管理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因素可能有助于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大約10%的老年人會出現肌肉無力和身體功能減退,從而導致不良的健康結果和殘疾。該研究發現,血管措施與......
由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VRC)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實驗性通用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杜克大學招募志愿者。這項1期試驗將測試被稱為H1ssF-3......
西方飲食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或會驅動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以及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然而,導致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特定微生物和其代謝介導子目前研究人員并未發現。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