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馬塞爾·格羅斯曼獎....作為一名數學家,上述的任何一個獎項能獲其一都實屬難得。而丘成桐,卻是集多種榮譽于一身的“大滿貫”得主。究竟如何才能實現?“不斷地創新”,這是他的答案。
圖片來源于網絡
“科研創新帶來無比的快樂,但是沒有經過火的考驗的創新,往往深度不夠!”在近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2019年度盛典上,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就“創新和文化”話題發表了公開演講,深入闡述了我國創新動力不足的深層原因,并分享了解決卡拉比猜想的經歷,予世人以警醒。
“功利主義”的家庭教育
近年來,中國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在最尖端的科技上,始終落后西方國家一步,并使得政府和工業界了解到我國創新能力的不足。
“濃厚的功利主義的氣氛下,即使創新也只能產生二流的結果。”丘成桐秉承著一貫的“犀利”風格。
這種功利主義在年輕學生一代身上已有體現。丘成桐曾頻繁接觸國內大學生,對于他們的人生發展表示感慨。
“我每年都會主持中學生的科學競賽,和全國優秀的學生多有接觸,他們的工作和外國相比,絕不遜色。很多得獎的學生很有天分和能力,假如繼續做科學研究的話,應該會有成就的。但是相當多的學生決定去讀金融,或是最有可能賺錢的科目。”
更令丘成桐瞠目結合的是,“很多同學向我訴說,他們的決定由家長和老師指引。”
為何會出現此類現象?這位經驗豐富的數學大師認為,創新包含著民族價值觀的探討,而這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丘成桐直言不諱地指出,一般中國家庭對于孩子的期望,往往在于孩子日后生活能夠豐衣足食,或“繼承家業”和“升官發財”等。
“至于孩子個人的興趣和理想,往往不在父母的計劃里,更遑論鼓勵孩子去尋找科學中的真和美的理想了。”他說。
走一條有意義的路
演講中,這位大師回憶了他少年時代的經歷。“我本人很感激我的父母,在我們家境極度窮困的時候,他們仍然盡心盡力地支持我去讀書。在我十歲的時候,我父親開始教導我文學詩詞歷史,和哲學的想法。”
他表示,中國古代的經學和文學,為他提供了處身立世的規范,培養了做人的氣質。
“從歷史的事實上,我學習了在處事和研究學問時應對進退的方法。至于哲學思想,尤其是希臘的哲學,讓我始終對學問保持宏觀的看法,少年時代的教育影響了我一輩子!”
“他們認為對我的教育,應該順著我的興趣來發展,不用計較我成長以后的收入!”話音剛落,現場為之觸動。
這種精神為重,物資次之的教育理念,用丘成桐的話說是他“學習創新的基礎”。從父親的教導里,他開始知道什么是不朽的學問。
孔子曾說: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可是丘成桐并不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這樣的孝道以后容易發展成對老師及其派系的盲從。”
同理,丘成桐認為,科研上不應單單走前人走過的路,更要走一條有意義的路。
創造自己的路徑
陳省身是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也是丘成桐的博士導師。這位著名學者的兼容并蓄給丘成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回憶,某日在圖書館翻讀舊的期刊時,看到卡拉比教授發表的有關建議在凱勒空間中解決愛因斯坦的重力方程的文章,大為觸動。
“但奇怪的是,當我向陳省身先生解釋卡拉比猜想的時候,他的回答讓我失望:他說數學上猜測多如牛毛,不用太過在意區區一個卡拉比猜想!”丘成桐說,但是自己還是決定繼續驗證其猜想。
事實證明,丘成桐是正確的。當他的研究進展順利時,陳省身坦誠地改變了態度。
從這件事中,丘成桐也深切地意識到,“其實對某些現象或者學術方向的好奇,固然是創新的開始。”
“歷史上很多劃時代的貢獻,完成的時候可能和出發時候的目標和想法完全不一樣。很多人覺得沒有完成原本定下來的目標,就是一個極大的失敗!這是錯誤而不科學的觀點,他們忘記了嚴格證明某種事情是不可能達到的,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成就。”
為了證明卡拉比猜想,丘成桐需要在彎曲的空間上解一個非線性的偏微分方程。為此,他從基礎做起,一步一步地摸索。后在博士生孫理察等眾人的幫助下,共同將幾何分析這門學科一步一步建立起來。
1976年,丘成桐在新婚不久后解決了卡拉比猜想。
他以一首《青年向上歌》表達了自己的感悟:“我要真誠,莫負人家信任深。我要堅強,人間痛苦才能當!”
“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深入思考,在挫敗之后再站起來,學習新的知識,創造自己的路徑,尋求朋友和學生的幫忙,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丘成桐總結道。
關于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的公示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要求,現將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5月......
5月5日,北京市科協舉辦“中國前沿科技創新治理——北京市科協專業智庫‘論策論道’沙龍”活動,活動期間發布了《2022中國前沿科技創新治理動態與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是中國科技......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官網,今天向全球推介了一家正在成長的新興醫學創新與轉化中心,它就是上海市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SFPBRIT)。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4月24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遴選的全國3家首批試點單位之一,中國石化率先完成ISO56005的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評級,評......
日前,正在進行的海南三亞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國際玉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建設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完成,全面進入內部裝修裝飾階段。國際玉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建設項目,是海南省重點項目,建筑面積5.7......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名單,決定授予包括梅州蕉嶺杰出鄉賢、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院士在內的7位知名人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72.shtm最近我的朋友K.BarrySharpless教授梅開二度,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我......
記者27日獲悉,首屆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啟動,華東師范大學與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戰略合作簽約。華東師范大學方面27日介紹,雙方將聚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將頂尖學術資源轉化為頂尖育人資源,開展......
3月8日下午,浙江省科技廳舉辦“創新浙江大講堂”第一期第一場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和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湖畔實驗室主任張建鋒,圍繞“‘互聯網+’科創高地建設”主題授課。廳黨組書記......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管理辦法》的通知京科資發〔2023〕43號各有關單位:為規范和加強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管理,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