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3-09 14:16 原文鏈接: 兩會代表:每年400億元科學儀器進口制造強國如何崛起

      “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出這樣的號召。

      總理的號召深入人心。最近,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長李林為中國自主制造科學儀器設備的能力感到揪心。“對于國產生命科學領域的儀器設備的制造,我們還很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認為,應不斷提高國產高端科研儀器的研發水平,并通過“中國造”科研儀器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制造強國崛起。

      “不能老從國外買了”

      “我們主要用的儀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距離談品質和質量都還有很長的距離。”說到這里,李林輕輕嘆了一口氣。

      很長時間以來,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大多依靠進口儀器開展科學研究。在中國制造品質革命的背景下,中國生命科學研究使用“中國造”儀器成為迫在眉睫的需要。李林強調:“不能老從國外買了!”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春儒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從《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報告(2016)》中獲得了翔實的數據。“近年來,我國每年購買國外科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元以上。”王春儒告訴記者。

      事實上,目前常用的核磁共振儀、高分辨質譜等大型分析儀器,以及大部分的生命科學儀器如磁共振成像儀、超分辨熒光成像儀、冷凍透射電鏡等都大量依靠進口。同時,面對國內高速增長的科學研究和環境、食品安全監測需求,國產儀器技術水平以及市場影響力短期內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對此,今年首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王春儒在提案中指出:“當前,應加快推進儀器國產化,進而推動我國原創性科研成果產出,保障我國科學儀器行業的持續高速增長,并助力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

      多管齊下全方位推動

      在科學儀器領域,國內企業產品高端供給不足,質量不過硬,可靠性、穩定性的矛盾長期存在,已是業界共識。

      自2011年以來,為支持重大儀器設備的開發,提高我國科學儀器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中央財政撥款成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其中,前者由科技部負責管理,更注重資助儀器企業推進“重要通用科學儀器設備”的國產化,后者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管理。

      不過從研發到推廣應用全鏈條創新成果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對于設計、工藝、材料等一整套的產業,我們才剛剛起步。”李林說,“資助力度還應進一步加強。”

      王春儒則指出,應通過引進和培養專項人才、重點資助、市場化推廣試行、出臺采購鼓勵政策、扶持國產儀器企業轉型升級以及建立儀器行業技術標準等方式,樹立國產儀器品牌形象,引領整個行業發展。

      保護知識產權

      對于高端產品靠進口,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涌天也深有感觸。他所從事的軟件行業也在大量進口國外的軟件。“在綠色制造業,工業設計軟件至關重要,但我們幾乎都是靠進口。”他告訴記者,“我們并不是沒有能力開發軟件,也不需要去‘山寨’別人的東西,主要問題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力。”

      研究人員花費大量成本和精力完成一套工業設計軟件開發,往往剛投入使用,就被盜版。“一盜版,這個軟件就毀了,研究人員也沒有任何回報。”王涌天表示。工業設計軟件是我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只有加強知識產權短板,才能鼓勵“中國造”軟件助力“中國造”設備研發。

      春節前后,紀錄片《大國重器2》陸續播出,中國柔性屏超級工廠——京東方成都B7廠首次亮相。這是世界上第二條實現柔性屏批量生產的生產線。紀錄片中提到,這里將生產低功耗、高分辨率、僅有0.03毫米厚度的柔性屏,正在給終端顯示領域帶來全球性的革命,我國顯示屏制造產業走向世界最先進行列。

      這兩天,王涌天也收看了這一集。據他了解,在顯示屏生產行業,過去我國企業也是靠引進國外生產線開展生產。如今,“中國制造再也不是‘低端山寨’的代名詞,我們也可以生產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在接受采訪時,王涌天心潮澎湃。

    相關文章

    “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23申報指南征求意見

    3月28日,科技部發布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3個重點專項2023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包括“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2023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相約泉城,揭開中國科學儀器產業鏈與供應鏈的面紗

    ——第三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研討會順利召開2023年3月24日,由中國科學儀器自主創新應用示范基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質研究平臺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科學儀器設......

    第三輪通知|第三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研討會

    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更是重要的原創性科技成果。要想成為科技強國,首先必須成為儀器強國。科學儀器做不好,就很難實現真正的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培育......

    大國崛起,國產替代——2023華創環保公用科學儀器論壇召開

    2022年3月15日,由華創證券研究所主辦的2023華創環保公用科學儀器論壇在北京順利舉行。2022年科學儀器行業變化頻出,國外出口管制持續收緊,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政治局學習中......

    兩會中的“科學儀器提案”:高端、國產、共享、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是正在熱烈舉行的兩會中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也是中國未來發展引領性的風向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界兩會代表也為正在蓬勃發展的科學儀器行業提出了自己的......

    科技日報:讓國產質譜儀準確性對標國際“金標準”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2022年9月,國產質譜儀迎來好消息。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領銜研制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系統”獲批我國醫療器械注冊證。該系統主要由液相色譜儀、四極桿—線形......

    科學儀器和試劑耗材頻頻漲價,對科研和采購影響幾何?

    面對通貨膨脹,研究小組負責人必須重新考慮開支隨著世界各地燃料、食品雜貨和住房成本的飆升,科學家們正在與通貨膨脹作斗爭。試劑、手套、移液管頭、顯微鏡以及幾乎所有其他進行科學研究所需的物品都比一年前貴。這......

    大咖云集聚焦科學儀器核心零部件高質量發展

    ——科學儀器核心零部件系列主題沙龍實驗分析儀器專場成功舉辦2023年1月12日,科學儀器核心零部件系列主題沙龍實驗分析儀器專場在線上召開。本次沙龍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北京燕......

    陳學東:未來15年是中國變成制造強國的關鍵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27.shtm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劉育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

    動輒數億,高校連曝儀器采購大單,已有龍頭大漲60%

    10月21日,科學儀器板塊再次活躍,優利德20CM大號漲停,皖儀科技、禾信儀器、川儀股份等紛紛走高。值得一提的是,近8個交易日優利德股價累計已經大漲逾60%。消息面上,近期利好政策密集發布背景下,目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