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四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暨湖南省大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在湖南湘江新區開幕,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開幕式上揭牌。
據中南大學常務副校長、湘雅醫學院院長陳翔介紹,該中心由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牽頭組建,主要任務是面向傳染病、神經與精神疾病、骨關節與代謝疾病、皮膚與免疫疾病、腫瘤等重大疾病,以“精準、快捷、智能”個體化診療技術為導向,加快推進多模態數據分析與臨床應用、生物傳感和分子探針研發與臨床應用、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等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推進技術攻關平臺、研發公共平臺、轉化支撐平臺、人才培養平臺等4大平臺建設,打造“智能化診斷、個體化治療”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高地,加速重點技術成果轉化,為個體化診療產業的技術突破和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技術、產品、設備、服務和人才支撐,推動相關醫療產業創新發展。
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主席金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李建成分別致辭。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秘書長、復旦大學教授田梅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教授粟娟分別代表相關協同創新科學團隊正式發布了《人類表型組進展報告2021》和《中國人皮膚及附屬器疾病表型大數據采集專家共識》。
李建成表示,人類表型組大會和高峰論壇首次在中部地區舉行,將進一步凝聚引領推動人類表型組計劃的合力,對推動湖南省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我國率先構建大健康產業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他表示,中南大學將充分發揮湘雅醫學醫療優勢,持續支持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前沿研究,集中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深化“政、產、學、研、醫”集成創新上不斷突破,在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聯動大健康產業發展上產生更多中南特色的硬核科技成果,為服務人民生命健康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此次大會聚焦“表型組學與個體化診療”的主題,吸引了全國15位院士、百余位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齊聚新區,探討生命科學與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為人類健康重大問題尋求未來研究方向和科技解決方案。
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中南大學 供圖
6月24日,為期4天的第四屆亞熱帶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在湖南長沙落幕。這場5年一辦的國際會議,匯聚了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位參會代表,交流、分享生態系統服務與農業......
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海洋熱浪對底棲魚生物量的影響有限。雖然某些情況下,短期熱事件之后確實會出現生物量減少,但這不是規律而是例外。這種變數出現的原因令人好奇。氣候變化被認為與極端溫度事件有關,這類事件對......
飼料“禁抗令”發布后,微生態制劑成為保障動物健康生產的一類重要飼料添加劑。目前,關于益生菌、合生元的研究多集中于母豬或仔豬飼糧的短期添加,其長期添加的效果尚不明確。巴馬香豬是國家級地方品種豬,也是寶貴......
飼料“禁抗令”發布后,微生態制劑成為保障動物健康生產的一類重要飼料添加劑。目前,關于益生菌、合生元的研究多集中于母豬或仔豬飼糧的短期添加,其長期添加的效果尚不明確。巴馬香豬是國家級地方品種豬,也是寶貴......
腹瀉俗稱“拉肚子”,嚴重的會導致脫水,出現電解質紊亂、心梗、腦梗、低鉀血癥等癥狀。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腹瀉的診治不再是難題。但對幼小的仔豬(又稱苗豬、豬崽等)而言,腹瀉可能是致命的。腹瀉是導致......
腹瀉俗稱“拉肚子”,嚴重的會導致脫水,出現電解質紊亂、心梗、腦梗、低鉀血癥等癥狀。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腹瀉的診治不再是難題。但對幼小的仔豬(又稱苗豬、豬崽等)而言,腹瀉可能是致命的。腹瀉是導致......
近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組織專家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印遇龍團隊完成的“仔豬營養性腹瀉的分子機制與干預修復”項目進行驗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擔任專家組組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組織專家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印遇龍團隊完成的“仔豬營養性腹瀉的分子機制與干預修復”項目進行驗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擔任專家組組長......
近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團隊完成的“仔豬營養性腹瀉機制解析與干預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科技成果進行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德發......
近日,中國農學會組織專家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團隊完成的“仔豬營養性腹瀉機制解析與干預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科技成果進行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