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2-12 10:07 原文鏈接: 中國農大牛精英計劃:讓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今天是我在牛精英的第629天……”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第四任牛精英計劃學生團隊負責人馬佳瑩回憶著她與牛精英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

      不久前,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大樓,牛精英計劃三周年總結會正在進行。他們沒有選擇寬敞的大禮堂,而是回到了學生們最熟悉不過的0126教室。墻上掛著不同款式的牛精英制服,衣料上的藍色、橙色、嫩綠色裝點著樸素的會場。

      牛精英計劃自2011年11月9日成立,致力于為中國奶肉牛培養高級專業人才。3年來,他們將課堂延伸到了牛場、企業,將足跡留存在了大洋彼岸,更將牛精英的品牌刻在用人單位、農業院校心中。

      牛精英計劃和它的參與者,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初現成效

      南方的夜里,伴著陣陣蟲鳴,大多數人已進入夢鄉。馬佳瑩和其他學生跟著四名專家仍然守候在牛場擠奶廳里,準備記錄擠奶的高峰時間。這一天,他們堅守到23點30分才回到住處。盡管第二天還要早起,但所有的人都樂在其中。

      牛精英計劃創立的初衷是給學生創造與企業接觸的機會。這還要追溯到牛精英計劃的源起。2010年,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曹志軍在康奈爾大學做訪問教授時,接觸到一個名為奶牛人才培養的項目。該項目除了設有理論課程外,還有牧場實踐等課程,鼓勵大學生到牧場和公司體驗。

      “學動物科學專業的歐美學生大多有畜牧背景,而在中國恰恰是家里沒有畜牧背景的學生前來學習,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畢業之初企業不愿意接收。”曹志軍說。回國后,他與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慶翔等專家多次溝通,最后聯合建議學院建立起適合于中國當前奶肉牛形勢的教學與實踐平臺。

      在牛場的一天是收獲良多的一天。通過牛場上實際全混合日糧(Total Mixed Ration)的制作,牛精英計劃的學生發現了實際生產與理論知識的諸多不同之處。學習之余,學生們還有機會見到牛場的董事長親自穿靴下牛場,睡在簡陋的辦公室里,工作辛苦卻一直帶著真誠的笑容。

      這一切在馬佳瑩眼中,“既是專業知識的最佳記憶法則、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也讓我耳濡目染,明白了一個道理——熱愛是一切成功的關鍵”。

      經過校外課堂的培訓,學生們在上課時與教師的交流開始有了問題意識,這一點最令曹志軍觸動。在早年的課堂中,學生聽到一些概念根本沒有反應,這讓身為人師的他頗感傷心。現在上青貯制作這門課之前,他先帶學生去玉米地里觀摩流程,看草料如何收割、運輸、壓實、封窖,發酵好的青貯飼料是如何取用、喂牛的。“回到課堂上,學生的互動特別活躍,不僅能指出與書本知識的不同,還能夠提出控制質量的關鍵技術。”

      走出國門

      在牛精英的成長中,有許多快樂的片段,而讓學生最期待的一次,莫過于去年10月的牛精英赴美“牛人牛途”。

      “這是國內首次組織動物科學專業學生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業實踐,也是牛精英計劃建立三年多來,首次帶著學生‘走出國門’。”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分黨委書記楊志說。

      赴美“牛人牛途”出發前,曹志軍把選拔學生的權力完全交給了牛精英學生團隊,自己負責最后的把關以及與美方的溝通和行程安排。為了赴美學習,報名者被要求去國內企業、牛場從事相關的實踐。“最后,我們根據報名者的英語成績、專業知識,從20多名報名者中選拔了14名學生。”第三任牛精英計劃學生團隊負責人邵大富說。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雷河分校的4個星期,他們被插班到不同班級,與美國學生一起學習、實踐。上課之余,他們參觀了多家牧場、乳品廠以及其他美國公司,并前往麥迪遜參加世界奶業博覽會。

      讓邵大富印象深刻的是,雷河分校專門為14人開設了牧場安全管理課程,在世界奶業博覽會期間,威斯康星州副州長、農業部部長以及雷河分校常務副校長親自為大家頒發了結課證書。“此次赴美期間,我們體會了美國文化,增強了對奶牛產業的理解,這份經歷和收獲是牛精英團隊的寶貴財富!”

      “牛”人情懷

      18支牧場實踐小隊,12次“請進來”,35次“走出去”,23家合作企業,1100多人次學生參與……從2011年的“小牛犢”,到2014年“牛精英”品牌的爆發,如何從小變大,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

      曹志軍坦言,啟動之初,給學生找實踐平臺,靠的是教師的“面子”。最初只有兩家校友企業接收。“因為他們太了解當中的情況了,他們讀書時也曾遭遇實習機會太少的瓶頸,如今有能力來幫一把,自然是毫不猶豫。”

      實際上,早年中國農大畜牧業的畢業生都有同樣的心思。他們有一個微信群,群里人表示:“無論是提供捐助,還是實踐機會,都要為牛精英計劃做點兒事”。曹志軍的愛人馬媚和師姐駱雅萍,把這種精神定義為“‘牛’人情懷”。

      曹志軍在外面的若干次講課費、楊志參加創新評比獲得的獎金……都悉數捐給了牛精英計劃。這也直接觸發了建立牛精英基金的想法。2012年牛精英基金正式注冊,按照相關規定,所有捐贈都用于學生牧場參觀與實踐交通費、牧場或公司實習費、行業會議注冊費及食宿費等。

      助推牛精英計劃品牌傳播的,還有師生們打造的中英文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在英文網站上,截至目前,共有21篇學術翻譯或編輯的英文稿件,大多數都是學生直接用英文寫作完成的。曹志軍則定期給產業人士發郵件,告之近期舉辦的活動、學生的實踐收獲。

      慢慢地,一些原本不太熟悉的企業主動找到了牛精英計劃指導委員會。就在記者采訪的這幾日,又有3家公司找到了曹志軍,表示愿意在實踐基金、崗位、赴美實習項目上提供支持。

      “下一步我們打算把牛精英計劃推向全國30多所農業院校。讓企業在招人時,不再從60分開始培養人才,至少讓學生有75分,經企業培養后有90分。帶著這樣的成績去找工作,我們的學生也將信心滿滿。”曹志軍笑著說。

      “我愿陪他熬夜,我愿赴他之約,我愿為他嘗試挑戰自己……因為是‘牛精英’給了我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是她讓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在牛精英計劃三周年總結大會上,馬佳瑩深情款款地念出了自己給“牛精英”的“小情書”。

      “小情書”道出了參與牛精英計劃學生的心聲,也讓他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相關文章

    張存浩:在幾十年的科研實踐中化苦為樂

    我十分慶幸自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能成為新中國科技隊伍的一員,并且進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的前身工作。作為它的一員,我為大連化物所的發展壯大感到由衷高興!回憶自己幾十年來在黨領......

    中國農大牛精英計劃:讓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今天是我在牛精英的第629天……”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第四任牛精英計劃學生團隊負責人馬佳瑩回憶著她與牛精英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不久前,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大樓,牛精英計劃三周年總結會正在進行。他......

    中國農大牛精英計劃:讓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今天是我在牛精英的第629天……”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第四任牛精英計劃學生團隊負責人馬佳瑩回憶著她與牛精英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不久前,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大樓,牛精英計劃三周年總結會正在進行。他......

    中國農大牛精英計劃:讓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今天是我在牛精英的第629天……”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第四任牛精英計劃學生團隊負責人馬佳瑩回憶著她與牛精英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不久前,在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大樓,牛精英計劃三周年總結會正在進行。他......

    中國地方政府改革創新成果在京發布

    11月18日上午,由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育部《高校智庫專刊》社會發展編輯室、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聯合創辦的首屆“中國地方政府改革創新新聞發布會暨‘全面深化改革’地方經驗報告會”在北......

    科研人員暢談學習“率先行動”計劃

    “我已經老了,但是習總書記‘四個率先’的要求和中科院的‘率先行動’計劃獲準,仍然使我深受鼓舞。極大煥發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極大提高了全社會學、教、研的熱情。這不僅是對中科院的要求,而且也指明了我個人發......

    重慶檢驗檢疫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創新“16+1”活動模式

    重慶檢驗檢疫局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創新“16+1”活動模式實現教育學習全覆蓋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之際,重慶檢驗檢疫局剛剛完成了管、檢分離機構轉型。全局面臨著機構變動較大、人員調整較多......

    中科大與中科院:所系結合,讓實踐觸手可及

    “轟隆隆……”隨著飛機起飛的轟鳴聲,徐衛青再一次踏上了前往蘭州的旅程。十月的合肥,天氣有些陰沉。但飛機窗外那烏壓壓的云卻絲毫沒有影響徐衛青興奮而又期待的心情。現在的他,滿腦子都在盤算著此次去蘭州中國科......

    大學生暑期調研被指缺乏科學考評機制和轉化平臺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大二學生陳永喆,作為組長參與蘇北駱馬湖生態環境與生態經濟考察調研調查。在為期6天的調研中,陳永喆和5名“90后”隊友走訪漁民生活、考察生態養殖現狀,最終寫成4萬多......

    中國招標采購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2009年5月8日上午11點,由國信招標集團和國際關系學院共同建立的“中國招標采購研究與教學實踐基地”簽約暨揭牌儀式在北京國信大廈隆重舉行。儀式由國信招標集團常務副總裁王敏主持,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劉慧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