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了全球和主要國別的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情況,在證實當前主流科學認知的同時,取得了系列新發現,為中國應對氣候談判與碳盤點、服務碳中和評估提供重要科學數據。
報告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過去10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約千分之六的增長速度持續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趨勢仍未顯著放緩。過去40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損毀趨勢并沒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積持續減少,全球土地利用變化平均每年產生約3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實施了大規模植樹造林生態工程,土地利用變化為凈碳匯效應,每年固定近4億噸二氧化碳,有效降低了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基于衛星的同化反演結果表明,過去10年全球陸地生態系統平均每年吸收137億噸二氧化碳。其中,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吸收了13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球十分之一。全球陸地土壤有機碳儲量也呈逐漸增加趨勢,過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約13億噸二氧化碳,中國實施了大規模保護性耕作和生態管理舉措,土壤固碳速率最高,約占全球四分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天院院長吳一戎指出,這份監測報告表明,一方面,中國積極的節能減排措施成效顯著,我國最近10年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另一方面,中國實施大規模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保護性耕作等積極生態管理措施,生態系統固碳能力持續增強。衛星監測也發現中國凈碳排放在近10年呈現降低的趨勢,表明我國碳中和目標取得了重要進展。
吳一戎指出,衛星遙感具有客觀、連續、穩定、大范圍、重復觀測的優點,是全球碳循環高精度、精細分辨率監測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和組織正大力發展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核查支持能力,發展我國自主的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能力刻不容緩。
吳一戎介紹,我國將于2025年發射下一代碳衛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國產衛星在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人為源碳排放、陸地生態系統碳匯等方面的監測能力,為全球碳盤點和我國“雙碳”目標提供中國自主的科學數據。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直播時間: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16:30-17:30直播地址:科學網微博直播間掃碼進入科學網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科學網視頻號將同步直播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本期嘉賓:戴維序主題報告......
透明度是反映湖泊物理、化學、生物和流域過程的綜合表征指標,是體現大尺度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的指示指標。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重大項目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張運林研究組近日基于全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劉良云團隊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目前該數據集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地表覆蓋分布是氣候變化研究、生態環境評估及地理國情監......
高時效性是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的靈魂,對衛星獲取的視頻/圖像直接進行在軌智能處理,實現分鐘級甚至秒級的“從傳感器到射手”的應用,是提升應急響應工作效能的核心技術之一。由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交通是驅動土地利用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單個城市土地利用與內部交通系統之間的作用關系,欠缺對大尺度區域內綜合交通體系與土地整體利用格局的空間關系的研究。在中國城市群地區高速交通設施大規模......
陸地生態系統通過其碳匯功能降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暖;而陸地碳匯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十分敏感。陸地碳匯的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因子,是目前全球碳循環研究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
-98℃,這是美國和荷蘭科學家小組新通報的南極最低氣溫紀錄。此溫度為通過衛星遙感反演的南極高原冰表面的歷史最低溫度。“我很肯定,早些年就和學生討論過南極熱成像制圖的想法。”美國科學家TedScambo......